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溪”绩溪现存明朝两处大型水利工程遗址研究(上)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宣城历史文化研究的《绩溪现存明朝两处大型水利工程遗址研究(上)》,希望大家喜欢。
方静
第1269期
论文摘要:绩溪古十五都明朝大型水利工程大塘、麻果堨,是两处历史内涵丰 富的文化遗产,更是一千多年来至今仍在使用的大型水利工程。这二处古代水利工程的的修建、管理和利用,以及所形成的民间水利文化,既体现了徽州人的劳动智慧,又与徽州社会的宗祠文化和诚信风俗息息相关。
关键词:大塘 麻果堨 民间水利文化 文化遗产
绩溪处宣徽之脊,有“岩邑”之称,山高水急,河流众多,水自东南流向西北出境。岭南十五都在县治东北,与浙江昌化以大干山脉的鱼背和黄茅尖为界,与十四都荆州以山云岭为界。山云岭的饭甑尖、笔架尖海拔均超一千三百米,系山云河、涧洲河、云川河的发源,在梓棚、戈溪、兵坑口一带汇聚成戈溪河,与金沙河和龙溪水(又名考溪水)在38号桥汇合,经宁国胡乐、河历溪汇入水阳江。
境内河流都系山溪,每当春夏之交,山洪暴发,易涨易退,冲毁坝堨,淹没田庐,死伤人畜,造成水患。先民们以其智慧和辛劳,在河上构筑治水工程,筑坝防洪护村,开渠造堨灌溉,留下了许多大型水利设施。在编修《幸福村志》系列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古十五都境内的东青岭和山云洞口遗存有两处明朝水利工程遗址,而且,这两项民间水利设施,至今仍在发挥着蓄水灌溉效用。这在绩溪历史上是比较罕见的。
01
两处塘堨遗产的文化价值
东青岭村坐落在丘陵岗上,自古水源缺乏。每逢干旱时节,连人畜吃水都有困难,建村始祖初到之时,都以种芝蔴等干粮为主。现今的大头岭、方家岱原名为芝蔴岱,蔴仁冲凹也由此得名。东青岭大塘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已有四百三十多年历史。
据民国八年续修版《城南方氏宗谱》中收录的明工部尚书胡松(绩溪人)《梅涧草堂记》记载(1),东青岭方姓始迁祖方定之,看中九龙峰下古梅涧一片田土,并于明正德年间(1505—1521)买下这片田土。这片田土“昔人尝拓其阜之土而田之,后病于旱以废。”居住绩溪县城城南的方定之率二子守仁、从仁于万历十三年(1585)八月一日破土开塘。父子三人“剪刺荆,畚粪埌,铲厥降,实厥窪,凡十阅月而得田六十余亩;鑿其可池者,为之池,方广盈十亩,深可三丈余,野流群趋湛乎汪洋□。”方定之掘土辟塘之后,又在“涧之北隙地,辇客土亢爽之,结茅以自休,命曰:梅涧草堂”,并邀同乡亲戚兼文友工部尚书胡松一游。胡松赴约并留下了脍炙口的《梅涧草堂记》。方定之的“梅涧草堂”及胡松的《梅涧草堂记》,大大提升了大塘这一古代水利工程遗址的历史内涵和文化价值。
莲花塔峰下大塘的俗名从明朝一直延续至今,水面为不规则长方形,长约82米,米,宽约75米,面积约10亩。数百年来,由于下游方家岱等受益田土权属因时代变迁、人口变化及地权转让等情况,管护中需要不断淘沙、筑堨、垒坝、维修,源头治理不断,水面有所扩大,坝体不断加固,产权由最初的方定之私有、东青岭方姓家族所有,逐步演变成东青岭村程方两姓共有,及至现在的东青岭、梅间、岩下、大塘下四村共有。但管护大塘主体仍为东青岭村人。
围绕着大塘,上下自然形成了一个引水蓄塘灌溉田土的沟堨水渠体系。据晚清绩溪人汪子青著《绩溪地理图说》记载(2),大塘水源来自荆磡岭河,由头堨(仙人庵口灌坎头田)、二堨(灌岔坑田)、大堨(又名官堨,灌梅间、东青岭等)等开挖的引水渠圳入塘蓄水。然后,塘水进入坝下沟圳至大塘下、梅间、东青岭方家岱、大湾等处灌田浇地,一部份补充生活用水。塘下水圳上,原建有“胡来还水碓”“方玉琳水碓”,供东青岭村加工粮食之用。
在村落及方、程、傅、周等宗祠的组织下,经历代先民的疏竣治理,大塘水利蓄排工程日臻完善。有[1]记载,清同治三年(1864),当地受益大塘田地的村民,自发组织淘塘护坝。共和国后,政府水利部门数次拨款,加固加高大坝。目前一座高达30米、长50米的垒石大坝巍然屹立,泄洪水渠等配套设施完备。据东青岭方苍生老人回忆,大塘最深处达[2]廿多米,塘内泄洪放水结构复杂,除坝上筑有溢洪道口外,塘内有横坎八个,直坎八个,散坎三个((3)注:见东青岭方九可笔记本“大塘结构示意图”)。灌溉水田面积130亩,受益粮食总产量54668斤,其中东青岭村受益粮食产量31776万斤,梅间受益粮食产量2.2892万斤(注:岩下受益产量未计)。
笔者田园调查中找到了1999年元月东青岭方九可先生有关大塘历史资料的笔记本,现将《大塘重大修理历史记述》(4)原文稿抄录如下:
前事流传甚多,但本人搜集的少,现就一九四九年全国解放以后,大塘的扩建和维修作一叙述,以传后人。
1953年发动淘沙一次,历时半个多月,沙流到大河口、高塘䧱之外,淘沙的方法是,先贴出通知,请下游田户和人户做好吃水和清理流沙的准备。淘沙的工夫受益大塘田负担。
在大湾子出村的水圳外开缺,把沙淘至水湾的水圳里为止,下游则归沿线的田户自行清理。
1956年冬季,幸福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组织冬青岭、梅间、岩下三村的村民,又一次掏塘,挖深塘底,扩大塘周范围。
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大兴水利,将塘坝加高,增添了三个散坎,蓄水量将近增加一倍。
60年代中期。农业学大寨,又在塘塝外脚增筑了一道石坝,加固塝脚。
1991年,我乡遭受百年未遇的特大洪灾。山皮塌坡,泥石流翻滚而下,梅间、岩下、磡头等村庄数百年来的石拱桥、庙宇、河岸、民房、农田毁于一旦。但是,我们的大塘,虽险犹安,这是很了不起的奇迹。
1992年,在人民政府重建家园的关怀下,拨款维修了塘塝里皮和塘散明渠,使大塘的蓄洪、排洪能力更为提高。
但是近年来,每逢放塘浇田时,总是时常堵塞不通,给管塘人员增加了很多麻烦和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
1998年经过大家的迫切要求和行政村、乡政府领导的重视,委托专人主持,把直坎和横坎进行大部分改制,务期达到放塘能畅通、横塘能够密的目的。修的功夫由田户按产量毎担谷田或分工负担。水泥材料由行政村、乡政府拨给。经过一年来的实践,证明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大塘久未淘沙,塘中泥沙累计,失去很多蓄水能力。因此,淘沙之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议事日程了!
一九九九年元月十四日
与东青岭相隔不足十里的竹里村,唐末时属绩溪古遵化乡借溪里,由绩溪周氏始迁祖周壵公三子囦公(又名爽)迁此而得名,距今已有一千二百余年,是绩溪岭南最古老的村落之一。据民国周赟编修的《周氏族谱正宗》之十二卷记载,明万历年间,囦公22世孙应爵公,捐资并受族人推举,主持修筑了十里长的重大水利工程“麻果堨”。
麻果堨取山云水于饭甄尖与笔架山间的山云洞口,取水源地在长岭湾一段。水渠经上过水、下过水、野猪石滩、阁桥坎,顺流而下,横过半岭山腰至江成墓水库,形成一米多宽的沟川,在转头桥处筑坝将水拦向竹里,过大岭头顺地势进入竹里,总长约十华里。
水渠穿过的地方地质复杂,部分为坚硬的花岗岩。上游渠圳建设材料就地取材,沿山将花岗岩巨石凿开,分割成长1.2米、宽30公分的石条,再由石匠精雕细琢,将石条上部加工成半圆状的沟槽,嵌入原水渠的胚型中,石质水槽逐根相衔接,形成独特的花岗岩“石枧”。水渠中间改用花岗岩石板铺底,两侧辅以花岗岩石条,构成石枧水渠。这样长短不一石枧水渠的有一百一十多根,最长的有二米多长,短的也有七八十公分。下游部份地势相对平缓,是弯弯曲曲的石垒沟圳。这种独特的水渠堨圳建筑方法,是奇观,也是创举,它凝聚着古代竹里人的劳动智慧。
麻果堨水源充足,受益水田近千亩,基本满足了梅间、竹里、松岭几百亩农田的灌溉用水和生活用水需求。竹里周姓先人的这一水利工程,哺育滋润了数以万计的子孙。关于“麻果堨”名称来历,笔者在田野调查采访松岭老人时得知,传说是竹里修渠引水经过松岭村时,应允分“一瓦槽水”给松岭周姓同宗(注:周壵公二子固公后裔)。由于供水有限,松岭村民为求生活、农事用水能长流不断,在每年安苗节期间,家家户户以糯米、芝麻加工的芝麻粿为祭品(注:过安苗节时,附近其它村庄只做水馅包不做麻粿),在取水处举行感恩祭祀活动,形成一种民间习俗。久之而久之,周边人便俗称此引水渠为“麻果堨”。
笔者调查时,竹里周世甫、周明助等老人谈到上辈口传,当时竹里与尚(上)村为山云洞口取水权争执不下,最后采用“穿烧红铁鞋定水权”的野蛮方法解决。竹里一后生勇敢地站了出来,光脚踩入烧红的铁鞋中,这一勇敢壮举为竹里村取得了山云洞口取水权。尚村人只好在山云洞口竹里麻果堨之下挖二眼水塘蓄水灌溉。
麻果堨是明清以来绩溪岭南著名的水利工程。由于年代久远,工程险峻,堨长水急,加上沿途风景秀丽,引来不少名人骚客考察,或留有磨崖石刻书法遗迹。在民国版周赟主修的《周氏族谱正宗》(5)中,收录有清乾隆年间霍山廪生陈弘谟作的《麻果堨记》,他记载:
自竹川东行,由横山路经云路馆前度大岭,有山涧焉,从高而下,白练一泓,逶迤曲折,俨如瀑布, 匕有声,大可运碓,余始异之。及度岭而南,沿山蓦磡,或横山腰,或踰冈阜约五六里许,将近莲花峰麓,则巨石嶙峋,犬牙相错,或出石罅,或伏石底,通泄不常,要无渗漏。又进数里,则累石无数,如鳞次栉比,此水大都皆由暗度,天巧不足,则以人工济之,有一堨焉。路石壁旁,有大书石刻数行,岁久石泐,字多漫灭,不可尽识。询之懋公,则曰:此予先太祖环宇公所筑,田亩资其灌溉,子孙世食其利,曾载志书,今壁间所志者,即其事也。予作而叹曰:甚哉!水之为利也。昔禹平水土,先尽力于沟洫,秦人作郑谷渠,关中遂成沃野,无凶年,视此堨之筑,虽利之大小不同,要其为利于民,一也。
盖此水之源,出自莲花峰前界石山顶,余至山云寺处半山中,殿前天井水皆平满,澈底澄泓,游鳞可数,流注山麓,积而成涧。若非此堨,则顺流而西,注入他乡,竹川之涸,可立而待。
于此,见公之濬此堨,为力甚劳,为虑甚长,为利甚溥,而不以不记。然予又闻公曾开界牌石路,岁饥赈民,粟贫不能婚葬者,多捐助之。是皆公利于人,富而好行其德者也,因并记之。
清嘉庆版《绩溪县志》卷二《建置志》(6)“水利”条目记载,“麻果堨在十五都竹里村”。由于水利工程的用料坚固,或穿崖暗渠,或依势砌圳,做工精巧,水源丰沛,供水稳定,平时少有修护。如今取水的上游水渠多被灌木草丛淹没,平时难觅这一古代[3]水利工程之全貌,许多周姓族人后代也只享水源,只闻其名,未识麻果堨工程的全貌,但古渠滔滔不绝的流水,记录着周姓先贤们的艰辛付出,彰显着周姓先贤们的聪明[4]才智。
注释:
(1)民国版《城南方氏宗谱》第21卷
(2)清光绪汪子青著《绩溪地理图说》手抄本,现存作者处
(3)见1983年东青岭方九可《大塘笔记本》
(4)见1983年东青岭方九可《大塘笔记本》
(作者系绩溪地方文史学者,安徽省徽学会副秘书长,安师大历史学院兼职教授,绩溪徽州学研究会、绩溪胡适研究会执行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