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暖”宋朝以前没有棉被,那么冬天古人盖什么,不会被冻死吗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历史故事迷的《宋朝以前没有棉被,那么冬天古人盖什么,不会被冻死吗》,希望大家喜欢。
前言
提到过冬,大家首先想到就是盖上厚厚的棉被吧。棉被的主要填充物是棉花,而棉花属于舶来品,在宋代之前并不常见。
也就是说,宋朝以前,人们根本没有机会盖上厚厚的棉被过冬。
棉花在公元前二年就进入我国了,但是仅仅在岭南和西北边疆地区小范围种植,迟迟没有在内地普及。
这是因为棉花属于细纤维,要弹一袋棉花需要精湛的工艺和相当长的周期,耗费人力物力,难度过高。
直到宋朝才有了成熟的制棉技艺,那在这之前,古人们是怎么过的冬呢?富人和穷人的御寒方式有多大的区别呢?
一、衣物:葛麻、羽绒、丝绸
在棉花被普及之前,人们都是用一些粗纤维织衣服保暖。平常说的布衣百姓的布,就是将葛藤、大麻、苎麻等植物用沸水蒸煮,再沤烂,去掉植物胶质后,用剩下的纤维制成品质不等的麻布和葛布。
一般情况下,普通百姓都是用这些麻布和葛布做成厚衣服保暖,有时为了防寒,还会在外面套一层兽皮。同理,这些用来做衣服的麻布也可以用来做被子。
将麻布做成被套,用比较常见的木棉、丝絮、干草和乱麻填充被套。这样的被套十分僵硬,也并不暖和。
条件稍好一些的家庭,会将衣服做成夹层,在夹层内塞满鸡鸭鹅的羽毛,这样衣服又柔软,又保暖,这也是为什么说“富人过冬,穷人过夏”。
穷苦人家根本没办法用柔软的丝帛填充被褥,也没有牢固的房子防风,只能多盖几层稻草,烧几次柴火来暖身子。至此,你是否更能体会杜甫那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不易?
另外,当时很流行一种叫“茅窝子”的鞋子,这种鞋子的鞋面是用茅草编织而成,鞋底则是高于地面的木屐,鞋子的填充物是柳絮和芦花,这种鞋子大概就相当于今天的雪地靴。
二、屋舍:椒房、火墙、火炕
古人很有智慧,除了在衣物上做防寒措施,他们也会在房子上面进行改造,尤其是古代皇宫,冬天房屋的御寒设计就十分考究且奢靡。
比如,汉代未央宫就设有椒房殿,所谓椒房殿,就是“以椒为泥涂室”,将花椒和泥土混合在一起涂在墙上,有保温的效果。
其次,古代皇宫为了保暖,能工巧匠们设计了一种空心夹墙,俗称为“火墙”。这种墙是中空的,到了冬天,宫女杂役们就点燃炭火,使得暖气在墙体之间流通,整个宫殿都是暖和的。
火墙的保暖性十分好,他除了墙体中空外,还会在墙体外侧设置排气孔,使得炭火烧尽后的熏烟排到室外,让暖气的流动通畅,炭火燃烧充分。这样的宫殿,相当于安装了一个中央空调。
民间比较常见的就是火炕了,火炕的样貌基本就和东北睡觉的炕一致,制造原理十分简单,只不过需要大量的木炭和柴火进行燃烧。
有钱人家当然能够轻松使用,但对于贫民百姓而言,这些建筑类的防寒措施都不太适用。
三、食补:生姜、羊肉、狗肉、酒
古人除了借助一些外在物资进行保暖外,还会采用食补,增益身体健康,提升免疫力,吃一些温补性暖的食品进行抗寒。古人冬天吃食方式类似于如今的火锅。
一般人家都用“鬲”烹饪食材,而条件较好的家庭会用陶瓷、铜鼎来蒸煮食物。古人冬天吃的食物普遍性暖,比如狗肉、羊肉、生姜等。
我国吃火锅也有悠久的历史,早在西汉时期便盛行鸳鸯火锅,后来还有菊花火锅,风羊火锅等等。
楚人还乐于在冬天饮酒取暖,酒本身也有保暖抗寒的功效,尤其是冬天洗衣服的时候,喝点烧酒暖暖身子,比烤火还方便。
总结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虽然早期棉花棉被没有普及,但是聪明的古人早就有多种方式来抵御严寒。无论是从衣物保暖还是房屋建设,亦或是食疗温补上来分析,我们都能感受到古人过冬的智慧。
除了上述所言,宋代之前,古人就发明了类似暖宝宝的汤婆子。这是一种铜制的圆壶,将滚水倒进去,再放入被子中,便可以很好的导热,温暖一整夜。
类似的,还有手炉、熏炉、脚炉、火笼等等,这些都是用铜、铁、陶土等导热材料制成的扁形罐子,将炭火或滚水倒入其中,放在衣袖内或是墙角,起到保温的作用。
除了这些,还有哪些新奇的保暖方式是你了解到的呢?一起在评论区和我们探讨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