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经”于右任为何花2000大洋买一块破石头?张家父子又经历了怎样的艰辛才保住了它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寻根拜祖的《于右任为何花2000大洋买一块破石头?张家父子又经历了怎样的艰辛才保住了它》,希望大家喜欢。
1931年,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受邀去拜访一名古董商。席间于老被一块破石头所吸引,竟然为它豪掷4000块大洋。后来,为防止石头被日寇侵占,于老的受托人带着它东躲西藏,历尽艰辛。
于右任先生是同盟会成员,长期在国民政府任高官,是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还是一名造诣极深的书法家。
但凡痴迷于书法艺术的人,总是对石刻有一种近乎疯狂的执著,于老也不例外,古董商就是看中了他这一点。
于老这辈子见过无数的石刻,但眼前的这一块他从未见过。它是一块残片,不到一米见方,双面石刻,共有494个字,其中53个还是残字。
但精通书法的于老立刻就认定,这个字一定就是东汉著名的书法家、史学家、文学家蔡邕的隶书。那么,这块残石就很有可能是传说中的“熹平石经”。
于老擅长书法,但并不擅长金石鉴定,他一时吃不准这个石头是不是作伪。
于老把玩良久,突然做出一决定:4000块大洋成交。这个决定把随行人员吓了一跳,老人家疯了么?
那时候的一块大洋,以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3000—7000元,按折中粗略计算,4000大洋就相当于现在的2000万,一个字4万多!
您别以为于老是个有钱人,老人家在台北去世时,只留下了一万多张欠条。包括这次买石头的钱,他根本就拿不出。
于老跟古董商达成协议,近几日先付2000大洋,剩下的尾款两年内付清,到时候再交割货物。
走出古董商的家,随从埋怨于老太草率,就算是真的,那也得划划价嘛。于老说:“如今东洋在中国横行,你价格没吸引力,他卖给日本鬼子怎么办?钱多花一点无所谓,国宝不能流失。”
“熹平石经”究竟是什么东西?真的算得上国宝吗?又怎么会被碎了呢?
故事要回到东汉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年),那一年蔡邕(蔡文姬之父)等人向汉灵帝提出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如今《六经》教材不一致,错漏歧义颇多,这就给察举考试带来麻烦。
什么麻烦呢?说出来你都不信,古人作弊的手法吓死人!有人向兰台内官行贿,让他们去涂改标准版经书的内容,让“标准答案”跟他的答题一样。
这种事做多了也就藏不住秘密了,于是蔡邕等人提出“正定六经”的建议,考订完,刻在石头上,既是对经典全面的校误,也统一了“教材”。
汉灵帝批准了以蔡邕为首的25人成立专家组,进入东观校书。他们花了七年时间完成修订工作,并由蔡邕用隶书抄写,再雕刻于46块“高丈二,广四尺”的巨石上,全文约20万字。
石刻后来被运往太学门口伫立,供太学生研读、抄录和拓印,每天往来的车辆达上千辆。
“熹平石经”创造了几个历史:第一份石刻经书;第一次校订六经教材;第一份书法石刻作品;还催生了雕版印刷术的萌芽。
遗憾的是,熹平石经树立起来才八年,就遭遇了一次重大浩劫。那年董卓在关东联军的重压下,决定挟持汉献帝迁都长安,临走前,他一把大火烧光了洛阳,熹平石经被砸烂焚毁了。
北齐和隋朝时期,虽然也传出过残存的熹平石经被转运的消息,但很快又被历史的尘埃所埋没了。民国时期,有不少石经的残片被发掘,很多都流落到了国外。
石经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不可估量,比如它如果能复原,丢失的《乐经》就可能重现江湖。它字字千金,因此于老才不惜下了血本。
此后的两年,于老东拼西凑,终于攒齐了剩余的2000块大洋,这才得到了这方残石。经金石考古专家张鹏一先生鉴定,它真的是熹平石经残片。
1935年,于老决定将石经残片捐献给陕西省,可惜当时铁路线不畅通,他只好委托杨虎城将它先运抵北京,再由北京转运西安,暂藏于西安文庙。
1936年,日寇逼近潼关,不断空袭西安,作为国宝守护人的张鹏一先生,被迫将石经埋于西安碑林东院院墙下。
随着日寇轰炸的烈度越来越高,张鹏一觉得西安太不安全。在一个深夜,他和儿子张午中挖出石经,用骡车冒死偷运至富平县老家,并将它吊在一口枯井中,严令所有人不得对外泄露。
1943年,张鹏一病逝,没能等到赶走强盗的那一天,张午中从父亲手上接过了护宝的重任。
抗战胜利后,张午中又将石经转运至三原县民治学校,后几经周折,找到于老的侄子于期,并将国宝转交给了他。
1952年,于期按照于老的意愿,将这块饱经苦难的石经残石捐献给了陕西文管会,让它又重新回到了西安碑林。
到目前为止,除了流失海外的部分,国内已发现残片百余块,合计8800多字,于老捐献的这一块,到目前为止是最大的一块残片。
虽然这个数字离复原还很遥远,也或许我们永远看不到它全然复原的那一天,但这些现存残片已经为我们开启了两千年前中国文化盛宴的一角。请为于右任、张鹏一父子等,为保护国宝呕心沥血的中华儿女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