“知青”上世纪70年代,女知青因嫁给贫农登上报纸,两人后来如何?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南海风云谈的《上世纪70年代,女知青因嫁给贫农登上报纸,两人后来如何?》,希望大家喜欢。
提到知青,想必很多人都很熟悉。知青是知识青年的简称,而知识青年的字面意思就是指有知识的青年,但这个简称是特指从1968年代开始一直到1978年代末期为自愿从城市去农村和农垦兵团务农或建设保卫边疆的年轻人,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实际上只获得初中或高中教育。
这些人有多少呢?据统计在这十年间,上山下乡的知青总人数高达1700多万人,其中,以“插队”的形式进入乡村的人数有1280多万人。在这段特殊的时期,很多知青定居在了乡下,不外乎有很多人当地人结婚了。
当时,秉承着“门当户对”的思想,城镇居民一般对农民有些看不起。但随着上山下乡活动的兴趣,有很多女知青都选择同当地的农民结婚了,或许这便是真正的爱情吧。今天,救生圈就来讲述一名女知青和农民恋爱的故事。
这位女知青名叫白启娴,她是河北人,1968年大学毕业后,便去了河北沧州阎庄公社相国庄大队“插队”。年轻的白启娴干劲十足,她每日同当地农民一起下田干活,生活虽然辛苦,但白启娴认为很充实。
白启娴性格大大咧咧,非常直爽,和男孩子一样,当地居民都很喜欢她。在一次打趣中,白启娴称自己要响应国家号召,和贫下中农结合在一起,众人便起哄让她嫁给当地的农民毕振远。毕振远农民出身,老实巴交,虽然干活很卖力,但平日里话并不多,与爱说话的白启娴性格正好相反,但白启娴丝毫不介意,反而大大方方的说:“行啊。”
就在村民们都以为白启娴是在开玩笑的时候,白启娴直接找到了毕振远,问他愿不愿意娶自己,老实的毕振远高兴都来不及,两人就这样订婚、结婚了,这过程只用了不到10天的时间,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
然而,两人的婚姻生活在刚开始就遇到了困难。因缺乏共同语言,两人的沟通成了问题,三天两头的吵架,甚至毕振远还打了白启娴。一怒之下,白启娴称要和毕振远离婚,但在对方的苦苦哀求下,白启娴才忍了下来。
婚姻的不幸令白启娴性格大变,她逐渐变得沉默寡言,成为一名教师后,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们也都不是很喜欢她。白启娴内心忧愁,却无力改变现状。1974年,一篇《敢于同旧传统彻底决裂》出现在报纸上,文章中,白启娴敢于嫁给贫农的做法,得到了上级的赞扬,这令白启娴在当地和学习的待遇一下子发生了转变。
没有人再对她有敌意,所有人都将她当成了学习的对象,白启娴和毕振远之间的关系也缓和了不少。不过没多久,白启娴因患上了慢性肾炎,不得不放弃工作在家养病,这段时间年内,夫妻俩之间的矛盾多次爆发,双方屡次进行了激烈的争吵。
1981年,白启娴又有了离婚的念头,甚至已经将离婚申请递交到了法院,但想到了两人的孩子还小,白启娴最终放弃了离婚的念头。不幸的事情再次降临,隔年,白启娴就因煤气中毒意外去世,死时年仅39岁。
救生圈认为,在阶级思想较为严重的当时,白启娴的勇气固然值得敬佩。但面对感情时,太冲动则会导致自己一生的不幸。婚姻不是儿戏,岂可拿来做赌注。希望所有人在面对婚姻时,能慎重做决定,这才是对自己的一生负责。对此,你如何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