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大明”张辅:大明帝国的四朝名将,朱棣的“救火队长”

“大明”张辅:大明帝国的四朝名将,朱棣的“救火队长”

时间:2023-07-09 10:35:55来源:彤彤爱读书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彤彤爱读书的《张辅:大明帝国的四朝名将,朱棣的“救火队长”》,希望大家喜欢。

历事永乐、洪熙、宣德、正统,累立战功。征交趾,生擒黎季犛……公为朝廷眷,毗宠渥日隆,官至太师,天下倚以为重,四夷咸知其名。——唐枢

张辅,字文弼。河南祥符(今河南省开封市)人,河间王张玉长子。1399年,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在自己的封地北平(今北京)打着“奉天靖难”的旗号起兵造反,由此拉开了长达4年的靖难战争。在这场残酷的内战中,朱棣以北平、河间、真定三府之地抗衡整个朝廷,诚可谓以一隅抗天下。但最终朱棣奇迹般地完成了逆袭,这在整个封建王朝的历史上特别是大一统王朝的历史上绝对仅此一例。朱棣何以能够创造奇迹,跟随他的靖难功臣集团无疑当居首功,而在其中贡献最为卓著者当属张玉与朱能。

1401年,张玉在东昌之战中阵亡,一度使得朱棣差点想退兵北平,最终在军师姚广孝的力劝下才重整旗鼓,并以长途奔袭、直捣京师的战术,于1402年攻占南京,成为大明新的主人,是为明成祖,之后改元永乐,大明进入了永乐时代。

朱棣称帝后,按照惯例对跟随他的靖难功臣进行封赏,张辅因为父亲张玉的缘故也被封为新城侯,并进入大明军界的上层。永乐四年(1406年),安南国发生内乱,朱棣以成国公朱能为主将,张辅为副将率明军讨伐安南胡朝,期间朱能病逝军中,张辅于阵前接任主将职务,率明军大败安南胡朝军,攻灭胡朝。战后朱棣在安南旧地设置交趾行省,交趾故地时隔400多年重归华夏,大明军旗飘扬在中南半岛上空,张辅也因功被封为英国公。

张辅征服交趾后,交趾多次反叛,明军几度仓皇失措,但是只要张辅一出,交趾叛乱就迅速平定,是为张辅四征安南,史称“凡三擒伪王,威镇西南”。宣德三年(1428年)交趾再度叛乱,明朝在交趾的统治陷入崩溃,朱元璋的孙子、明宣宗朱瞻基权衡利弊之下决定放弃交趾,张辅多次劝谏朱瞻基,并主动请缨带兵平叛,但还是改变不了朱瞻基放弃交趾的决心。于是这块浸染了无数明军鲜血的土地,从此彻底成为异域之邦,大明的军旗缓缓地从中南半岛上空降落。

就在张辅四征安南的同时期,朱棣也启动了五征漠北的军事行动,作为朱棣的“救火队长”,自然少不了张辅的身影。永乐时期,张辅几乎贯穿了大明所有的战事,从中南半岛的丛林到漠北草原,张辅打出了明军的无上荣光。

宣德十年(1436年)正月,朱瞻基病逝,其10岁的儿子朱祁镇即位,年号正统,是为明英宗。朱瞻基临终前指定张辅为辅政大臣,掌管帝国军权,为大明保驾护航。张辅与“三杨内阁”(杨溥、杨荣、杨士奇)尽心辅政,保证了政权的平稳过渡,也维持了正统初期的政治清明。张辅主持了正统年间的四征麓川军事行动,稳定了大明帝国的西南边境,彼时的大明帝国可谓是前途一片光明。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太皇太后张氏以及三杨的相继离世,张辅成为硕果仅存又孤掌难鸣的辅政大臣。而朱祁镇又宠信宦官王振,导致王振把持朝政、权倾朝野,也使得大明的朝政日渐混乱。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部太师也先入侵大明,王振为了立军功,遂怂恿朱祁镇御驾亲征,结果朱祁镇把军国大事当成儿戏,在不做预案、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带着京师三大营20万明军精锐(对外号称50万)北出长城。张辅力劝无济于事,只得随行出征,但又被朱祁镇排除出决策圈,无法参与军事决策。最终在朱祁镇和王振的共同“努力”下,20万明军在土木堡被也先率领的瓦剌军全歼,朱祁镇也成了俘虏。

最可惜的还是张辅,这位四征安南、五征漠北、四征麓川的大明战神、朱棣的“救火队长”,历经四朝(明成祖朱棣—永乐、明仁宗朱高炽—洪熙、明宣宗朱瞻基—宣德、明英宗朱祁镇—正统)的大明军队“活化石”,就这样稀里糊涂的阵亡在土木堡的荒野上,诚可惜哉!正如明朝大儒李贽的感叹,“使定兴辅(张辅)不还京师,得似沐黔宁长守交趾,以至正统十四年乃卒,则安南岂有先定兴辅而陷没者哉。等死耳,不死于交趾以为忠,而死于土木以为不忠,悲夫。”是啊,假如当年让张辅世镇交趾,那么大明就不会丢失交趾,张辅也不会死的毫无意义,于大明于张辅也许都是件幸事,但历史没有假如。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