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青铜”北京奥运会的“奥运缶”,造型灵感来自这件文物

“青铜”北京奥运会的“奥运缶”,造型灵感来自这件文物

时间:2023-06-24 10:35:03来源:光明网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光明网的《北京奥运会的“奥运缶”,造型灵感来自这件文物》,希望大家喜欢。

今天(23日)是国际奥林匹克日

还记得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

雷鸣般的击缶声吗?

这2008面“奥运缶”的造型灵感来源正是

战国青铜冰鉴

央视新闻联合全国博物馆推出

文博科普产品《文博日历》

今天,带你走近这件青铜冰鉴

高规格!青铜冰鉴有这三个特点

青铜冰鉴

是战国时期曾国国君曾侯乙

举行重要仪式或宴请重要宾客的酒器

从使用场合和级别上来说

都是高规格

它有这三个特点

外形 “美”

这件青铜冰鉴

对称规整,呈方形

四角和四面中间

攀附着八条努力探身张望的小龙

每条龙的头顶

承接八块接檐式铜饰

△青铜冰鉴局部

支脚由四只龙首兽身的怪兽组成

龙头向外伸张

兽身的后肢匍匐蹬地

青铜冰鉴众多纹饰纵横交错

鉴盖几乎是镂空的

以满布的浮雕勾连纹和蟠螭纹铸成盖体

无论是整体造型的对称大气

还是数字上的成双成对

抑或是纹饰上的繁杂精致

都充满了美感

铸造 “精”

对精度要求很高的器皿

很难用陶范来浇铸

人们为此发明了失蜡铸造法

青铜冰鉴的铸造

最主要就是使用了失蜡法

△失蜡法铸造青铜器过程示意

失蜡法铸造,制模工序简便

能够“所见即所得”

保证铸出后的铜器与原有蜡模一致

△这套曾侯乙尊盘,也是失蜡法铸造工艺的代表作。(点击图片了解更多)

用失蜡法铸造的铜器

表面光滑,精度高

即使在今天

人们仍然采用失蜡法铸造

飞机零件等精密构件

结构 “稳”

除了华丽的外表

这件青铜冰鉴还是个有内涵的“套娃”

它是由一件方鉴和一件方尊缶

组成的青铜套器

方尊缶置于方鉴内

缶底部一侧有两个长方形榫眼

另一侧有一个长方形榫眼

安装时,把这三个榫眼

与方鉴内底的三个弯钩扣合

其中一个弯钩的活动倒钩自动倒下后

让这个“套娃”稳上加稳

△青铜冰鉴内部示意图

最早的冰箱!

古代度夏“神器”如何使用?

这样一个“套娃”酒器

如何使用?

青铜冰鉴内的缶是盛酒的“罐子”

而鉴是用来盛水或冰的“大盆”

夏天的时候

人们在这个“大盆”与“酒罐”之间装上冰

从而使缶内的美酒变凉,做冰镇酒

这件青铜冰鉴堪称世界上最早的冰箱

随着时间的推移

“冰箱”也不再专门冰酒

清代,天然冰块分发至各处宫殿后

则可用图中这类“冰箱”保存

△清柏木冰箱(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款掐丝珐琅宝相花大冰箱(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新制的冰果、冰碗等小吃可放入冰镇,箱盖上的孔洞可以通气保鲜,还可以排出冷气、降低室温,一举多得。

鉴,倒满水,便是一面镜子

照见我们自己

照见灿烂文明

监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毕磊

文案丨田野 视觉丨丁丽洁

技术丨张宇恒

审校丨朱冬梅 翟胜利 刘羽阳

统筹丨刘莹 武贺 段旭

特别鸣谢丨中国国家博物馆 总台北京总站 中国文物报社

来源:央视新闻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