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馆”探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建筑设计有哪些巧思?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澎湃新闻的《探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建筑设计有哪些巧思?》,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简称“一史馆”,成立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是专门保管明、清两代中央国家机关和皇室档案的中央级国家档案馆,其珍藏的明清历史档案,上起明朝洪武年间,止于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时期,跨越550余年,是现存最完整、翔实、清晰、实用、数量最大的古代王朝档案。
一史馆旧馆位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内,并另管理有皇史宬。考虑到故宫博物院的持续保护和用地需要,一史馆搬出了紫禁城范围,新馆于2022年7月正式开放。近日,清华建筑设计研究院举办的探馆活动,就该馆建筑设计理念等进行了讲解。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 大门上方抽象斗拱造型形成的叠涩
参观活动中,清华建筑设计研究院方面介绍,考虑环境文脉和城市肌理,院落空间的设置要富有生气,建筑整体风格要庄重舒朗。建筑形体组成源于中国传统高台建筑的空间格局,主入口面向东侧城市主要干道,通过宽大的台阶,由二层进入主门厅。为了减缓主体建筑对城市空间的压力,主入口做成内凹式,内凹入口的顶部结合以抽象的斗拱造型形成的叠涩,既突出主入口空间,又形成具有中国传统符号韵律的立面特征。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裙房的一层文创和二层报告厅均可对公众开放
记者在现场看到,主体建筑一侧的副楼顶部以大片的玻璃内透藏书阁作为主要立面装饰,既丰富建筑立面细部,又隐喻这一国家历史典藏文库建筑的身份。作为国家级典藏建筑,它除了满足明清档案的收藏研究之外,还有一部分功能要向公众开放。设计考虑了与周边城市街道的关系,特别设置了专门面向公众的出入口,引导观众在参观明清档案的同时,体验感受其中的文化氛围。图书与会议演讲空间的设置也表达了这座文化建筑本身面向社会公众的一种开放姿态。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大厅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楼梯局部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局部
大门主入口的台阶和斗拱和进入中央大厅的轴线,形成纲维有序,礼乐交融的空间序列。外立面的24枚玉玺纹样雕刻和入口铜门三角六棱窗纹样,暗合馆藏文物的来源特征。裙房转角部位神似御书房的大片书架,表达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自身独特的文化气息。具体到细节,柱头造型与纹样均来自故宫“璇子彩画”,并通过石材浮雕形式呈现。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局部细节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由于选址位于北京老城区,用地空间狭窄。周边除城市干道之外有医院、住宅及办公楼等既有建筑,建筑周边情况极为复杂。项目方案设计的一个重大挑战就是解决和周边道路,城市空间及既有建筑的关系问题。”在介绍新馆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庄惟敏说。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
据了解,2014年,由庄惟敏主持的设计方案在十个竞赛方案中脱颖而出,成为中标方案。据清华建筑设计研究院介绍,中标方案的项目设计以研究为先导,围绕“档案保护挑战大与修复难度高”“档案馆复合利用困难大”“规划限制和复杂需求结合难”“档案馆可持续运营挑战大”等问题,提出综合提升档案馆保护和活化明清皇家档案文物的能力、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强化当代档案馆复合利用特征、尊重祈年大街文脉环境的建筑造型与细节、目标前置的绿色设计等设计策略。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位置
其中牵扯到日照权益、空间间距、消防扑救面等。从2014年至2021年,建筑团队通过日照分析,在遵守退线要求的前提下,整合有限用地的可建造空间,精准设定建筑主体的可能边界,实现符合规划要求和满足各方权益前提下的可建面积最大化目标。并组合空间形态,使项目在满足多方利益和城市整体空间格局的前提下,彰显出国家级重要文化殿堂的整体形象。
据悉,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于2020年落成,2021年7月正式启用,经过试运营,已于2022年7月正式向社会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