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为何明朝灭亡后,拥有巨大优势的南明,却没成为另一个“南宋”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摩擦知识火花的《为何明朝灭亡后,拥有巨大优势的南明,却没成为另一个“南宋”》,希望大家喜欢。
前言
在历史长河中,王朝的出现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相比起江郎才尽的北宋前朝,这南方江山在明君宋高宗治理下,居然延续了一百五十年。作为一个亡国之君,宋高宗却成为了救国之主。他用自己非凡的政治手腕,在北方强敌环伺的困境下,开创出这南方王朝的传奇。
然而,宋高宗这位明君的故事,却很少为后人所了解。由于他在位期间的种种妥协,宋高宗长期饱受争议,被贴上“无能”的标签。其实,正是他这般稳重明智、舍小我求大我的英明决策,才使南宋社稷走上了复兴之路。今天,让我们走进那个动荡年代,去观照这位改变历史的伟大君主。
一、金兵南下,国家危在旦夕
1127年,金兵南下,轻易占领了北方。南宋的命运岌岌可危。当金兵攻陷开封,徽宗和钦宗相继被俘虏,一时间朝野惶惶失措。北方沦陷的消息传来,整个南宋都陷入了一片混乱和恐慌。百姓们纷纷逃亡,官员团团转也不知所措。全国上下,民心涣散,四分五裂,天下归心无所系。
尽管这个时候,还有少数人呼吁要与金国决一死战。朝中主战派大臣发出檄文:“大丈夫宁可玉碎,不为瓦全!我等宁可战死疆场,誓要拼尽最后一兵一卒,为国家报仇!”然而他们激昂的誓言影响有限。因为至此,南宋已经丧失了大部分国土,军力远不如金国。决一死战的结果,只会是轻易覆灭,使这个文明的国度灰飞烟灭。
两位皇帝相继被俘,南宋正处在继续存在与覆灭的十字路口。一个稳定国家的权威性中心,一个凝聚民心的精神图腾,是这个国家继续生存的必要条件。如果再没有一个权威的统治者出现,南宋势必四分五裂,在金兵的步步紧逼下土崩瓦解。
“若无明君出,何以定乱!”当时不少达官贵人痛心疾首,这样的呼声渐渐汇集成一股强大的政治共识。南宋亟需一个新皇帝的出现,才能在这千钧一发的关头,重建政权,稳定民心,化解危机。
二、赵构稳定局势,南宋重现希望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身在金国营帐的赵构凭借自己军事统帅的身份,四处聚集起十几万散落的宋军。这十几万人马,本来只是一盘散沙,但在赵构的指挥下,逐渐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赵构深谙大义,他让这支部队并非去救已经失败的两位皇帝,而是直接南下,保卫南宋的江山社稷。这一明智的举动,让大家看到了南宋存续的希望。在京城沦陷、皇帝被俘的混乱时刻,赵构成为众望所归,获得了民心和各方支持。
“大街上所有的旗帜全都换成了赵构的旗号,所有人都在说,只有让赵构当皇帝,国家才有希望。”一个农民李大爷回忆起当时的场景。
在百官的迎立下,赵构果然登上了帝位,是为宋高宗。一个权威性的新皇帝诞生了。高宗即位后,立即采取行动稳定局势,其首要之举,便是清除了主战派,换来与金国的短暂和平,保全了南宋半壁江山。
在危机时刻,宋高宗挽救了这个近在咫尺的国家。一个亡国君主,却成就了一个救国之主。他稳住了南宋的政权,重燃了百姓的希望。正是有了他这位明君,南宋这艘千载艰辛的大船,才没有在惊涛骇浪中沉没。
三、屈膝求和,英明之举
然而,宋高宗之后的道路并不平坦。面对一个军力远胜于南宋的强敌金国,他别无选择,只能通过妥协来换取喘息之机。
每每面对金国的压力,宋高宗都会带着几位大臣前往金国朝贡谈判。
“臣等视死如归,愿意和金人拼命!可是拼命就能保住江山吗?大敌当前,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明智而聪慧的皇上,来化解危机、稳定人心。” 赵汝愚是宋高宗的心腹,每次陪同前往金国,他都会对其他大臣说。
然而,对大多文官来说,向金国低头都是件难以下咽的事。每每签订一个屈辱的条约,面对文官的讥笑与叱责,宋高宗的内心是何等痛苦!
据说,在与金国讲和的条约上签字时,宋高宗的手一直在发抖。他咬紧牙关在条约上盖上了赵构的印章,转身离开时,眼泪已经潸然落下。
“我明白大家的感受,但我别无选择。” 一次在金国受辱后返程,宋高宗对随行大臣说。
四、训练军队,积蓄力量
宋高宗的每一次妥协,都换来了南宋数年的太平。在这稍纵即逝的和平中,宋高宗悉心训练军队,积蓄实力。
他亲自整顿防务,训练出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宣抚司”。这支军队足以对抗北方的金国骑兵。他还整顿水师,在长江漕运大军中抽调精兵,以备不时之需。
在人才储备上,宋高宗提拔重用岳飞、韩世忠、刘光世、莱公等一批儒将。他们带领着一支训练有素、作风严明的新军。宋高宗和他们制定出许多训练军队的办法,并严厉惩处军纪松弛之人。
在宋高宗的治理下,南宋国力逐渐强大。百姓们也从最初的惶恐,转为信心足够。“我们已经有能打仗的好兵了,金人总有一天会被我们打败!”人们期盼着那一天的到来。
五、对敌作战,骄傲江山
宋高宗晚年时,曾数次率领大军北伐金国,屡次获胜。他也许无法收复北方,但这些胜利极大鼓舞了军民士气。当他凯旋时,百姓们都竞相迎接,高呼“陛下万岁”!
宋高宗站在城楼上俯视HOT精神百倍的臣民,心中涌起满满的骄傲与欣慰——他死守住了南宋,给这个文明古国注入了新生的活力。
1162年,宋高宗驾崩。死时他已经70多岁,在位35年,是南宋最长寿的一位君主。
结语
可惜,宋高宗那引人入胜的一生,在他死后被严重误解。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权宜之计”难逃“投降”的罪名。直到近代,历史学者才逐渐客观公正地看待了宋高宗,称颂他当年的决定挽救了南宋社稷。
如果没有宋高宗,也许就没有那一百五十年的南宋传奇。他改变了历史,却很少有人知晓。历史并不总是公平,但我们仍应努力纠正那些错误的评价,让更多伟大的历史人物得到应有的认可。
宋高宗值得被铭记,他的故事值得被讲述。或许下一个被发掘的“伟大之君”,就隐藏在某个似乎一无是处的皇帝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