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有制”古代的公有制和私有制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铁剑帮帮主的《古代的公有制和私有制》,希望大家喜欢。
古代一些王朝和国家都实行过一定程度的公有制和私有制,并非绝对是公有制和私有制。
在原始社会,部落产生之后,很多部落的财产是公有的,归全体人们所有。可是,分配的时候,要找族长来分配。理想的条件下,族长秉持一片公心,给人们平均分配资源。可是,很多时候,这种状况并不理想。族长掌握了很多资源,并不想平均分配,而是要多吃多占。他有自己的势力,甚至拥有私人武装,也就具备了一定的权力。在权力支配下,他会首先获得优质资源,然后才会分出一点给别人。表面看似是公有制,其实已经沦为了私有制。毕竟,公有的财产没有人监督,唯一可以监督的就是族长。族长分配权也没人监督,唯一可以监督的也是族长。人们只是希望出现一个好族长,凭良心来分配,却并不现实。就好像人们希望出现一个好皇帝一样,不太现实。
到了奴隶社会,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国家所有的资源都归统治者所有,奴隶主占有优质社会资源,而奴隶们不但不能占有资源,而且还要一辈子为奴,成为供人驱使的奴隶。私有制产权会让阶级分化严重,也会出现奴隶们集体反抗的事情,甚至这种反抗此起彼伏。或许,人的意识里有着反抗的基因,在经受不平等待遇的时候,尤其是吃不上喝不上的时候,就要起来反抗。封建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尤其在生产关系方面出现了巨大的进步。奴隶们获得了人身自由,变成农民之后,仍然受制于土地,要在土地上耕种。雄霸一方的诸侯成了土皇帝,可以制定法律,可以对治下的百姓生杀予夺,甚至可以为所欲为。不过,他们占有社会资源,和原始社会的部落发展差不多,不同的是,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而豪强地主也就随之产生了。
封建君主手下的大臣、有军功的人都可以获得一些良田,获得一些银两,当作赏赐。他们会在一些地方成长为豪强地主,搞土地兼并,成为事实上的土财主。很多无地的农民只能依附于他们,成为他们雇佣的劳动力。也就是说,凭借权力成为豪强地主的人大有人在,大多是官员,或者是皇亲贵戚,拥有土地之后,把国家的土地变成了私人的土地。而一旦豪强地主办了不法的事,受到皇帝的追究,就很可能被没收家产,没收土地。于是,私人土地又变成了公家的土地。即便是民间经商发了财的人,成了豪强地主,也整日惴惴不安,怕犯了事被皇帝追究,或者怕国家战争,多年辛苦积攒下来的家业毁于一旦。
封建大一统国家建立之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所有的土地都是皇帝的,天下所有的官员都是皇帝的臣子。于是,看似天下大一统了,实现了公有制,其实还是私有制。皇帝并不参与耕种,而是让很多农民耕种。为了保证源源不断地征税,就要让很多人成为农民。倘若很多人都是商人或者是书生,就没几个人种地了,税收来源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于是,皇帝实行愚民政策,不大力兴办教育,而是有限制地弄几个官办学校,还允许私塾存在,让书生可以读书。而供养书生读书的农民比较辛苦,最低要三代以上的农民积攒钱财,才能供养一个书生。书生不多,农民却很多。农民大多不读书,不识字,却懂得礼仪道德,懂得迷信思想。皇帝为了更好地统治农民,就要宣扬神学,要用君权、族权、神权来统治,也就让人们安安心心种地了。要是农民没有吃的了,才会造反。毕竟,眼前的土地不能吃,种出粮食来才能吃。可是,种出粮食之后,要交赋税,自身也不是很自由,要服兵役、服徭役,也就没有什么好的理想了。看似农民种了自己的土地,其实只是租种了皇帝家的土地,租种了豪强地主家的土地,并没有很大的自主性。看似土地私有,其实只是皇帝以及整个权贵阶级的私有,并不是农民自己的私有。即便出现了寺庙、道观的很多不用上税的田产,也只是很短的一段时期出现,不用交税的田产很快会被朝廷征用。看看历史上的崇佛与毁佛交替出现,就知道皇帝为什么要毁佛了,其实并非只是意识形态的争斗,而是要回收寺庙的田产,充公。皇帝所谓的公带有强制性,而且要实现所有田产的纳税,好供养整个统治阶级的花费。毕竟,皇帝和官员不会下田劳动,不创造什么直接的价值,却要享受高官厚禄,享受一辈子的荣华富贵,甚至一些官员还要霸占很多田产,成为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于是,在收归国有的道路上,看似实现了公有制,其实实现了最大的私有制,而皇帝和官员都成了私有制的附庸,成了附着在广大劳动人民身上的吸血鬼。
封建帝制下的公有制有强迫性,其实是最大的私有制。而民间的私有制,大多是豪强地主操控下的土地私有,很容易代代相传,也很容易被“英明神武”的皇帝派酷吏收拾一番,很容易在战乱期间化为乌有。但是,私有制实行之后,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国家私有的权威,成为事实上的私人占有。而皇帝查获贪官污吏的财产之后,充公,也就没有什么后文了。充公是最好的解释,也是最好的归宿,但缺少数据化统计,最终会让贪官污吏的钱财“下落不明”。如此的公有,其实就是整个官僚集团的私有。
老百姓喜欢“耕者有其田”,谁让老百姓有了自己的田地,赋税压力比较小,谁就会受到拥护。不过,这么简单的道理,在皇帝那里却始终都不能实现,不是条件不允许,而是不想实现罢了。那么,古代的共有制只是皇权背景下的表面的公有,其实是整个统治集团的私有,甚至出现以权谋私,假公济私,倒卖国家资产的行为,却受不到追究,因为官僚们已经串通一气,共同谋利了。皇帝尽管知道各级官员贪腐的事实,也不能把所有的官员全都更换一遍,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毕竟收税还得靠他们……
古代所谓的公有制只是皇权主导下的统治阶级的公有,有时候还带有强制属性,要没收私有财产,其实是最大的私有制,而民间的私有制也是权贵们的私有制,没有太多的强制行为,却不一定能得到权力系统的保护。如此一来,小农经济模式始终在轮回,不会出现好的体制和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