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刘邦称帝后册封八大异姓诸侯王,为什么只有长沙王吴芮能够善终?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历史上的拐点的《刘邦称帝后册封八大异姓诸侯王,为什么只有长沙王吴芮能够善终?》,希望大家喜欢。
众所周知,汉高祖刘邦在与西楚霸王项羽争霸天下的战争中胜出,开创了奠定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根基的汉朝。在此过程中,刘邦得到了很多异姓诸侯王的拥戴和支持,最终顺利登基称帝。刘邦为了酬谢支持他的异姓诸侯王,对他们进行了大肆册封,赐予肥沃的土地和极高的权势地位。然而汉朝建国还没几年,刘邦却一反之前对异姓诸侯王们亲密的姿态,开始逐个减除他们的势力,废除其封国,消灭其军队,开始了大杀功臣的操作。于是以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玩英布为代表的异姓诸侯王相继被杀或被驱逐,只剩下长沙王吴芮能够幸存。
刘邦大杀异姓诸侯王,将封地改封给刘氏诸侯王的事,在历史上充满了非议,被认为是大杀功臣的典型。这些异姓诸侯王无一不是在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朝的过程中立下赫赫功勋的,尤其是韩信、彭越和英布三位,他们被誉为汉初三大名将,是刘邦统一天下的主要功臣。刘邦将功臣们逐一诛杀,既是为了加强汉朝的中央集权,也是为了稳定自己的皇位。然而长沙王吴芮作为八大异姓诸侯王之一,却没有在刘邦出兵诛杀的范围内,这让很多人感到诧异。吴芮能够在这轮大杀功臣中幸免,也成为历史学者们讨论的焦点。
关于吴芮逃过刘邦大杀功臣的劫数,历史学者们众说纷纭。主流观点认为其他异姓诸侯王皆因各种罪名被废或被杀,子女也遭到牵连,唯独吴芮的长沙国能够顺利存在,而且子孙后代世袭五世,主要是得到了张良的帮助。据说张良辞官后云游到吴芮的长沙国,吴芮向张良请教,并按照张良计谋向刘邦退还权力。他将大部分领地都分给刘邦的子女和亲戚,又将部分精锐亲兵交给刘邦的堂兄荆王刘贾,甚至安排第五子吴元带家眷回老家浮梁瑶里生活。他的这些行为得到了刘邦的认可,让刘邦不再猜忌他,所以才逃过一劫。
这种说法在历史圈子里很有市场,但实际上完全是主观臆测的。对于刘邦而言,没有什么比中央集权更为重要,这也是稳定皇位的根本,所以减除异姓诸侯王是必须的。这是国家制度的改革,与各人的恩义无关,也不会因为个人意志为转移。如果主动对刘邦表示放弃权力和领地就能逃过一劫的话,为什么与刘邦关系最为亲密的赵王张耳的封国第一个被废?要知道张耳可是刘邦几十年的老朋友,早在战国时代末期两人就认识了。当时刘邦到魏国首都大梁投靠信陵君魏无忌,却发现魏无忌去世,他便投到身为外黄县令的张耳门下。
在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中,张耳和韩王信是诸侯王中与刘邦走得最近的,也是刘邦最坚定的支持者。刘邦为表示对张耳的亲近,把自己和吕雉的独生女鲁元公主嫁给了张耳之子张敖,体现出刘家和张家的通家之好。后来张敖之女张嫣还是汉惠帝刘盈的皇后,可见刘邦和吕雉对张耳的重视。即便如此,张家也没有逃脱削除封国的厄运。张耳去世不久,张敖就被废除了赵王爵位,封国被收回,还被关入狱中。吕雉看在鲁元公主的面子上说情,刘邦都一概不理。张敖因为是刘邦女婿的缘故在释放后改封宣平侯,但封国却彻底失去了。
比起刘邦和张耳的亲密关系,吴芮和刘邦的关系是远不如的。吴芮是春秋时期吴王夫差的后人,吴国被灭后他的祖先逃到了楚国。他的父亲吴申在在战国末期做了楚考烈王的司马,后来因罪被贬到鄱阳。吴芮是鄱阳的名士,在秦朝时期做了鄱阳县令,是第一个以秦朝官吏身份起兵响应秦末农民战争的将领。从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的诸侯王关系上看,吴芮与刘邦是比较远的,反而与项羽比较接近。吴芮起兵时最早支持的就是项羽的叔叔项梁,后来招揽了闽越王无诸、越东海王驺摇的军队,还将女儿嫁给九江王英布。
以吴芮这样的人际关系,按理说刘邦能给他的子孙后代留个张敖的结局已经算很仁慈了,让其长沙国世袭了五世根本是不可能的。当时的燕王臧荼被灭后,他的封地给了刘邦的拜弟卢绾。卢绾是沛县功臣集团的重要人物,和刘邦一起长大,是刘邦的结拜兄弟。即便如此刘邦也没顾及这份人情,照旧派樊哙和周勃出兵灭了燕国,将卢绾赶到匈奴,也使卢绾也死于匈奴。吴芮与刘邦的关系比不了张耳和卢绾,反而是项羽旧部,女婿还是被灭的异姓诸侯王之一的淮南王英布。在这样的政治利益链下,刘邦有什么理由能放过吴芮呢?
多次翻阅了当时的历史资料后发现,刘邦放过吴芮及其子嗣,并非因为仁慈,也不是吴芮主动放弃封地和权势的表现,而是战略形势使然。刘邦削除异姓诸侯王在建国后不久就开始动手了,他向各个诸侯王的封国派遣国相,表面上是协助诸侯王管理封国政务,实际上是监督诸侯王的一举一动。刘邦削除封国采取的是先北后南的策略,最早被削除的就是张耳的赵国。但是在削除封国的过程中,汉朝面临的形势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这让刘邦的计划做不下去了。知道他去世,削除北方异姓诸侯王的行动都没能完成,而吴芮的子孙就此逃过一劫。
综合各方面的战略形势分析,对吴芮保住长沙国最为有利的,便是北方和南方战略形势的不同。北方的异姓诸侯王以汉初三大名将为首,实力最强,军队最多,地盘最大。尤其是韩信,他不但自己实力强,而且朝中和军中不少门生故吏,比如自立为王的代王陈豨便是韩信的弟子。刘邦虽然是皇帝,但朝廷直辖的地盘和军队占据的优势并不太大,反而一口气将异姓诸侯王全部削除的难度极大。再加上北方的匈奴人蠢蠢欲动,燕王卢绾、韩王信、代王陈豨等人与匈奴长期勾结,这都大大的延缓了刘邦彻底平定北方的进度。
刘邦陷入北方战争的乱局期间,南方的战略形势也不平坦。在南方虽然只有一个长沙王吴芮,但汉朝却没有完成对南方的统一。一方面是位于闽南的地方出现叛乱和自立为王的封国,这需要距离较近的吴芮支持军队出兵平乱。另一方面是因为秦朝灭亡后南海郡尉赵佗在南越自立为王,以番禺为王都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疆土广大且军队强健,阻挡了汉军南下的步伐。当时的南越国东至闽越,西至夜郎,北至长沙,南至大海,势力相当庞大。刘邦要解决闽南和南越的战事,必须依靠吴芮,所以他还不能削除吴芮的封国。
于是刘邦一边出兵对付北方的异姓诸侯王和匈奴,一边派出使者安抚南方的局势。他一开始将长沙、豫章二郡封给吴芮,然后又将赵陀的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封给吴芮,借吴芮的兵力阻挡赵佗的军队北上。等赵佗多次北上受阻后,他又派出大夫陆贾出使南越,以南海、桂林、象郡为筹码,迫使赵佗同意南越国作为汉朝的藩属国。经过这么一番操作后,吴芮的长沙国和赵佗的南越国互相掣肘,暂时不对汉朝形成威胁。当时吴芮已经死了,但吴芮的子孙还掌握着长沙国的政权,所以为了平衡南方局势,刘邦还不能削除长沙国。
刘邦去世时只是勉强削除了北方的几个异姓诸侯王,就连燕王卢绾出逃后燕国的局势都还没有平定,汉军也就抽不出空来解决南方的问题。而当时朝廷内部纷争很大,刘邦留下的沛县功臣集团和吕雉家族产生了明争暗斗,争夺朝廷的控制权,所以对于南方的形势就放到了一边。与此同时赵佗也感觉到汉朝内部不稳,趁机拉拢闽越国和西瓯、雒越等部落,自称“南越武帝”。于是吕雉不得不采取针对南越国的一系列制裁,双方的战争一触即发。汉朝攻打南越国,必须得到长沙国的支持,所以朝廷没法对吴芮的子孙后代下手,反而要拉拢他们。
因此在这十多年的局势动荡之下,吴芮的长沙国成为汉朝稳定南方局势的重要支撑点,朝廷对于长沙国的倚重是必不可少的。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刘邦、刘盈和吕雉三任执政者都不敢在南方轻举妄动,避免引发南方局势的失控,进而动摇汉朝对中原大地的统治。于是吴芮及其子孙在这种局势中左右逢源,使得长沙国的特殊地位被保留下来,直到五世之后绝嗣才被收回封国。所以说,吴芮能手善终,长沙国能够长期存在,并非他主动向刘邦表示退让的结果,而是汉朝的局势需要长沙国的存在,这种局势也称为吴芮子孙自保的最大依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