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汶川:因岷江得名,因大禹扬名(上)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封面新闻的《汶川:因岷江得名,因大禹扬名(上)》,希望大家喜欢。
汶川:因岷江得名,因大禹扬名(上)
汶川县城。图据汶川县人民政府官网
大禹雕像。
□林赶秋
汶川是四川盆地西北部边缘一个小县,归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管辖,东邻彭州市、都江堰市,南接崇州市、大邑县、芦山县,西界宝兴县、小金县,西北至东北分别与理县、茂县相连。
传说,治水英雄大禹就出生在汶川。2011年5月,《禹的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7月,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又将籍贯在汶川的大禹列为第一批十位四川历史名人之首。
川者水也,“汶川”的来历也正与水有关。据唐代《元和郡县志》记载:“汶川县因县西汶水为名”。汶水即岷江,汶川县乃因岷江流经境内而得名。在汉代,则被叫做“绵虒县”。如今,这两个略显冷僻的字词仍旧保存在汶川县所辖绵虒镇的镇名当中。
汶川的奇兽
虒,一个不太常用的汉字,却拥有三种不同的读音:音斯、音题、音至。“绵虒”之虒,究竟该读哪个音呢?其实,这主要取决于“虒”在此处的意思。
明代学者曹学佺在其地理学巨著《蜀中广记》里记载:“汶川县,汉之绵虒县也。虎有角曰虒,行水中,地有此兽矣。晋置汶川州于此,周武帝保定四年移汶川州于广阳县,州废,乃置汶川县。”原来,汶川的地界上有“虒”,所以在西汉建县之初,就取了“绵虒”这样一个独特的县名。
虒是什么东西?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作过如此解释:虒,又叫“委虒”,是有角的老虎。
宋朝官修的韵书《广韵》和《集韵》却认为:虒,样子像虎,头上有角。此兽出产于广阳,能在水中自由行动。
难道虒是一种水陆两栖而头上长角的虎类猛兽?我们现在怎么看不到它?难道早就绝种了?
由于相关文献太过缺乏,这些问题如今都成了悬案。不过,有一点可以非常肯定:在这个意义上的“虒”字,读音应为“斯”。没错,“绵虒”跟“绵丝”,若用普通话来念,听上去是毫无差别的。
虎有角曰虒,虒原本是汶川地面上的一种动物,或许是因为它太过奇特而稀罕了吧,古人便把它镶嵌进县名之中,并载入了正史。
在既是正史,又是中国首部政区地理志、中国首部沿革地理著作的《汉书·地理志》内,“绵虒”为“蜀郡”所辖十五县之一,与“成都”平起平坐。
绵虒在明正德七年(1512年)以后,一直是汶川县治所。1952年,汶川县政府机关从绵虒全部迁至威州办公。从此,威州即为汶川县城所在地。
汶川的奇相
如果说虒的形象还在人们能接受的正常范围之内的话,那么,生于汶川的江神长相就显得多少有些怪异了。
先秦地理志兼博物志《山海经》有这样一条佚文:“神生汶川,马首龙身。禹导江,神实佐之。”这个神即江神,生于汶川,长着马的脑袋、龙的身子。因此,后人干脆就称他为“奇相”。龙之身,马之首,集于一体,这相貌难道还不够奇吗?长相虽然奇诡,能力却很强大,祂曾帮助禹导江治水。李冰于修建都江堰之前,在岷江上祭祀的江神,说不一定就是这个奇相。
奇相与虒的共同点至少有两个:一是均出现在汶川,二是均能在水中自由行动。
巧得很,“汶川”这个县名也与水密切相关。古时“汶”、“岷”二字相通,“岷江”又写作“汶江”,又称为“汶水”,而江、水、川都是一个意思,汶川县便因这岷江流经境内而得名。
滔滔岷江纵贯汶川县境东部,县境流域达88公里。杂谷脑河、草坡河、二河、寿江四大支流从西向东,分别在县北部、中部、南部注入岷江。县城威州镇位于县境北部,是杂谷脑河与岷江完美汇合之处。
从云端俯瞰,汶川河沟纵横;在江中仰望,汶川山高谷深。
于这般水汽氤氲的环境之中,诞生出懂水性的江神奇相和奇兽虒,就毫不稀奇了。
大禹从汶川走进历史
相比奇相和虒,禹的名气就大得多,故事也要丰富得多。
更有意思的是,禹也生于汶川。如果再说细一点,其出生地即在今汶川县绵虒镇与映秀镇之间的“飞沙关”岭上,古称“石纽山”。
此山山上土地平衍,名叫“刳儿坪”,可以种植作物,原有数家羌民居住。另外还有一座庙宇,占地数百步,羌民称之为“禹王庙”或“圣母祠”。大家代代相传,说这里是“圣母生禹处”。
圣母,就是禹的妈妈女嬉。她原先是有莘国的公主,后来嫁给了崇伯鲧,并追随他到各处去治水。女嬉一直怀不上孩子,一天在岷山上误吃了薏苡,才有了身孕。好不容易怀胎十月,一朝分娩时,竟然难产了,最后只好用吴刀剖腹,取出了禹,血点溅满了旁边的石头,怎么刮也刮不掉。当地人相信:“取石煎水,可治产难。”
刳就是剖的意思,女嬉刳腹生儿于此坪,所以被形象地叫作“刳儿坪”。在古代,顺产是正常而多见的,剖腹产是少见而奇怪的,故而才产生了这样带有纪念性的地名。
禹王庙后来被毁,今天除了残垣断壁,只有飞沙关洞顶岩上从右向左题刻的“石纽山”和山壁上从左向右题刻的“禹迹”等字样尚可证明它曾经的存在。
若想大致了解一下禹王庙的规制,如今倒是可以去看看绵虒镇上的禹王宫。
禹王宫建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坐东向西,四周是民居建筑。宫为石木结构,占地四百多平方米,单檐悬山式屋顶,施小青瓦。正殿明间为抬梁式梁架,次间为穿斗式梁架,面阔三间共12.10米,进深四间共7.40米,通高9.02米。过道施卷棚天花,柱上部饰木雕饰带,窗、枋饰木雕花草图案。
一条长13.66米、宽1.98米的走廊将正殿与一个戏台相连,台上方施藻井,台背面有一座偏房,也是单檐悬山式屋顶、穿斗式梁架。
可以想见当初,每年农历六月六大禹诞辰,台上演如梦如幻的戏剧,台下汇聚如火如荼的观众,那会是多么喜庆闹热的节日场面啊!
庄学本为禹王宫留影
20世纪30年代,禹王宫里书声琅琅,一所专为贵族子弟而办的义务学校就设在其中。1934年,被今人誉为“影视人类学摄影大师”的庄学本来到这里,为学生们拍了一张合影,女孩子盘腿坐在第一排,男孩子在后面站了三排,而背景便是通高8.97米的戏台。
庄学本跟笔者一样,也是从都江堰“出发”的,只不过都江堰当时还叫“灌县”。
1934年5月22日,他从灌县进山。一路带了三个嘉绒藏族人做随从,又雇了两个羌族人做背夫,沿着岷江上溯。当年5月30日的上午,越过高八十米的飞沙关,沿途异常美丽,背夫在一幅画景中活动。十里以后,发现一块平坝,坝上隐藏着一座城垣,这就是汶川县城了。
当天下午,他去赴了县长的宴会。关于具体情形,庄学本作了这样的记述:
正在举杯高谈之际,忽然一阵哗啦啦的响声,发生在对面的山上。县长说:“这是流沙坡的崩裂,路上的行人太危险了!”他说时脸上紧张,我因为初到这里,还不甚明了个中景况,所以追问着崩裂的情形。据说:流沙坡的沙,自山顶至山脚,全部都是松动的细沙,坡中不生树木杂草,所以不时地从山顶上向下塌泻;经过的行人遇到了流沙,就连人带货打落到江中,绝无生望。去年行人遭遇这类飞沙的情况,已有数起。在叠溪地震以前,流沙崩塌还少,地震之后,沙石就更松动了,崩塌得也更多了。这种流沙坡的道路,也不易修理,今天已筑成很平整的大道,明天就会变成深沙的坡陀。工程师经过了长期的研究,认为悬崖绝壁还可用炸药炸,或用人工开凿,唯有流泻不尽的流沙,至今还没有办法。
庄学本所谓汶川县城其实就是绵虒,宴会的地点应该就在绵虒的汶川县衙里面。该县衙建于清嘉庆三年(1798年),坐西向东,占地1327平方米,正堂与后堂均为木石结构,单檐悬山式屋顶,施小青瓦,是阿坝州现存唯一的古代县级衙署。
既然看到了禹王宫,庄学本当然会听到一些传说。
在旅行日记簿中,他曾如此写道:“这一带山上都是羌人的村落,西羌是古民族,四千年前以治洪水著名的夏禹王就是羌人,他诞生在汶川之南的石纽村。”
后来,村子废了,只剩下石纽山,巍然独立于荒烟蔓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