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刘裕”一个汉朝皇族后裔,为何能在战场上以一敌千?而且还被载入正史?

“刘裕”一个汉朝皇族后裔,为何能在战场上以一敌千?而且还被载入正史?

时间:2023-06-24 12:55:44来源:史说新语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史说新语的《一个汉朝皇族后裔,为何能在战场上以一敌千?而且还被载入正史?》,希望大家喜欢。

在很多武侠小说当中,经常会有一个很厉害的大侠,武功特别厉害,然后可以一个人打好多人,让人觉得特别爽。

而在现实当中,很多人觉得,这类情节就不太可能出现了。毕竟大家都是肉做的,小说里那种特别厉害的武功又不存在,怎么可能真的有所谓的‘万人敌’呢?

其实,历史上还真有这样的人!

在东晋末期的时候,就曾经发生过这样一场战争:一个出身底层的汉朝皇帝后裔,竟然带着几十个人,和上千人对砍!更离谱的是,后来就只剩他一个人的时候,敌军反倒是被他吓破了胆,然后被他一个人追着打!

这到底是咋回事呢?

实际上,历史上这位以一敌千的牛人,还真不是一般人。这位‘武功盖世’的超级牛人,就是后来南北朝时代刘宋政权的建立者,刘裕。

有关刘裕以一敌千的这个故事,我们其实还得从刘裕刚刚参军的时候开始说起。

刘裕是妥妥的汉朝皇族后裔,他的老祖宗,就是刘邦的亲弟弟刘交。当然,到了他这一代,汉朝都已经亡了很多年了,老刘家自然也早就不是皇族了。

不过,东晋时期,讲究世家大族共治天下。老刘家虽然不是皇族,但作为一个世家大族,实力还是挺强的。包括刘裕的爷爷,生前也都混到过郡守级别,地位其实也不低。

至于刘裕,之所以少年时代比较惨,这事其实得怨他爹。

因为他爹死的比较早。

刘裕他爷爷和姥爷,其实原本都是郡守级的官员。但是后来,刘裕他妈生他的时候,就直接去世了。他爹则是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同样去世了。因为爹娘早逝,刘裕从小是被继母带大的。虽然继母对他不错,但是家里没有经济来源,他爹又没留下什么财产,日子自然就过得苦了一点。

所以,刘裕小的时候,就只能靠着编草鞋和种地,赚钱养活自己。至于说老刘家的亲戚,虽然偶尔也能接济他们家一下,但总归是治标不治本,过日子还得靠刘裕自己。

另外,因为从小没有爹娘看护,刘裕长大之后,很快就成了一个市井无赖式的人物。据说他特别喜欢赌博,而且特别喜欢打架。刘裕打架的技术,据说是打遍当地无敌手,经常可以一个人打好几个人。

对于这样一个人,老刘家的那些远房亲戚,自然也不太愿意多管,后来也就听之任之了。

这就是刘裕年轻时落魄的原因。

不过后来,随着刘裕逐渐成年,在家里的介绍之下娶了媳妇,刘裕开始逐渐定性了。有了家室之后,刘裕开始逐渐上进,想要讨一份差事养家糊口。到了这个时候,老刘家的那些亲戚,倒是替他说了两句话,也替他介绍了一些人。

但遗憾的是,刘裕本人文化水平比较低,字都不认识几个,根本就做不了文官。

所以后来,刘裕想了想,就只能选择参军入伍,去走军队那条路。参军之后,因为家里的一些介绍,刘裕倒是也不必从最底层的士兵开始做起,很快就成了东晋将领孙无终麾下的司马。

这个孙无终,在历史上并不是特别重要的人物。不过,这个不太重要的东晋将领,却参加过当年那场淝水之战。大概在刘裕参军十年之前,中原北方由前秦政权统一,南方则是由东晋政权统一。然后为了抵御前秦,东晋名将谢玄,就组建了一支北府兵,孙无终就是这个谢玄的部将。

后来,东晋也正是靠这支北府兵,才打败了前秦的八十万大军,打赢了淝水之战。所以淝水之战打完之后,北府兵一下子就成了东晋的主力兵团。连带着那些参加过淝水之战的将军,也都成了东晋政权的中流砥柱。

刘裕参军之后,靠着自己家的推荐,很快就当上了孙无终麾下的司马。司马这个官职,在当时其实还是挺重要的,大概就相当于孙无终手下的参谋长。

虽然正史上没记载,刘裕能当上这个官职,家里到底出了多少力。但显然,一个平民参军之后,想要一下子当上军队的参谋长,显然是不太可能的。

而随着刘裕参军,东晋很快就迎来了一个大事件。也正是这个大事件,让刘裕得到了自己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机会。

这个大事件,就是卢循孙恩起义。

对于这场起义,很多人不太熟悉魏晋南北朝历史的人,可能都不太熟。简单来说,这场农民起义,基本上就等同于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

东汉末年的那场黄巾起义,大概就是因为土地兼并,导致底层百姓没有活路。所以后来,以张角为首的一些人,建立了一个叫太平道的宗教。借助宗教的力量,收拢了很多信徒,最后聚众造反。不过造反的结果,最后肯定是失败了,而且导致东汉地方军阀做大。

而东晋末年的这场卢循孙恩起义,剧本也是完全一样的。起义也是因为那些世家大族,大搞土地兼并,导致底层百姓没了活路。偏偏在这个时候,东晋北方战事又吃紧,朝廷不得不征召一些没有活路的老百姓当兵。

这事,不光让那些底层老百姓,彻底没了活路。而且,很多江东地区的士族,也非常反感。因为这些被征召的老百姓,原本可以应该给他们打工,任由他们剥削,如今却被朝廷给征召了。

所以在这个时候,就有一个叫孙泰的人,利用五斗米教,大肆招揽信徒。同时,还有一个叫王恭的东晋大臣,想要利用这个机会,反对东晋中央的权臣,所以就秘密和五斗米教的人勾结了起来。

结果最后,这件事不小心泄露了消息,孙泰被杀。至于那个王恭,后来同样被麾下将领背叛,然后战死了。在这之后,孙泰的侄子孙恩,就接过了起义大旗,正式开始起义。

起义爆发之后,孙恩带着麾下起义军队,逃到了舟山群岛。利用当地的特殊地理优势,起义军很快站稳了脚跟。

然后,孙恩开始组建军队,袭击江浙沪一带。因为他们占据了舟山群岛,而当时东晋军队又不太精通水战。

所以每次战败之后,起义军都可以退回舟山群岛,收拢附近的老百姓。等到实力恢复之后,再出兵进攻。

就这样,靠着舟山群岛的地理优势,起义军迅速作大。此后,他们开始进攻江浙沪一带的世家庄园。因为当时世家大族横行,绝大多数的老百姓,都沦为了这些世家的佃农,怨声载道。所以,每次起义军推平一个世家庄园之后,都可以迅速将庄园内的佃农组织起来。

就这样,短短数月之内,起义军规模就达到了数十万人之多。在此期间,随着起义军不断壮大,起义军开始进攻一些大的郡县城市。而在进攻这些大城市期间,东晋高层的抵抗无能,也变相导致起义军壮大的更快。

比如说,起义军在袭击会稽郡的时候,当地的郡守竟然完全不组织抵抗,反倒是想着要请‘鬼兵’来击退起义军。这个搞出这种奇葩事件的人,名气还挺大,就是那位书圣王羲之的二儿子,王凝之。

很多人上学的时候,学过一个叫谢道韫的女子,说了一句‘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就是他媳妇。

总之,因为当时东晋政府的不作为,再加上底层百姓反抗心理比较强。在极短时间内,起义军就横扫江东,占据了大量的地盘。

不过接下来,当起义军真正逼近东晋京城的时候,东晋高层的那些世家大族,终于暂时停止内斗。接下来,他们调来了最精锐的北府军,开始镇压农民军。

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刘裕正式上了战场,开始赚取自己的第一桶政治资本。

起义开始之前,刘裕最初是在北府军将领孙无终麾下,担任司马一职。但是后来,经过孙无终的推荐,刘裕又被改派到另一位北府军将领刘牢之麾下,担任参军。

和孙无终相比,刘牢之是真正的名将。当年打淝水之战的时候,他就是东晋最重要的几个将领之一。之前在北府军内部,他也是仅次于谢玄的关键人物。等到谢玄病逝之后,刘牢之就已经成了北府兵的主要带头人了。

最关键的是,这个刘牢之,也是出身彭城刘氏。虽然和刘裕他们家的亲戚关系,已经到了说不清的地步了,但两人确实都是出身彭城刘氏。如此一来,刘裕到了他麾下之后,刘牢之自然更愿意提拔自己这个本家。

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刘裕跟着刘牢之,率军前去剿灭农民军。不过当时的江东地区,基本上都已经被农民军占领了,所以刘牢之也不敢轻举妄动。

于是接下来,刘牢之就让刘裕带了几十个人,去农民军那边打探消息。

结果,刘裕运气不好,带着这几十个人,一头撞到了农民军的主力阵营。当时农民军那边,聚集了数千主力部队。对于这几十个东晋派来的探哨,农民军那边也没当回事,直接就派人前来围杀他们了。

然而没想到的是,已经陷入绝境的刘裕,反倒开始拼死一搏。接下来,刘裕带着麾下这几十个人,直接和起义军开始拼命。虽然人数相差悬殊,但最后却硬是靠着自己的凶狠,暂时挡住了起义军的进攻。

而起义军这边,之前一直打得顺风顺水,遇到的都是王凝之那种人。像刘裕这种真正敢玩命的,还真的是很少见。所以一时之间,他们竟然还真的没能拿下刘裕。

就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刘裕身边的几十个人,已经被干掉了大半,不剩几个人了。但是对于仅剩下的刘裕,农民军这边却更加害怕,因为刘裕确实太能打了。

关键时刻,刘裕后方的大部队,发现前方已经打了起来,所以就迅速派兵前来救援。刘牢之的儿子刘敬宣,亲自率领骑兵前来救援。见到东晋这边的主力到来之后,农民军这边自然只能撤退。

而见到农民军撤退之后,刘裕反倒开始追了上去。所以接下来,战场上就出现了很讽刺的一幕:刘裕一个人,手拿大刀,追着上千农民军打。而那些农民军,反倒是不敢回头了。

虽然这一战的战绩,有点巧合的成分在里面。但是这么夸张的战绩,也算是历史上独一份的了。

靠着这份战绩,刘裕在北府军内部,彻底打出了自己的名声。而且接下来,东晋这边也趁势进攻农民军,然后就收复了绍兴地区。就连孙恩,都被迫率领主力,暂时退回了舟山群岛。

在这之后,刘裕凭着这一战的功劳,开始独自统领军队。按照刘牢之的布置,接下来,刘裕开始独自率兵,镇守在今天的浙江宁波一带。

镇守宁波这个工作,其实并不好干。因为当时宁波叫做句章,城池特别低矮,特别不好守。而刘裕当时手上分到的军队,也就只有几百人而已。

但没想到的是,靠着这几百人,刘裕后来却硬是守住了宁波,并且多次击退了农民军。刘裕之所以能守住句章城,靠的其实就是个人勇武。每次农民军前来进攻的时候,刘裕都身先士卒,亲自带队战斗。下面的士兵看到刘裕这么能打,战斗士气就被激发了起来,战斗力反倒提升了很多。

守住了句章之后,接下来刘裕的战绩就更夸张了。起义军这边,因为拿不下宁波地区,所以就开始转而进攻嘉兴地区的海盐县。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刘裕很快就率领麾下这几百人,前往海盐县支援。

到了海盐县之后,刘裕先是凭借海盐县城,暂时挡住了起义军的进攻。然后,刘裕又组织了一支敢死队,亲自带头冲击起义军主力,直奔起义军的帅帐。最后,靠着一阵猛打猛冲,刘裕不但大获全胜,而且还干掉了起义军的主帅姚盛。

海盐这边打完之后,孙恩主力又直接调转方向,转而去打镇江一带。这一次,刘裕又火速率军支援镇江。到了镇江之后,虽然敌众我寡,但刘裕依然抓住了机会。利用起义军远道而来,人困马乏的机会,突然发起进攻,直接正面击溃了起义军主力。

再之后,刘裕三战三捷,一路追着孙恩打。这一路上,刘裕俘虏斩杀了数万农民军。在消灭农民军的同时,刘裕自身也收编了不少军队,势力越来越强。

最终,刘裕将孙恩一路追到了浙江临海市一带。走投无路的孙恩,不愿意被刘裕活捉,最后竟然直接跳海了!

就这样,在短短两年之内,刘裕靠着自己过人的勇武,硬是杀出了一条血路,而且越战越强。仅仅两年多以后,刘裕就直接带着军队,干掉了起义军的领袖孙恩。而孙恩战死之后,孙恩的妹夫卢寻,虽然接替了他的位置,继续带领起义军作战。但是在刘裕的镇压下,卢寻后来也很快兵败,最后自尽而死了。

至于刘裕,则是靠着镇压孙恩和卢寻的起义,迅速崛起。镇压孙恩之后,刘裕已经升迁到了下邳太守。再之后,在镇压起义军期间,东晋内部再次发生内乱,刘牢之被剥夺了兵权。在这之后,刘裕则是逐渐取代了刘牢之,成了北府兵内部的关键人物。

就这样,靠着打农民军,刘裕赚到了自己人生当中的第一桶政治资本。打完农民军之后,刘裕便有了足够的声望,以及足够多的手下,可以参与东晋末期的这场混战了。

这就是刘裕起家的过程。

纵观刘裕起家的整个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刘裕能起家,最初靠的就是打农民军。这一点,和三国时期孙刘曹三家,靠着镇压黄巾起义起家,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但问题是,对于刘裕镇压农民军的详细过程,史书上的记载,却非常简略。除了记载某一战的开始和结果之外,对于这些仗到底都是怎么打的,史书上基本没有记载。

这当然不是后世史官不想记,而是因为他们也没能力记。

一来当时刘裕出身底层,没有人会注意他的战绩。虽然镇压农民军这件事,对于刘裕乃至刘宋政权来说,确实很重要。但对于当时的东晋史官来说,他们更多的注意力,还是在那些世家大族以及东晋朝廷那边。

二来有关刘宋政权的正史,写的时候距离刘裕的时代,已经比较远了。记载刘裕镇压农民军的正史,主要有两本。一本是后来南梁政权写的《宋书》,另一本是唐朝人写的《南史》。

前者距离刘裕倒是比较近,奈何南梁又不是大一统朝代,国力有限。所以南梁编撰的史书,自然也不够细致。至于后者,《南史》修成的时候,距离刘裕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几百年,自然更不知道当时的详细情况了。

因为这样历史原因,所以目前我们只知道,刘裕镇压起义军的大致过程。至于那些仗到底都是怎么打的,目前就真的很难说清楚了。

不过显然,刘裕的个人作战能力,绝对是超一流的。短短两年之内,刘裕就能带着人彻底镇压了农民军,甚至逼得起义军领袖跳海自尽。这种作战能力,确实非常罕见。

正是靠着这种惊人的作战能力,刘裕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政治资本,后来才有机会逐渐成为东晋的头号权臣。最后才会有机会篡取东晋,开创南北朝时代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