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于凤至究竟多有钱,93岁逝世,遗留账户让张学良打开都傻眼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薇言浅谈的《于凤至究竟多有钱,93岁逝世,遗留账户让张学良打开都傻眼》,希望大家喜欢。
1990年,一名93岁高龄的老太太在美国溘然长逝,在账户上留下了近千万的遗产。不过,这笔钱并不是留给她的儿孙,而是留给她刚获自由身的前夫:张学良,而这名留下巨额遗产的老太太,也正是张学良的前妻:于凤至。自二人离婚后,于凤至终未再见张学良一面,而张学良更是和赵一荻成亲。那么,为什么于凤至还是费心费力地给张学良留下了这样一笔遗产呢?
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还请各位帮忙“长按2秒点赞按钮”来个强烈点赞。并且“关注”一下,以后常来,不迷路。
(于凤至)
将门虎子,如何求得“凤命”
于凤至和张学良的结合,源于一次家中的算命。
于凤至的父亲,是梨树县的商会会长于文斗,和张作霖是结拜兄弟。张作霖起身草莽,做过兽医,卖过烧饼,而从军创业之初更是因为囊中羞涩而一度陷入困窘。后来之所以能够成为东北一方豪强,少不了当时颇有家资于文斗的赞助,因此二人算得上是“患难之交”。而在张作霖当上了奉天将军后,也用手中权力为于文斗提供庇荫,二人之间交情因此更深。
(张作霖)
一日,张作霖来到于文斗家中串门,恰遇上算命先生为于文斗家的千金:于凤至算命,不知是出于巴结还是真有灵异,算命先生对于文斗说:“您家千金有凤凰命。”于文斗本对此一笑了之,而出身草莽的张作霖却为此当了真。认为自己这个奉天将军现是“将门”,而自己的“虎子”也必须要配上“凤命”,因此当即向于文斗为自己的儿子张学良提亲,而于、张二人是故交,亲上加亲岂不美哉?于文斗为此爽快地答应了。
但是,这门亲事有一个人却为此感到不是很爽:那就是当时还年少轻狂的张学良,他认为父亲张作霖在未经他的同意下,就定下了自己这一生的婚姻大事,这岂不让自己以后更不自由了?但是,张作霖却坚持自己对“命”的那份执念,和张学良说:“其他的事情,你都可以不顺我,但是娶于凤至这件事你必须听我的。你娶了她,将来外面找多少女人我不管,你看她不顺眼可以让她和你娘在一起。”
(张学良和于凤至)
就这样,18岁的于凤至便和15岁的张学良正式结婚。所有人都羡慕于凤至,年纪轻轻就一只脚踏进了东北张家的豪门,但很少有人知道,正是因为张作霖曾对张学良说过的这句话,成为了于凤至一生不幸的开始。
起初,张学良对这名知书达理,温柔体贴的妻子心怀钦佩和敬畏。但俗话说,江山难改,本性难移。1922年,张学良便在外结识了另一个情人:谷瑞玉;而在1928年,张学良又认识了后来陪伴她终生的赵一荻。于凤至对这些心中都有数,但从小接受的礼教,只能让她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在张学良、张作霖二人面前装作没事人一样,只顾把张家上下内务打点好。
如果日子就这样一直糊弄下去,于凤至的一生恐怕也不至于如此坎坷。但是,有两件事彻底改变了张学良,还有于凤至的一生:1928年,张作霖毙命于皇姑屯;1936年,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
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
在中国,有一个形容古时夫妻和夫妾关系的典故: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钟无艳是齐宣王之后,夏迎春是齐宣王之妾。钟无艳相貌丑陋,但为人精明,危难之时常为君王献言献策;而夏迎春倾国倾城,却胸无点墨,只能在平时和君王把酒言欢。这个典故,或许来形容张学良和于凤至之间的关系,也再恰当不过。
1928年,张作霖毙命于皇姑屯后,东北三省的军政重担便一下子压在了张学良的身上。外有蒋介石、日本关东军虎视眈眈,内有杨雨霆、常荫槐拥权自重,这让新官上任的少帅张学良头痛不已,而于凤至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几乎成为了张学良唯一可倾诉的人。在张作霖于皇姑屯被炸身亡后,张学良为稳定局势,只能笑对外人说张作霖只是轻伤,正在医院接受治疗,但实际上这名叱咤风云的老帅早就尸骨已寒。因此,在外笑对应酬的张学良,回到家后只能跟知晓真相的于凤至以泪洗面。
也正是在这时,张学良慢慢体会到了于凤至对他的好,也逐渐视于凤至为自己的心腹。
在张作霖身亡后,杨雨霆、常荫槐二人依然在新上任的少帅面前我行我素,大有喧宾夺主之势。因担忧杨、常二人作乱,张学良曾试探地询问于凤至,要不要把这二人扣押,软禁起来。而于凤至则为此感叹道:“如果你抓了他俩,你能关得住吗?要是张作相一帮老人求情怎么办?”于是,张学良便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直接设计将二人处死,而这个决定也深刻影响了后来东三省的命运。
而另外一件影响张学良和于凤至命运的事,便是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对于张学良为何要发动事变,于凤至心里是了解的:因为自九一八事变之后,张学良这个将门虎子就背上了“不抵抗”的恶名。迫于舆论压力,张学良不得不于1933年宣布“下野”,转而举家前往意大利暂避风头。张学良后因蒋介石召命先行回国,留下于凤至和孩子待在意大利。后来,意大利宣布承认日本在东三省扶植的“伪满洲国”,而于凤至则亲自带着孩子前往英国伦敦,以示和意大利的决裂。于凤至的行动,和张学良发起西安事变,前后不到1个月的时间。
(张学良、于凤至、宋美龄、蒋介石)
但是,在西安事变之后,蒋介石背信弃义,将张学良软禁,这就使得于凤至更加关心起张学良的安危。在得知张学良被蒋介石囚禁后,于凤至多次给宋美龄写信,表示“如果可以,我愿陪张学良一起坐牢”。这让宋美龄为此十分感动,于是多次劝谏蒋介石,让于凤至陪伴张学良,后又因宋子文等人的施压,蒋介石才不得不“网开一面”。
但是,严酷的监禁生活依然摧残着二人的身心,张学良曾多次和于凤至吐露心声,说自己想一了百了来控诉蒋介石对他的囚禁,可终被于凤至拦下。而于凤至也因多年的奔波和劳苦,也开始疾病缠身。为了保住张家最后的血脉,还有于凤至的安危,张学良便和于凤至说:“你可以带着孩子去美国,但去了就不要再回来。”随后,张学良主动向蒋介石提出要让赵一荻来照料自己的生活,放掉于凤至,而蒋介石也最终同意。
自此,张学良和于凤至就此诀别,二人再未见过一次面。
东北将门夫人,如何成为“华尔街之狼”
于是,于凤至便在20世纪40年代,携着张学良的孩子,漂洋过海来到美国。一面接受着美国的医疗,治愈自己的疾病;一面则需要苦心照料着孩子的生活起居和教育,久而久之,昔日东北豪门家庭的生活积蓄,也开始逐渐见底。
而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做过手术,身体逐渐康复的于凤至,也意识到了坐吃山空不是办法。于是,她一面请来家教,努力学习英语,一面又开始为张家一家的钱财问题而发愁。这时,于凤至得到在美国两个好友的帮助,一个是美国人伊雅格,他是张学良的好朋友,也是在经济上的代理人,张学良孩子之一张闾琳的养父。在于凤至抵达美国后,伊雅格就掏出了一笔张学良委托他保存的“私房钱”,用以给于凤至看病和孩子的教育。实际上,这也是张学良为了预防不测,而确实给于凤至和孩子留下的一笔钱,但在张学良蒙难之际,伊雅格还能主动说出自己这里有一笔张学良被囚禁前的存款,这让于凤至感动不已。
而另一个拉着于凤至走出低谷的人,则是她在美国结识的另一名好友:莉娜。在得知于凤至为钱发愁后,莉娜便带着于凤至来到了当时美国华尔街的证券交易所,告诉于凤至虽然买股票和证券有风险,但在于凤至还有一些家财,但同时又劳动不便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养家赚钱的好方式。而于凤至则决定,自己先在美国投一笔钱试试,谁料第一笔钱的投资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实际上,于凤至在此前并无任何炒股或投资的经验,但或许正是因为出于商人世家的熏陶,使于凤至对于美国股市的波动,该投什么,不该投什么都异常灵敏。
久而久之,于凤至在市场中投下的雪球越滚越大。后来不仅自己和孩子们能够衣食无忧,而且还能剩下不少的余款。于凤至就这样从出身东北将门的夫人,摇身一变成为了股市上屡战屡胜的“华尔街之狼”,但是于凤至却依然没有停下忙碌的意思:因为,她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拿剩余下的钱款,赎回丈夫张学良的自由之身,自此一家人远走高飞。
但持家半生的于凤至,终究还是不了解的是:有些事,不是只用钱就能解决的问题。因西安事变深感耻辱的蒋介石,即便囚禁了张学良后,依然没有放过他。1964年,蒋家父子逼迫张学良为西安事变一事“悔过”,并让特务为张学良的“悔过书”添油加醋,炮制成《西安事变忏悔录》一书,并在国际上大放厥词。在美国读到《西安事变忏悔录》的于凤至,感到十分愤慨:因为她是了解张学良的,而张学良更是向她坦言自己绝不会因西安事变而向蒋介石低头。为此,她在美国的《纽约时报》上以当事人身份据理力争,使蒋家父子恼羞成怒。
而晚年的蒋介石,也正是因为这件事又开始对张学良动起了杀心。因为在蒋介石看来,如果自己身死,而张学良被释放之后和于凤至团聚,二人公布西安事变的真相,将对自己尤为不利。因此,张学良决定:为了保证于凤至的安全,自己要和于凤至离婚,转而和赵一荻结婚。当友人把张学良委托的离婚协议书带到于凤至面前时,于凤至也明白了张学良的苦心,于是签署下了离婚协议书。
但是,历史的真相是关不住的。在蒋经国身死后,西安事变的真相逐渐大白于天下,而被囚禁半辈子的张学良终于获得了自由之身。但是,在张学良完全恢复人身自由的那一年,于凤至也与世长辞。在抵达美国后,张学良打开了于凤至为他遗留的账户,上面还有供他恢复自由后开销的千万美金存款,而到了于凤至的墓碑前,张学良不禁失声痛哭:
“我这一辈子,最对不起的人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