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英语、法语、高等数学……中国第一所近代海军学校的学生学什么?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央广网的《英语、法语、高等数学……中国第一所近代海军学校的学生学什么?》,希望大家喜欢。
位于福建福州市马尾区的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是我国首家以船政文化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博物馆的主体,是以曾经的福建船政原址建筑为基础进行改建的。这段时间,一场以中国船政的百年历史为题材的沉浸式立体演出,正在这里紧张筹备,一起去看看↓
900多件馆藏文物 见证中国近代工业自强之路
来到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我们进入了原马尾造船厂的机修车间,演员们正在这里为即将开幕的首场演出,进行最后的排练。据主创人员介绍,这部名为《最忆船政》的实景立体演出,将全景式展现民族自强的百年历史。
马尾船政文化研究会会长 陈悦:用这种实景演绎的形式,把一些近代的历史用更易于大众接受的形式呈现出来。
福建船政建成了当时中国最大的舰船制造和海军训练基地。现在我们看到的博物馆,就是以当年的造船厂综合仓库改建而成。在这里,900多件馆藏文物,无声地诉说着船政的百年奋斗史。
总台记者 林姗蓉:这个就是船政建造出来的第一艘军舰“万年清”号的模型,它是以蒸汽机作为动力带动整个船舶前进的。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讲解员 黄金华:这是福建船政制造的第三十四号兵船“通济舰”上的舵轮,也是我们馆的一级文物。上面还有“大清光绪廿年”,指的是在1894年,也就是它的制造年份。“通济舰”当时是作为海军学校学生的练习舰,在抗战期间它被作为阻塞船自沉于江阴的一条封锁线。
新中国成立后,船政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2020年,我国首艘全数配备国产化科考作业设备的载人潜水器支持保障母船——“探索二号”科考船在马尾造船厂完成建造,正式起航。从第一代舰船到如今的国之重器,百年船政史,也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奋斗足迹。
走近中国第一所近代海军学校
除了造船,福建船政下设的船政学堂,还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海军学校和第一所新式学堂,先后走出严复、詹天佑、邓世昌等一批对近代中国作出过巨大贡献的历史名人。彼时风华正茂的青年们在这里留下了成长的印记。
总台记者 林姗蓉:我身边的展柜展示的就是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船政系列学校学生的毕业证书。像睁眼看世界的启蒙思想家严复,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他们都曾经是船政学堂的学生。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讲解员 黄金华:来看一下当时船政学堂学员的考核制度,这些学生入学三个月之后,就会进行甄别考试,如果没有通过的学生直接革退,每隔三个月还要再进行考核,如果连续三次考了三等就直接勒令退学。像船政学堂第一批招考的后学堂学驾驶的有109位学生,最终毕业的就只有35名。
总台记者 林姗蓉:船政学堂的学生们不仅要学习经史策论,而且还得学习英语、法语、高等数学等等的西式学科。课程量之大,相当于要在5年的时间里完成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本科所有的课程内容。
月考试卷、手抄课本……博物馆里的一件件文物,留下了昔日学子们珍贵的成长印记。从1877年到辛亥革命,福建船政一共派遣了107位学生到国外留学深造,学成回国后,他们迅速投身到工业、外交、海军等各个领域。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讲解员 黄金华:这是甲午海战当中北洋海军主要参战的舰长,在当时一共有14位参战的舰长,他们当中13位都是来自船政后学堂的驾驶专业。
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船政系列学校走出了一代代爱国志士与民族英雄,他们大胆开放、自强创新、英勇报国,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