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果文物会说话丨课本里的镇馆之宝,竟然如此惊艳!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新华社的《如果文物会说话丨课本里的镇馆之宝,竟然如此惊艳!》,希望大家喜欢。
后母戊大方鼎 妇好玉凤
.......
大家是否还记得
这些历史书中的文物
今天跟随《如果文物会说话》
一起走进历史书中的文物
感受历史的传承
倾听文物的故事
妇好玉凤 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妇好玉凤线条流畅 风韵迷人
侧身回首 转顾生姿
它属于商王武丁的王后妇好
殷墟妇好墓出土多件玉龙
而玉凤仅此一件
也许妇好是当时最著名的女人
在安阳殷墟出土的一万余片甲骨中
提及她的就有两百多次
内容包括征战 生育 疾病
甚至包括询问她去世后的状况如何
妇好生前能征善战
主持各种大型祭祀
拥有自己的封地 经济独立
也向商王室纳贡
生活中她为武丁生儿育女
作为妻子和母亲
她温润如玉
是爱武装也爱红妆的双面佳人
堪称完美女性的典范
玉龙 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玉龙由墨绿色的岫岩玉雕琢而成
造型生动 雕琢精美
有“中华第一龙”的美誉
这件玉龙是中国已发现的
时代较早的龙的形象之一
从其首部特征看
吻部较长 鼻部前突
并上翘起棱 端面截平
有2个并排的鼻孔 似有猪首特征
这件玉龙用黑绿色玉制成
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
新石器时代很多遗址中
都发现有类似龙形的遗存
或为蚌塑 或为彩绘 或为雕塑
关于龙的原型
研究者们提出过各种假说
如蛇 鳄鱼 蜥蜴
鱼 松树 云 闪电等等
“后母戊”青铜方鼎 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三千九百多年前 殷商国力强盛
殷商人的青铜主要用于
制作祭礼器和武器
也开启了青铜时代的中国“智”造
铸造这件832.84公斤的青铜器
前后各道工序均需大量
熟练工人协作配合
从采矿 冶炼 运输 合金 铸造到修饰成形
过程漫长
所需金属原料至少在1000公斤以上
而且必须有巨大的熔炉
这项工程在当时堪称尖端科技
霁青釉金彩海晏河清尊 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这件瓷尊是景德镇御窑
为圆明园海晏堂烧制的陈设品
敞口 短颈 丰肩 鼓腹 腹下部内敛
肩颈之间雕贴一对白色的
展翅剪尾燕子作为耳
外底有青花篆书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
此尊需多次入窑和施彩
制作集雕 贴 凸压之大成 工艺高超
霁青色象征河清 燕子与“晏”谐音
整件器物蕴含海晏河清 四海承平之意
海晏堂是圆明园西洋楼最大的宫殿
亦是圆明园中最著名的
一处欧式园林景观
不幸的是
圆明园这一世界名园连同
海晏堂于公元1860年
惨遭英法联军野蛮劫掠焚毁
最终沦为一片废墟
当年海晏堂内的实情实景后人已无从得见
这件霁青釉金彩海晏河清尊
也因此愈加显得弥足珍贵
策划:周红军 钱彤
监制:万方 杜文杰
执行策划:袁 晗 展鹏
编辑:别培辉 朱旭彤
制图:李骁姗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官方网站
新华网新闻中心 新华网北京频道
联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