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公子”公子忽未继位时,因为年轻有为风流倜傥,深受各国诸侯的喜爱

“公子”公子忽未继位时,因为年轻有为风流倜傥,深受各国诸侯的喜爱

时间:2023-02-14 12:55:12来源:萧家老大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萧家老大的《公子忽未继位时,因为年轻有为风流倜傥,深受各国诸侯的喜爱》,希望大家喜欢。

公子忽未继位时,因为年轻有为风流倜傥,深受各国诸侯的喜爱

这是春秋战国时期,郑昭公的故事。郑昭公名叫公子忽,在未继位时,因为年轻有为,风流倜傥,深受各国诸侯的喜爱,周平王、周桓王、陈桓公、齐僖公等,都对他恩宠有加,有些诸侯甚至一而再,再而三地要将女儿许配给他。公子忽为什么如此招人喜爱呢?这就要从他经历的历史事件说起。

他的父亲郑庄公,担任着周天子的执政官,按规定,郑与周要互换人质,以取得相互信任,周天子的人质是王子孤,而郑的人质就是郑庄公的长子公子忽。由于公子忽聪明伶俐,又每天随王伴驾,深得两任周天子的喜爱。当时,郑庄公有称霸的野心,所以,常与周天子产生矛盾,而每与天子交恶时,公子忽都会从中调停。

公元前706年,北戎侵袭齐国,齐国抵挡不住,向郑国求救,郑庄公派公子忽率兵救援,结果,擒获戎军两个元帅,斩首三百,打得北戎部队屁滚尿流,落荒而逃。救援齐国获胜,齐国为表示谢意,举办了一场庆功宴,鲁国担任庆功宴总指挥,结果,排名时将郑国排在了最后,公子忽恼怒,纠合齐、卫两国共同讨伐鲁国,迫使鲁国结盟。

公元前720年,郑庄公担任周朝执政官期间,曾与齐僖公会盟,齐僖公看到公子忽,虽然年龄不大却一表人才,有意将女儿文姜许配给他,当时,由于两人年龄都小,齐僖公只是随口一说,没想到公子忽当即拒绝,他说:“齐国强大,郑国弱小,这不是合理的婚姻。大丈夫应当自强,我郑国不是齐国的配偶,不敢高攀?”此话惹得郑庄公和齐僖公哈哈大笑,也没当回事。其实,从史料记载上可以看出,齐僖公并未有真正将女儿嫁给公子忽的意思,如果真心实意,那也不是公子忽所能拒绝的。此后事实也证明,公子忽拒绝文姜还是极为正确的,因为文姜长大后与哥哥私通,哥哥继位为君后,就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齐襄公,他登位后,便公开与妹妹通奸,并设计将妹夫鲁桓公杀死,制造了震惊古今的历史事件。

公元前706年,公子忽救援齐国获胜,齐僖公再一次提出将另一个女儿宣姜嫁给他,也再一次遭到公子忽的拒绝。宣姜也是历史上有名的红颜祸水,公子忽拒婚后,齐僖公将她许配卫宣公长子,可是,卫宣公一见准儿媳貌若天仙,立马据为己有,后来宣姜生下两个儿子,她一心想立幼子为太子,便处处陷害宣公长子(她原来的未婚夫),最终在卫国边界杀死宣公长子及她的另一亲生儿子,两位公子都成了孤魂野鬼。此后,宣姜又与宣公的另一个儿子公子顽通奸,他们的荒淫既扰乱了卫国伦理和朝政,又导致卫国遭到了灭顶之灾,北方翟人趁卫国内乱攻进朝歌,卫国军民仅剩七百余人,迁徙至黄河以东,从此卫国五世不得安宁。

两拒齐女招来非议:公子忽两拒齐女虽然留下了“齐大非偶”的历史佳话,但他的明智之举却遭到政客们的谴责和不满,第二次拒婚时,郑国大臣祭仲劝谏说,你一定得娶她,你做了君王后,可以有很多姬妾,也不缺她一个,但是,你将来若没有大国的帮助,那是无法生存的。也有人说,公子忽大概只是为自己着想,而没有为国家考虑。对此,公子忽坚持自己的原则,他说,一拒文姜是因为齐国强大,我不想成为它的附庸,二拒宣姜是因为我有恩与齐,如果接受宣姜,就会落下以武力要挟的把柄。

在郑与周的矛盾中,郑庄公曾主动与陈桓公示好,陈桓公不买账,结果两国打了一仗,陈国败绩并屈服于郑国。陈桓公一直比较欣赏公子忽,陈郑两国的大小强弱也都相差无几,为加强友好关系,陈桓公主动提出与郑国通婚,在天子面前,请求将女儿许配公子忽,公子忽没有反对,郑庄公也同意,于是便定下了成婚的日期。

公元前715年4月初六,公子忽来到陈国,迎娶妻子妫氏,一个星期后,启程回国,三天后,回到郑国,按照周礼举行成婚大典后,才算夫妻,方可同房,但是妫氏的美貌让公子忽实在无法自持,提前与妫氏同房。在举行婚礼告祭祖庙的仪式上,却遭到跟随妫氏前来的陈国大臣陈缄子的抗议,他说,没有告祭祖庙,未婚同居,这不能算作夫妻,你们侮辱和欺骗了自己的祖先,以后绝不会生育。陈缄子的诅咒不幸言中了。

庄公死后,祭仲辅佐公子忽登基,公子忽的庶母弟弟公子突,是宋国女子所生,宋国为将公子突推上宝座,诱捕祭仲,并威胁他立公子突为君,祭仲别无选择,公子忽只好逃亡。但是,祭仲毕竟受先王之托,又恰逢公子突谋杀祭仲未遂,公子忽又被迎回,但不久,就被大夫高渠弥暗杀,在位仅三年。在公子忽与公子突争夺权力的斗争中,公子突始终得到以齐国为首的大国庇护,而公子忽却一直孤军奋战,最终成为失败者。这起历史事件说明,婚姻一旦与政治有染,就成为政治的附属品,公子忽就是在婚姻与政治的抉择中,迷失了自我,虽然拒绝了文姜、宣姜,逃脱了鲁桓公、卫宣公红颜祸水的命运,但最终还是丢了江山,送了性命。

(本篇完)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