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从明朝的“一带一路”,说不可逆的人类文明趋势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知识驿站哦的《从明朝的“一带一路”,说不可逆的人类文明趋势》,希望大家喜欢。
东南亚国家文莱在《碧血剑》里扮演了很微妙的角色,它跟小说情节无关关系,却是全书的引子——由“华侨”张朝唐回祖国求功名带出的历史背景;最后又作为结局的解决方案——张朝唐的建议让袁承志有了“归宿”。
张朝唐是浡泥国华侨,浡泥就是文莱一带的古国。明成祖朱棣派三保太监郑和下西洋,第一个到北京朝贡的西洋小国就是浡泥国。
《碧血剑》开篇这样写道:
大明成祖皇帝永乐六年八月乙未,西南海外浡泥国国王麻那惹加那乃,率同妃子、弟、妹、世子及陪臣来朝,进贡龙脑、鹤顶、玳瑁、犀角、金银宝器等诸般物事。成祖皇帝大悦,嘉劳良久,赐宴奉天门。
“到该年十一月,一来年老,二来水土不服,患病不治。成祖深为悼惜,为之辍朝三日,赐葬京城安德门外(今南京中华门外聚宝山麓,有王墓遗址,俗呼马回回坟),又命世子遐旺袭封浡泥国国王,遣使者护送归国,赏赐金银、器皿、锦绮,纱罗等物……
这些都是史实。可以看出南洋各国对汉文化是何等的向往、崇敬。
大明王朝是一个内向型的朝代,从太祖朱元璋就定下“固守内地,永不征伐”的最高国策。虽然那是针对北方草原民族的战略指导原则,不关海洋政策,但是两百多年的国祚当中,也有郑和七次下西洋,空前绝后的壮举。
明成祖为什么发动如此劳民伤财的舰队远征,而且一连六次(第七次是他的孙子明宣宗时)?最广为流传的动机是“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军事政变,抢了姪儿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可是民间一直有传言“建文帝仍活着”,甚至传说朱允炆扮成各种人物,串联旧臣,伺机复辟,这使朱棣非常不安。为此,朱棣的一名亲信胡濙在全国各地寻访了21年。胡濙四处寻访当然得用其他理由,所以名义上是寻访仙人张三丰。
清人张廷玉所撰《明史》中记载:永乐二十一年,胡濙赶到成祖出巡的驻在地,当时成祖已经休息,听说胡濙回来后马上接见,二人一直谈到四更。
《明史》中说:“先濙未至,传言建文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洋,至是疑始释。”看来胡濙是打听到了建文帝的确切下落,朱棣由此放心(应该是已经死了),这才不再究问建文帝的踪迹。而这一节记载也是“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追杀)建文帝”说法的最主要依据。
而郑和下西洋的实质意义,除了宣扬大明王朝国威之外,他的舰队采用“过洋牵星航海术”航行在南海、印度洋上,后来郑和将这一套航海术传到阿拉伯,这也是东西方交流上的一大深远影响。
所谓“过洋牵星”,是将罗盘、星象充分结合,这在当时肯定是最为先进的技术。在那之前,人们操舟“夜则观星,昼则观日,晦则观针(指南针)”,然后配合沿岸的地貌做定位、导航。可是,一旦远离陆地,大海茫茫却又晦暗不明时,就没辄了。
但有了“过洋牵星航海术”之后,可以定出自己所在的“经纬点”(虽然当时还没有这个名词),这大大降低了对陆地地貌的依赖。这一套航海术因为郑和舰队横跨印度洋,到达了非洲东岸,当时活跃在印度洋的阿拉伯商人学会了,经由他们传到了地中海,也就是欧洲——大大缩短了后来“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可见一斑。
说到这里,应该有不少人会兴叹:“如果当时明朝继续舰队出洋行动,我们早就称霸全世界了。”
无论如何,郑和第六次下西洋之后两年,明成祖崩逝,继位的明仁宗朱高炽采纳户部尚书夏原吉的意见,停止一切出洋行动(户部掌财政,户部反对意味着财政消耗过巨)。直到仁宗崩逝,宣宗朱瞻基继位,且夏原吉也去世后,才又命郑和下西洋,当时郑和已经60岁,且距离上次出洋已经9年,郑和老了,他的团队也老了 ,船更是朽了,一切得从头来过。
郑和这一次出洋,还没出发就先建了两座妈祖庙:江苏太仓的天妃宫和福建长乐的天妃宫。前者是舰队下海地点,后者是舰队离开国土最后的地点,两座天妃宫都立了一方石碑,为的是祈求“天妃神力”保佑舰队平安,以增强团队信心。
可惜的是,妈祖保佑了舰队,但是郑和却在中途去世——可谓天不假年。
回头来看今天。
我国推动的“一带一路”,这绝对是一个更大的战略。如果成功,那将是“成吉思汗+郑和”的功业。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成吉思汗+郑和的功业”,并非指征服,而是指“欧亚大陆一体化”。
当然,有些国家不会让我国称心如意,必然会从旁破坏。然而,全球化是不可逆的人类文明大趋势,欧亚大陆终究有一天要融合为一,这是任何人也阻挡不了的文明大势。
(完)
相关阅读:
一出“强抢民男”的戏码,颠覆了大明王朝?
明朝失败的总记录——《万历十五年》
朱棣起兵靖难的动机争议:是夺位,还是自保?
靖难风云之燕王登场:俺朱棣才是主角
洪武好还是建文好?朱棣大笑:“施政从来不能单靠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