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室”刘章在铲除吕后势力中有大功,为何没有登上皇位呢?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竹林七叙侃历史的《刘章在铲除吕后势力中有大功,为何没有登上皇位呢?》,希望大家喜欢。
刘章(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77年),西汉初年宗室,汉高祖刘邦的孙子,齐悼惠王刘肥的次子。吕后称制期间被封为朱虚侯,后来由于在诛灭吕氏的过程中有功而被加封为城阳王。
第一:他哥哥齐王刘襄比他更适合做皇帝,而他自己意在拥立兄长齐王即刘襄即帝位
高后吕雉病死后,遵照吕雉的嘱咐,吕禄和吕产各自子北军和南军不敢离开,他们聚兵长安,妄图发动政变,夺取帝位。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刘姓宗室集团和功臣集团结成联盟,共同诛灭诸吕。齐王刘襄发难于外,周勃夺取北军于内,杀尽诸吕的所有男女成员,史称:“周勃安刘”。
虽然刘章在诛灭吕氏的过程中有功,但并没有人提议他做皇帝,而他的亲哥哥刘襄在诛灭吕氏的过程中也是居功至伟的。他的哥哥刘襄为汉高祖刘邦长孙,前189年,刘肥去世,刘襄即齐王位。他哥哥的身份比他更适合做皇帝。而刘章当时也意在拥立兄长齐王即刘襄帝位,他自己并不想做皇帝。
第二:代王刘恒即位符合刘姓宗室集团与功臣集团之间的利益
从主观方面看,即位汉文帝并不是高祖得宠之子,母亲薄姬也不是官中得势之人,但这却使文帝从小就无荒淫之举、骄矜之态,素有“仁孝宽厚”的美誉。更何况刘邦在世的儿子仅剩两名,他又年长于淮南王刘长。他的自身条件,使他成为最佳人选。
而刘襄和刘章的舅舅驷钧不是善类,如果立了刘襄,等于又要让“吕氏当国”的历史重演一次。大臣们非常畏惧外戚势力再度发生,经讨论,大臣们一致认为,代王刘恒适合即帝位。另一方面文帝即位,实际是刘姓宗室集团与功臣集团之间相互妥协、精心谋划的结果,是最高统治集团进行的利益和权力的再分配,是皇权体制的重新组合。
在汉初,皇权的核心部分主要由宗室、功臣、外戚三种势力构成。三大集团既有共同利益,又各有特殊利益,而每种势力的消长都可能引起皇权结构的变动。所以,任何势力过度追逐自身利益,都会打破均衡,导致冲突。诛除诸吕就是这种冲突和斗争的结果。
综上所述,他的哥哥刘襄都无缘皇位,所以刘章也就更加没有可能继承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