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GDP十强城市最新排位:渝汉晋位,全体未达年初预期目标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搜狐城市的《GDP十强城市最新排位:渝汉晋位,全体未达年初预期目标》,希望大家喜欢。
2022年,中国城市GDP十强阵容没有出现新面孔。
只是,排名位序稍有变动。
重庆超越广州,赢下中国经济“第四城”之争;武汉反超杭州,剑指2万亿目标。除此之外,上海虽全年经济录得负增长,但规模体量依旧领跑;南京也仍是十强俱乐部的“守门员”。
但对照预期,受疫情、干旱等因素影响,十强城市均未达到2022年初设定的增长目标。
-01-
上海增速目标完成度最低
上海,GDP十强城市中,唯一全年经济负增长的城市。
受上半年长达两月有余的静态管理影响,上海经济遭遇有史以来的最大冲击,上半年经济增速一度跌至-5.7%。此后,降幅虽逐季收窄,但全年经济增速仍旧未能转正。
2022年,上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652.80亿元,同比下降0.2%。
在上海全年V字型的经济走势中,北京一度在上半年实现季度反超,而这也是数十年来“中国经济第一城”的首次易主。
但随着疫情扰动逐步退潮,北京疫苗产业动能不再,京沪经济差距再次逐渐拉开。2022年,京沪经济总量差额约为3042亿元。
中国大陆2022年GDP十强城市/搜狐城市制图
如果说“中国经济第一城”的易主只是一则短暂的插曲,那么有关“中国经济第四城”的争锋则是一场长达数年的较量。
2017-2021年间,广州、重庆缠斗不已,双方互有攻守。其间,重庆在2017、2018年两度“加冕”,但此后三年,广州发起攻势,顺利“夺位”。
2022年,则又来到了重庆的主场。重庆以约290亿元的领先优势,晋位“第四城”。
除此之外,十强阵容中,排名位序有变的则是武汉和杭州。
走出阴霾的武汉,在与杭州的经济角力中占得上风。2022年,武汉以十强城市中最高的经济增速(4.5%),实现了约1.9万亿元的经济总量,凭此,武汉一举反超杭州,并向“2万亿元俱乐部”发起冲刺。
如果说,总量排位是中国城市间的横向比拼,那么经济增速,则是一座城市自身发展的纵向比较。
总体而言,经济地位显要的十强城市,增速表现却难言优秀。除深圳与武汉外,其余十强城市2022年经济增速均不及全国水平(3.0%);并且,十强中无一城达到2022年初设定的增长目标。
GDP十强城市经济增速目标完成情况/搜狐城市制图
十强城市中,深圳是经济增速目标完成度最高的城市,但2022年实际经济增速(3.3%)距离目标增速(6.0%)仍相差了2.7个百分点。
上海则是增速目标完成度最低的城市,其-0.2%的实际经济增速较预设目标相差了5.7个百分点。
-02-
深圳工业增加值首次登顶
基于工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在2022年初规划当年度重点任务时,“制造业”是多数十强城市难以回避的重点。
深圳提出“坚持制造业立市之本”;苏州要求“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成都目标“大力推进制造强市建设”……
但就实际情况而言,十强城市工业经济发展已开始分化。
2022年,成都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增速位居十强城市榜首。成都市统计局将此归功于“主导行业带动有力”,2022年,成都市体量前十的大类行业“9升1降”,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达107.3%。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仅次于成都的,是工业经济实力本就最强的深圳。
2022年,深圳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凭此增速,2022年,深圳市全部工业增加值超过1.1万亿元,首次位居全国城市首位。
2022年GDP十强城市规上工业发展状况/搜狐城市制图
与深圳同属一线城市的北上广,2022年工业经济则表现不佳。
2022年,广州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仅同比微增0.8%,而同期上海、北京则均为负增长,北京的同比降幅更是达到了16.7%。
北京工业经济发生了什么?
据北京市统计局分析,受高基数以及新冠疫苗生产因素影响,北京规上工业呈现降势。但若剔除新冠疫苗生产因素,北京规上工业增加值则同比增长2.5%。
此外,与沪广深相比,北京工业经济支柱之一的汽车制造业也遇到了难题。
2022年,北京市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6%,而同期深圳汽车制造业增加值翻倍增长(104.5%),广州汽车制造业也实现了4.8%的增幅。
而上海虽未以增加值为口径统计,但从产值来看,上海汽车制造业也呈现正增长走势。2022年,上海汽车制造业总产值同比增长9.3%。
北京汽车工业负增长背后,是其在新能源时代的弱势。毕竟,相比深圳坐拥比亚迪,上海手握特斯拉,广汽埃安坐实国内造车新势力销量头名宝座,北京则只有起个大早,赶个晚集的北汽蓝谷(原北汽新能源)。
北京市政府2022年工作报告,曾提出“推动小米汽车开工”;而小米也将正式量产的目标设定在2024上半年。未来,北京能否重新搅动新能源江湖,小米汽车或是重要变量。
-03-
杭州社消增速领跑
投资与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两大着力点。
除武汉尚未公布2022年固投与社消增速外,其余十强城市数据均已披露。
其中,上海是唯一固定资产投资与社消总额双双负增长的城市。2022年,上海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则同比大幅下滑9.1%。
固投失速、消费乏力,再加上前文所述的工业经济负增长,上海2022全年经济增速未能转正如此看来也是事出有因。
2022年GDP十强城市投资与消费状况/搜狐城市制图
与上海固投、社消双降相对应,深圳与杭州则是唯二双增长的城市。
2022年,深圳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2%,固定资产投资则同比增长8.4%。因此,深圳也成了十强城市中固投增速最高的城市。
深圳固投高增速的一大支撑,来自房地产开发投资。
目前,GDP十强城市中,仅有北上广深渝苏公布了2022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其中,深圳以13.30%的同比增速“一骑绝尘”,此外仅有北京微增1.0%,而上海(-1.1%)、广州(-5.4%)、苏州(-6.2%)、重庆(-20.4%)4市全都负增长。
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8%的杭州,则是十强城市中社消增速最高的城市。而同期,北京、上海、成都、重庆、南京、苏州6市均为负增长。
为扩投资、促消费,1月28日,兔年首个工作日,上海市新春“一号文件”——《上海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印发。《方案》提出一系列提振消费举措,例如延续实施新能源车置换补贴,实施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补贴。
无独有偶,成都市2023年“一号文件”——《成都市2023年重点项目计划》则聚焦重大项目投资。2023年,成都市重点项目计划拟编列项目900个,总投资24425.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511.8亿元。
而无论是上海,还是成都,其“一号文件”的背后信号都是:2023全力拼经济。
毕竟疫情困扰三年,经济发展已不容再停步。
文/搜狐城市翟杨
参考资料
[1]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指标数据,当地统计局
[2]2023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各地市政府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