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医护人员”76年邓公住进301医院南楼,医生问:以后你出来怎么领导我们干?

“医护人员”76年邓公住进301医院南楼,医生问:以后你出来怎么领导我们干?

时间:2022-12-30 18:45:04来源:王家伦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王家伦的《76年邓公住进301医院南楼,医生问:以后你出来怎么领导我们干?》,希望大家喜欢。

1976年12月10日,一位特殊的病人走进了301医院。

这位老人穿着寻常的中式棉袄,精神矍铄,目露精光,虽然脸上隐隐显露出些许痛苦,可革命家的坚韧依旧在行动间彰显。

见着来人,接待医生李炎唐心中又是激动又是紧张,可这次会面却没有如他所想那般拘谨。

相较于种种诺大的名头,邓小平待人接物让人如沐春风,对工作人员十分客气。

在初步诊断病情后,李炎唐有些担心地向邓公强调,进一步检测可能会带来许多不适。

可邓公听后只是摆了摆手,操着川音说道:“没事没事,你们医生放心检查。”

当检查结果出来后,李炎唐却心却提到了嗓子眼。

南楼岁月

在医院的安排下,邓公住进了301医院南楼。

为保证邓公安全,他所在的五楼仅有他一人居住,出入人员必须在核实身份后,搭乘专用电梯方能进入。

邓公的状况让李炎唐有些心疼。

邓公因为长年忙于国务,长时间久坐等因素以至于前列腺出了问题。

这类病症具有反复性、长期性的特征,一但出现,想要痊愈便需要进行手术,可对邓公的年龄与身体而言,这绝不是小事。

多次会诊商议后,李炎唐将手术意见告诉了邓公,回应他的只是一句“放心做!没事!”

根据国家规定,为首长进行手术必须报告中央。

6天后,华国锋亲自批准了为邓公做手术的提议,主刀便是技术精湛的李炎唐,经验丰富的吴阶平院长和许殿乙主任则在手术台旁指导。

这是次严格保密的手术,整个医院除了参与手术的医生与护理外,无一人知晓。

与普通人一样,李炎唐在手术前将风险告知书交到了邓公家属手里,在邓公的示意下,邓公的夫人卓琳签了字。

这不是一场小手术,卓琳签完字后有些不安地问道:“你看手术以后会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不待李炎唐回答,邓公便立马打断了夫人的问话:“你不懂不要问。”

随后他转头看向李炎唐,笑着说道:“你们医院我放心,你们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来治疗,况且天下也没有什么绝对的事情,就是出了问题,也是我自己和我的全家负责,今天晚上你好好睡觉不要有什么顾虑。”

随后还再度向夫人强调,让她不要询问医生术后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邓公的举动让李炎唐提起的心放了下去。

他在后来回忆时说道:“邓老的话让我深受感动,以前的病人还从没有人对我说过这样的话,邓老很明白心理学,他知道他这样的高级干部做手术,会让医生的压力很大,要是医生紧张了就没办法发挥好技术了,他的话让我精神上、思想上都放松了。”

手术前,邓公表示不想全麻,也不想睡觉,于是医护人员只在开刀部分执行了局部麻醉。

手术到一半,李炎唐有些担心邓公,问询要不要用些药睡觉。

听到这话,邓公笑了笑:“不要紧!我不用药,没事,你们放心。”

此话一出,在场人员都肃然起敬,他们都是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手术里患者的难受与紧张,他们非常清楚,可邓公却能在这时候还反过来安抚他们。

整个手术很顺利,邓公出血很少,原本备好的血包并未用上。

手术过后便是休养,手术的后遗症让邓公很难受,可他却没有吃一片止疼药,打一针止痛针。

谈到术后的邓公,李炎唐十分敬佩,他在回忆录里写道:“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自律精神可见不一般。”

还举出了邓公术后发生的两件事。

其一便是和戒烟有关。

修养期间不能吸烟,李炎唐邓公克制不了烟瘾,关心道:“首长!别人说戒烟是不是要吃点糖呀,要不控制不住呀?”

邓公笑着回答:“用,那是自己糊弄自己,戒烟还吃什么糖?主要还是不想戒。”

直到出院,邓公都未再抽一支烟。

术后三天,邓公体内还插着两条导管,按理说还需修养,可他却不想让养病影响了身子,执意要自己站起来。

他一边说着“不用你们扶,我自己会。”一边坐在床边随后一下便站了起来。

在场的医护人员心情也从担心转向了敬佩,为邓公鼓起了掌。

三周后,邓公接到了中央的开会通知。

而邓公虽然仍在修养,可还是毅然参加了会议。

会后,邓公回到了医院,显得十分高兴。

看着邓公的状态,李炎唐开玩笑道:“首长以后你出来怎么领导我们干啊?”

邓公面色转为严肃,斩钉截铁地说:“我还是那一套。”

1977年春节后,邓公匆匆出院,而中国也就此迎来了一次翻天覆地的革新。

20年后,邓公再度住进了301医院的南楼,这一次为国鞠躬尽瘁的总设计师却没能再站起来。

再次入住

自1994年春节以后,邓小平便再也没有公开露面了,许多外煤都唱衰邓公已经病危。

在一片喧嚣中,邓公在北京的一个四合院里安心过着小日子,每天都很规律。

根据邓公的护工介绍,邓公每天醒了后,都会在洗漱后坐在小方桌上了用餐,每天都几乎都是牛奶和鸡蛋。

秘书则会在这时候把他一天要用的东西放入办公室:眼镜、手表、放大镜、文件与报纸。

早饭过后,邓公几乎一整天都会呆在办公室里,地图、字典、《史记》《聊斋》都是邓公手里的常客。

除了在办公室看书,邓公有时也会出去打桥牌、游泳,看看别人踢足球,平日最多的还是散步,每天上午10点后都会出去走走。

而这悠闲的晚年生活却在1996年12月12日戛然而止。

那天清晨,邓公一觉醒来,觉得自己什么也做不了了,呼吸十分困难,还还不停歇的咳嗽。

当随身医生表示束手无策后,邓公再度被送入了301医院。

这段路程只有10公里,可卓琳却觉得,这是世上最漫长的10公里。

她后来说道:“没有想到,他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

元旦时北京下了场小雪,而经历一个月治疗的邓公,病情并未好转。

医生讲,邓公的心脏与肝脾都很健康,老年人常有的糖尿病也没有,前列腺问题也已经根治,可他患上了“帕金森综合症”,这是没法根治的神经疾病。

医学专家吴蔚然介绍道:“由于帕金森病就影响他咳嗽,影响他吃东西,后来只能吞咽,也影响他活动。他患帕金森症的时间也长,治了十几年,到后来情况越来越差,再后来就是呼吸的问题了。”

住院后,病床的邓公几乎看不见不远处的电视机,于是医护人员黄琳便为他讲解电视内容。

有次遇见《邓小平》播出,听到那些表扬自己的话,邓公甚至显露出了一丝不好意思的神情。

黄琳在多年后回忆道:“不知道我形容得准确不准确,就是被表扬以后不好意思的那种感觉。”

随着疾病越发严重,邓公几乎每天都要陷入痛苦之中,可他却依旧忍着。

黄琳说,她见过其他人得这个病,有人会大声叫喊,有人会痛苦呻吟,可只有邓公一声不吭。

“他是个非常坚强的人,我能体会他临终前还是比较痛苦的,但就是一声不吭,我觉得他很平静。”

黄琳曾在邓公清醒时问他还有没有什么话要说,而邓公只是淡然地回道:“该说的都说过了。”

转眼来到2月7日,那天正是正月初一,病情更加恶化的邓公仍旧在南楼住着,家人在沙发上休息,医护人员则在邻近房间守着。

警卫秘书张宝忠将大伙聚到了一起庆贺新年。

可看着虚弱至极的邓公,大伙都知道这位他即将离开,全都默然不语。

大家沉默地举起酒杯,可谁都说不出一句话,只能期盼新一年里邓公的身体能出现奇迹。

93岁的邓公又坚韧地挺了12天,2月19日,他的呼吸系统彻底衰竭了。

这次抢救持续了许久,到了晚上21点08分,所有医护人员都知道一切都结束了。

随着医疗组组长陶寿淇宣布停止抢救,邓公的心脏彻底停止了跳动。

“我们早就预料到这一天会到来,这之前,发生过几次病情变化,都抢救过来了。”

参与抢救的医生傅春恩说,他们都知道这一刻终将来临,可当事情发生时,看着与大伙一直相伴的首长离开,医护人员们都哭了。

离开以后

谈起邓公最后的时光,医护人员郭勤英眼里泛出了泪光。

郭勤英讲,邓公的病房一向很安静,哪怕再疼,邓公也不因此发出声响,与其他病人全不一样,而且身体状况无论再坏都不向医护人员提要求,也不要止疼药,这是一般人无法做到的。

傅春恩很赞同这个说法,他讲到:“对疾病本身,可以说首长是坚持到底。他总是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在抢救过程中,他是十分痛苦的,但是没有吱一声痛。”

谈到邓公的性情,傅春恩讲到邓公及其家属都非常相信和理解医护人员,一向十分配合,让医护人员们没有什么压力。

他说,医护小组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判断做主,不会被干涉治疗方案,虽然依旧需要邓公的家属在上面签上名字,可他们从来不会多问什么,只是表示相信医护人员。

郭勤英对邓公的通情达理感悟颇深,她说邓公到晚年血管很不好找,给他扎针时常常扎不准,经常要扎几针才能见血,可邓公却从未抱怨过一句,也没提出换人扎针。

邓公离开前,中央便从卓琳处得到了邓公的遗嘱:“不搞遗体告别仪式,不设灵堂,解剖遗体,留下角膜,供医学研究,把骨灰撒入大海。”

邓公离世后,秘书也按照他的交代,把他所有剩余衣物都烧了,内衣、外衣、袜子全被投入了锅炉房的熊熊烈火里。

看着一件带着窟窿的内衣被投入烈火,一旁的工作人员再次落了泪:“这么伟大的一个人物穿着破了的衣服,谁能相信啊!”

当医院的消息传到中央,新华社值班室也受到了通知,按照之前预案,播音员中断了正在进行的广播,拿出早已备好的讣告向全国播报这个沉重的消息。

一时间举国哀悼。

1997年2月24日上午,301医院的南楼沉浸在一阵悲痛中,邓公安详地躺在灵柩里,遗体上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身旁则是鲜花和常青松柏相伴。

在哀乐里,8名礼兵迈着沉重的步伐,抬着邓公的灵柩走出了送别室。

灵车启动,送别者肃立在一旁,眼含泪光地目送邓公离开。

从301医院到八宝山只有两公里多,可在这短短的路途上,却挤着10多万来此哀悼的人民群众。

“小平同志您走好”的横幅、邓公的画像、刊载遗像的报纸等物在群众的手中举起,人民用行动去纪念这位总设计师。

负责现场安全的武警们则挺直了背,用最好的状态护送这位伟人最后一程。

灵车驶过,可在场的人们却依旧不愿离去,许多人将胸前的白花摘下,系在了路旁的松柏上以示哀思。

2月25日,“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

邓公的骨灰盒被放在遗像前,其上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

上午10点整,500人组成的军乐团奏起了哀乐,全场人员默哀3分钟。

悼词结束,在《国际歌》中全场人员对着邓公的遗像鞠了三躬。

8天后,按照邓公遗愿,他的骨灰将撒入大海。

随着灵车驶入西郊机场,胸佩白花的空军官兵脱帽列队,目送携带着邓公骨灰的专机飞向大海。

11时25分,专机飞至1800米高空, 81岁的卓琳捧起丈夫的骨灰,眼里尽是不舍。

许久之后,她才放开了骨灰盒。

卓琳一遍又一遍呼喊邓公的名字,邓公的骨灰伴随着花瓣洒入了大海。

女儿邓榕则在一旁哽咽道:“爸爸,您回归大海,回归大自然,您的遗愿得到了实现,您安息吧!”

海浪掀起道道悲鸣,邓公就此重归自然。

邓公走了,可他留下的改革开放、一国两制等等伟业却依旧护佑着华夏子民。

信息来源:

中华儿女《小平同志逝世前后的那些故事》

环球网《揭秘301医院:党和国家领导人如何面对死亡》

人民日报《邓小平临终嘱托,不设灵堂,捐献遗体和角膜》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