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址”扬州隋唐城遗址“对话”北京都城遗址:让遗址公园“千园千面”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大运河传播的《扬州隋唐城遗址“对话”北京都城遗址:让遗址公园“千园千面”》,希望大家喜欢。
开栏的话
1982年,国务院公布24座城市为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40年过去了,在这40年间,每座城市又都在古城保护上做出各自的创新和发展。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金字招牌更加熠熠生辉。2月18日起,大运河传媒联合扬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扬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院、中国名城杂志社推出特别策划“23+1:名城‘对话’”。扬州将与其他23座名城一一“对话”,一城一视角,展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亮点,探讨新路径。期待在对话中交流,在交流中借鉴,在借鉴中发展,再续名城华章。
【城市名片】
北京,简称“京”,古称燕京、北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北京都城遗址
扬州的隋唐城遗址在全国古城遗址中占有重要地位,整个遗址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不仅是一座与大运河同生共长、兴衰相依的古城遗址,也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规模最大、风貌保存最为完好、最具“中国味、文化味、市井味”的古城遗址。
北京古城更具典型性,中心有一条庄严、笔直的中轴线,中轴线两侧是堂堂正正的对称街区,古城中部有层层叠叠的紫禁城宫殿群,犹如一个完整的协调的艺术品,被丹麦城市规划学家S·E·R·休森称为“世界奇观之一,是一个卓越的纪念物,一个伟大文明的顶峰”。美国城市专家E·培根称它为“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个体工程”。
扬州城遗址
扬州与北京在遗址保护中建设了很多遗址公园,同时还兼顾了其他综合效益。大运河传媒特邀扬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徐安朝和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秘书长鞠德东“对话”。
建城史话
扬州2500多年VS北京3000多年
徐安朝:扬州自春秋开始筑城,历经汉、六朝、隋、唐、宋、元、明、清,迄今已有2500余年的建城史,是我国历史上城池位置相沿、城址叠压脉络清晰的地方城市典型代表,是我国保存最好的古城遗址之一,在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扬州城遗址面积18.25平方公里,可分为蜀冈古代城址、蜀冈下城址两大部分,2013年在曹庄发现的隋炀帝墓和萧后墓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隋、唐、宋城遗址保存相对较好,1955年,其中的隋宫城、唐子城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以来,经过科学、系统的考古勘探和发掘,基本查清了隋、唐、宋扬州城遗址的规模、布局、建城年代及其沿革关系。1996年,扬州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隋唐扬州城遗址是唐代南方的重要城址。
多年来,扬州市在保护扬州城遗址整体格局的前提下,不断创新大遗址保护思路,推进扬州城遗址的保护工作,努力实现遗址保护和城市建设的和谐发展。扬州城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以城门、城墙、水系、蜀冈古城等主要遗址遗迹为重点,通过博物馆与遗址广场建设、保护展示工程、环境治理等项目,全面诠释遗址价值,形成多层次、综合性的保护体系。
鞠德东:北京建城历史已有3060多年。早在公元前11世纪中叶,周武王灭商,封帝尧之后于“蓟”。西周时期,燕国和蓟国,是北方两个诸侯国,燕国的都城在今房山区琉璃河镇以北的刘李店、董家林一带。到了东周时期,燕国吞并了蓟国,并迁都于蓟。自秦灭燕后,城址均在今莲花池到广安门内外。从战国至唐、辽、金始,这里已成为几个朝代的都城,已经初步形成了都城格局的雏形。今天的北京城就是在蓟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北京的建城历史经历史学专家研究、推定从周武王分封蓟国算起,是在公元前1045年。北京最早立都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北京城现存的古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经过明清两代的发展演变而来的。1264年开始大规模建设的元大都,筑有三组城垣,即大城、皇城、宫城。今日的元大都城垣遗址是大都城的西北城垣和北城垣。后来,明清两朝的皇城与元朝的皇城约略相当,但是增加了外城的建设,形成了紫禁城、宫城、内城、外城四重城墙环绕,总平面呈“凸”字型的城市格局。不同于元朝的夯土城墙,明朝开始城墙使用砖包砌。清承明制,对城市较少改动。至上世纪中叶,这个古城仍保存完好,而现存的明城墙遗址属于内城东北城垣。葛蒲河与皇城根的空间格局正是随着这三朝的城市建设过程逐渐形成,于清朝最终成形。
明清两朝开始大规模兴建行宫别苑,团河行宫始建于明朝,完成于清朝。圆明园完成于清朝,成为中国古典园林中皇家园林的经典之作闻名世界。国务院于1983年出台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就将圆明园确立为重点保护遗址区,并于1985年成立了圆明园展览馆,1988年圆明园遗址公园正式向社会开放。1985年,北京大兴区开始建设团河行宫遗址公园。此后又相继建成了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皇城根遗址公园、明城墙遗址公园等。
遗址类型
扬州和北京遗址公园类型各具特色
徐安朝:扬州遗址公园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城市类遗址公园,如唐城遗址公园、唐-宋东门遗址、唐-宋南门遗址公园等;二是园林类遗址公园,如影园遗址等;三是军事类遗址公园,如宋夹城考古遗址公园;四是水系类遗址公园,如漕河公园、邗沟河公园;五是宗教类遗址,如唐代石塔遗址等。
鞠德东:北京遗址公园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宫殿建筑类遗址公园,如皇城宫殿、行宫宫殿建筑遗址、团河行宫遗址公园等;二是城市类遗址公园,如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皇城根遗址公园等;三是园林类遗址公园,如圆明园遗址公园等;四是水系类遗址公园,如葛蒲河公园等。
城市样本
全面保护遗址本体VS构建城市遗址公园
徐安朝:扬州一是全面保护遗址本体。如扬州古城遗址、唐城遗址、宋夹城考古遗址公园。二是注重体现生态价值。遗址公园的景观设计应更贴近原生态。宋夹城考古遗址公园中保留了大量的景观布局以及生态沼泽地、生态湖等。三是充分发挥社会效益。遗址公园的发展应更多体现公众的参与性,宋夹城考古遗址公园就开发为体育休闲公园。四是全面展示遗址文化。扬州普遍将人文价值与地域文化价值,在遗址公园中得到充分体现。
在遗址公园建设中,一是注重可持续性。公园的建设从遗址的勘测、考古挖掘、遗址保护、到遗址公园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逐步、持续建设起来的。二是以水系为纽带。扬州的遗址公园多半是城址遗址公园,古代建城都在城外深挖沟成护城河,所以古遗址公园的建设与水系关系紧密,形成体系,是扬州古遗址公园建设的一大特点。三是与周边环境共同建设。在公园建设的同时对周边环境进行适当整改,如装修建筑外立面、更换广告牌、美化市政设施外形等,使其与遗址公园内环境和谐统一。
鞠德东:北京的遗址公园有几个特点:一是政府相互协作,构建风格统一的城市遗址公园。如明城墙遗址公园就是东城区和崇文区共同合作建成的,元大都遗址公园是朝阳区与海淀区合作建成的。北京以保护遗址为前提,合理规划设计,建设具有休闲、娱乐、健身等综合功能的活动空间,满足公众对休闲场所的需求。二是促进相关保护法规的出台。皇城根遗址公园建成后,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这是第一份具有法规效力、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长期规划。此后,葛蒲河公园建成后,北京出台了《北京皇城保护规划》。城市遗址公园的建设与相关法规的出台可谓是相辅相成。三是展示历史与传承文脉。北京的城市遗址是北京城文化的积淀,是北京城历史文脉的再现,承载着弥足珍贵的城市记忆。四是提供休憩场所。北京城市遗址公园和其它类型的城市公园一样,承担着为城市公众提供休闲游憩场所的功能。遗址公园在为城市提供了公共空间、增加绿地的同时,构建了活动、交流和休憩的场所。五是生态功能。北京城市遗址公园是北京市绿地系统的一部分,和城市其他绿地形式共同组成了整个城市的园林绿地系统,因此具有城市绿地最基本的生态功能,起到了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减低城市噪声、改善城市小气候、保护动植物多样性等作用。
【本期点评】
当前,我国对遗址的保护利用方式主要有五种:公共开放空间、原野和城市景观、整体封闭式的参观场所、遗址博物馆、局部遗迹保护展示。扬州和北京在遗址保护中走在全国前列,在保护遗址时既坚持原真性、完整性原则,也注重发挥遗址的多重功能,避免了其他地方遗址公园在规划设计中存在的内涵特色不足、过度商业开发、缺乏群众参与等问题。
在挖掘遗址公园的多重功能方面,扬州宋夹城考古遗址公园把遗址公园和体育休闲公园结合发展,将文化、历史、教育、旅游、休闲、生态、运动等集于一体,是遗址公园建设的优秀案例。今后的遗址公园不应是“千园一面”,应更多结合地域文化特色,从而打造出更多能吸引大众的遗址公园,如文化类遗址公园、生态类遗址公园、主题类遗址公园等。这样,遗址公园的发展才能更加凸显其存在价值和意义。在遗址公园的发展过程中,要通过合理整合、规划,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这样遗址公园会更具特色、更加完善。
【读报辞典】
遗址·遗址公园·城市遗址公园
遗址的类型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式。依据构建材料可分为石构类、木构类、砂土类、竹构类等;依据功能和内容可分为事件类、城市类、陵寝类、建筑类、水利类、园林类、工业类等;依据其在历史环境中的存在方式,可将其分类为要素性遗址和结构性遗址。与前两种分类相比这是一种抽象化的分类方式。建筑遗址属于要素性遗址,是构成遗址空间的主要基础,其类型有四种:一是对巩固统治地位和体现文化传统起着不可替代作用的政权和社会礼制类建筑;二是作为城市的环境背景而存在的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市井类建筑;三是御敌建筑,是冷兵器时代城池的安全保障系统,主要是指城门和城楼等在冷兵器时代用于御敌防护的建筑,是古代城池的重要安保防御系统;四是宗教建筑和祭祀建筑。结构性遗址是指遗址环境中的山形水系、空间格局、墙体、肌理、轴线等环境要素,这些结构性遗址是遗址环境中遗存时间最长的内容。原因在于这些环境因素具有较少发生突然变更或深层次频繁变化的特点,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遗址公园是将遗址和公园相结合,以遗址为核心,依托城市绿地而建成的公园,起到了突出城市特色、传承城市文脉、丰富公共活动空间的作用。遗址公园是在遗址环境的基础上,利用公园的形式对空间进行合理安排,是遗址保护和展示的方式之一。目前我国遗址公园的处理方法:其一,在保护原遗址的基础上加以利用,形成开放式的公园;其二,将遗址修复与重建结合,修复有破损的遗址,并重建与其相呼应的建筑物、构筑物;其三,进行核心节点开发,将遗址公园的重点区域作为旅游景区;其四,将遗址公园主题化,建立主题型遗址公园。
城市遗址公园是指依托处于城市当前建设区域或城市规划建设区域范围内的遗址而建设的城市公园。城市遗址公园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朱广盛 吴年华 王鑫)
制作 曹宇
编校 延晨 徐蓉
一审 桂艳 张莉
二审 义富 肖东
三审 晖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