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原来真的有人是被逼着去做皇帝的,至少表面上看是这样的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小宇说车车的《原来真的有人是被逼着去做皇帝的,至少表面上看是这样的》,希望大家喜欢。
原来真的有人是被逼着去做皇帝的,至少表面上看是这样的。
建隆元年正月初三,赵匡胤率领大军浩浩荡荡的开出了开封城,此次出征将要面对的敌人据说是契丹人和北汉,没错据说是,但令谁都没有想到的是,次日黎明分,赵匡胤被一阵骚乱惊醒,在弟弟赵匡义和幕僚赵普的陪同下,赵匡胤走出驿门,外面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只见全军将士披挂整齐吵吵嚷嚷,莫非是要哗变?众将士们见到赵光胤以后,情绪更加高涨,纷纷拔出战刀,指天高喊“愿奉太尉为天子。”说罢更是不由分说将一件黄袍穿将在赵光胤身上。
看着身上这件明晃晃的衣袍,和眼前扑到在地,高呼万岁的军士,赵匡胤却是不情不愿,但此刻的形式显然已是骑虎难下,由不得他了,赵匡胤不情愿却并不糊涂,“你们为了自己的富贵,要立我为皇帝,也罢,若是能听从我的命令,我则当这个皇帝,不然我没这个本事当你们主子啊!”说罢下面又是山呼“唯命是从!”,经过一番约法三章以后,赵匡胤率领大军又浩浩荡荡的折返开封,而所谓的契丹敌军在史书上仅仅一句“自行遁去”便不了了之,如此行军岂非儿戏,这里面显然有问题,这一点暂且不提,更大的问题还在后面。
这黄袍一加身,赵匡胤大军已然由王命之师变成了一只叛军,但这样一支大军开入京城以后非但没有人人喊打的老鼠过街场面,反倒颇有点像是君臣两相安,一干后周的大小文臣竟是没有像以往改朝换代一样哭天抢地,要知道儒家可是最为追求一个阶级正统的,更为夸张的是一个翰林院官员甚至当场拿出来后周恭帝的让位制书,事情能够如此的顺利,进程也如此之快,兵变、留守官员政变、组建新的朝廷班子、登基大典一天之内竟然都准备妥当,只能有一个解释,早有预谋。如此一来事情便合理多了,早在大军外出抗敌之前开封城中便传出了“出军之日,当立点检为天子。”的流言,点检不是人名而是官位,而赵匡胤时任殿前都点检,有了这个铺垫,黄袍、制书更是紧随其后,一同演了一出大戏,其实这样的剧目早在近十年前便曾经上演过,只不过当时的导演是后周的太祖皇帝郭威,郭大导演为了追求演出效果,身上披的还是不知从哪面大旗上扯得黄布,好笑的是两位导演所报的敌袭均是那事后便不知所终的契丹人,短命的后周政权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历史往复,不过如此。
赵匡胤仍定都开封,改国号为宋,享年三百一十九年的宋王朝,本是以武开国,百锻钢却意外炼成了绕指柔,为后世留下了那样一段缠绵绯则却又不失荡气回肠的别样风流,一切的一切或许要回到最初的开始,去看看赵匡胤为后世究竟留下了什么?
在人马簇拥之下,赵匡胤与众将士约法三章,一约幼帝太后为我旧主,不得惊犯,二约满朝官吏为我同僚,不得凌辱,三约朝廷府库百姓家藏,不得劫掠。这三章约法端的是为后世做了一个榜样,五代以来,改朝换代哪一个不是伏尸百万,流血漂橹,为了诱使士兵拥立,往往更是许以劫掠,破城之后任君自取,皇位之下哪一个不是堆砌了累累白骨,而赵匡胤却是反其道而行,兵不血刃,这也是那副怪异的君臣相宜画面的历史解释,以武开国,却偏偏要以文立国,或许正是有此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