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赴华支援的200名乌克兰专家,如今待遇怎么样?我国做法让人贴心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文史重读的《赴华支援的200名乌克兰专家,如今待遇怎么样?我国做法让人贴心》,希望大家喜欢。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朝子亥
“他们真的太贴心了,这里就是我的家,我哪也不去”。
一位乌克兰专家在镜头面前激动地说道,脸上洋溢着笑容,表达着自己的喜悦之情。原来,这位专家是曾经接受了我国的邀请,前来支援我国的技术型人才。除了他,还有大约两百多人都在我国定居了下来。
他们为什么会选择我们国家呢?
我国军事和科技领域的进步离不开“他们”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在军事方面的实力显著提高。在战机方面,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五代战机“歼-20”已经正式服役了,作为目前最先进的战机之一,为我国的空域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武器方面,我国的导弹和坦克的打击能力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并且我们不断研发出一些更先进的防御系统。
在卫星方面,我国自主发射的全球定位系统“北斗”已经达到全球覆盖,我国也拥有了检测定位的自主能力等等。
这些巨大成就的背后少不了无数科研人员的奋斗和努力,不过也有一些外籍的科研人员也为我国的军事科技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其中,之前来我国前来支援的200名乌克兰科研人员就为我国的军事领域立下过汗马功劳。
留在中国发光发热
我们对这些功臣们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这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因此,倾其所有,将他们的毕生所学都奉献给了我国。
其中,一位名叫巴比奇的乌克兰专家就曾参与过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的设计,他在参与设计期间提供了很多关键性的建议,是设计团队中的重要级人物。
不仅如此,他还在前苏联的航空母舰上参与过设计,这艘航母名叫瓦良格号,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这项任务就被暂停了。
后来这艘航空母舰被我国爱国人士买下,无偿捐献给了国家。而巴比奇为了完成自己对这艘航母的使命,就举家来到了我国,重新投身于自己的任务。
此外,这些乌克兰专家在协助我国购买了破冰船,买来后也在努力修复它,使其成为更专业的极地破冰船,为我国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除了这些,在乌克兰专家的联系下,还以低价从乌克兰购买了一艘综合补给舰。在随后的修复过程中,乌克兰专家也提出了建议。
多亏了这些乌克兰专家的大力帮助,这才填补了我们在船只上面的空缺。我们给国家还专门为这些卓越杰出的专家们颁发了国际级的奖项。
而这些人也都只是一部分,还有一些为我国其他领域做出贡献的人还有很多。
那他们为什么要选择我们国家呢?
苏联解体,乌克兰处境艰难
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美国和苏联之间爆发冷战,那时的乌克兰是苏联的一部分,还受到他们的管辖。
不过单独来说,乌克兰自身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广阔的土地,因此国内的农业和工业发展较快。
除此之外,乌克兰的受到世界强国苏联的控制,有这个大哥在背后撑腰,所以他们的实力也是不容小觑的。
未来乌克兰能否继续这样顺风顺水的发展下去呢?这是一个问题,很快这个问题就有了答案。
苏联在后期逐渐在冷战中处于下风,并最终解体。而苏联的解体,貌似并没有影响到乌克兰的发展,因为此时的他们已经羽翼丰满,就算没有苏联的庇佑,他也可以好好的生存下去。
乌克兰脱离苏联独立后,也继承了苏联不少的军事装备,再加上国内地理位置优越,粮食产量一度位居世界第一,所以他们并没有成为一个寂寂无名的小国家。
就在大家都很看好乌克兰他们的未来发展时,一场风暴就降临了。国家刚刚独立,国家制度还不完善,所以国内一些人就伟国家要走什么道路犯了难,一些人赞成西方的主流主义,另一些人则想要继承前苏联的道路,一时间内部斗争严重。
一些官员为了国家能够一直安全平稳的发展下去,就想要想西方国家靠拢,寻求庇护,他们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就决定将自己国内的一些重工业和核心技术送给了西方大国。
而美国自从成功在冷战中战胜苏联后,就一直忌惮乌克兰的军事实力,于是想要千方百计将乌克兰的掌控在自己的手里。
所以就提出了自己的条件,就是乌克兰必须先摧毁他们国内的核武器,不然的话,想搞好关系就免谈。
独特的发展条件使乌克兰的军事工业特别出众,在明显的经济压力下,乌克兰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被迫妥协。但这只是乌克兰面临的第一次镇压。
不仅如此,政治内乱引发了乌克兰国内经济崩盘,有些人没有收入来源,连基本的生计都成了问题。
为谋求出路,专家们纷纷出走
乌克兰拥有着先进的军事实力,曾经也是苏联最得力的干将,但是如今依靠的老大哥不在了,自己身为一块肥肉,就遭到了其他国家的虎视眈眈。
因为他们拥有着发达的军事装备和基地。不仅在各方面都不亚于现在的俄罗斯,他们国内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
1989年,煤炭产量达到两亿吨,一度占到了苏联煤炭产量的四分之一。就粮食资源而言,它也被称为“欧洲粮仓”。正是由于乌克兰的优势,为苏联在冷战中增加了不少的底气。
苏联解体后,乌克兰作为一个独立国家脱离苏联,因为其强大的军事生产能力,他们在军事上成为了一个香饽饽,各国争相争抢的对象。
正是有了大家的信任,已经强大的乌克兰将所有方面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但毕竟,并非所有国家都想永远依赖别国的来发展,他们还必须找到自己生产的方法。总是一味地依赖他国,自己根本得不到进步。
此外,购买这些产品的高昂价格和对这些产品基本技术的掌握都很缺乏。所以,为了能够在世界上站稳脚跟,各国纷纷都加入了技术研发的行列中来,谁都不甘于落后。
各国加大了各自的技术投入这一举动给乌克兰的各行各业造成了巨大影响,并使经济陷入困境,国内许多工厂由于缺少订单都纷纷倒闭了,工厂中的员工们也都失了业,没了经济来源。
国内经济不景气,他们就只能另寻谋求生路。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出国寻找新的机会。
当时的美国作为最发达的国家,自然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而美国也早早的料到了他们目前的处境,想要挖过来一些高科技人才来为他们效力。
我国诚意满满,得到了他们的青睐
许多被美国高薪待遇吸引过去的一些乌克兰专家们满心欢喜前往美国,但是结果并不如他们所愿。
当他们到达美国后发现,他们仅仅被安排做起了最基本的工作,与他们专业擅长的领域并不沾边,更不要受到他们的重用了,他们连一些基本的军工设备都没有接触到。
美国本来就忌惮乌克兰的军事实力,如果再将他们重用起来,那岂不是给自己添堵吗。还有一些乌克兰专家计划前往一些发展中国家,这些发展中国家此时已经迫切需要军事专家,这就是为什么他们提供大量的优惠政策努力留住乌克兰专家,为他们开出许多可观的收入。
当时,中国自然想要争取这些乌克兰专家,因为他们有技术实力。在这些专家的帮助下,我们可以实现军事工业的现代化。
但是如何才能争取到更多的专家呢,中国的经济实力与西方国家和俄罗斯大不相同,由于我国经济刚刚起步,所开的待遇都不是最优的。
因为俄罗斯和乌克兰有着很深的渊源,所以很多专家还是选择留在了俄罗斯发展。我国虽然给出的待遇不高,但是我们诚意满满,他们不少人也选择了我们国家。
相处如家人,待遇太贴心
所以为了能让这些选择我们国家的专家们感受到我们的诚意,我国向他们提供高薪并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
在工作上,国家为他们建立了私人的实验室,依靠这些专家的专业知识,为他们提供研究经费,使他们能够专注于工作,不被外界所干扰。
不仅如此,我们还派遣工作人员专门将他们的家人们接到国家来,并为他们的孩子安排专门的国际学校,给他们配备专门的住房,能够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研发工作中去。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避免他们来到这儿不适应这里的饮食习惯和气候,国家还专门找人在他们居住的附近建造了一座拥有乌克兰风情的小镇,作为他们居住的地区,让他们可以排解相思之苦。
不过,我们对待他们可不是一时的兴起,我们是要对他们未来的生活负责的。有的专家至今还在我国努力工作,我们对他们的待遇和优惠政策也越来越高了。
由于年龄的原因,一些专家早已离开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可是我国并没有抛弃他们,反而是提高了他们的退休待遇,让他们颐养天年。在一些特殊的节日中,国家还命人为他们送去了节日的礼物,为他们举办一些庆祝的活动。
如果有人想要回国养老,我们也不会加以阻拦,而是派专机送他们回国,并留下一笔可观的退休资金来保障他们在国内的生活。
一些专家早已经将这里当成自己的第二个故乡了,大多数专家最终决定留下来,致力于科学研究。
正是我们国家真诚对待他们,他们也由衷地感慨道:
“中国待我们如家人,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他们真的是太贴心了”!
现在还是会有一些乌克兰人陆陆续续来到我国,想要寻求新的发展。这充分证明了只有真诚待人,有良知的人就不会恩将仇报的。
如今有些已经退休的乌克兰专家们获得了在我国的永久居住权,他们和我们国家的科研人员一样,享受着政府的优待,在中国享受着美好的退休生活。
人才引进是未来趋势
创新是第一发展力,人才是首要条件。如今,我们所有的行业全面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创造。
人才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人才是基础,是经济体系和经济增长模式根本变革的关键。现在公司内部很多人才流动,都是受到了高薪待遇的吸引。
吸引高素质人才在城市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然而,由于人才管理不善,其中一些行业往往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
有效的引进高素质人才,不仅会为我国的行业增添新的发展动力,还会更好的促进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和完善。因此说,人才引进对我国未来的发展十分重要。
总结
我国一向是重情重义的大国,朋友来了有酒喝,豺狼来了有猎枪。当年乌克兰专家们对我们的滴水之恩,我们用涌泉来回报他们。
他们为我们的国家立下过汗马功劳,我们自然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家人一样来看待,他们甘于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参考资料
1.《200多名乌克兰专家赴华支援,时隔20多年,我国给他们的待遇如何》
2.《赴华支援的200名乌克兰专家,为何离开祖国?后来他们待遇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