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卑”【历史地理】三晋、三秦、三齐、三楚、三吴和三湘分别指的是哪里?匈奴东胡突厥蒙古契丹女真……终于全部搞懂了!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的《【历史地理】三晋、三秦、三齐、三楚、三吴和三湘分别指的是哪里?匈奴东胡突厥蒙古契丹女真……终于全部搞懂了!》,希望大家喜欢。
在众多数字中,古人是特别钟情于“三”的。“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事不过三”、“三打白骨精”等等,“三”的影子几乎无所不在。“三”是一种特殊的存在,这是为何呢?
在《周易》中,数字“三”为卦爻三画,分别代表天、地、人等三个维度,如此便概括了天地的始终和世间的一切;在《道德经》中,有“三生万物”的说法,万物即万事万物。
正是有了全部的意思,人们言毕称“三”。与礼数结合,便有了拜三拜的礼节;与生活结合,便有了“酒过三巡”的说法;当然,如果与特定意义的地名结合,则会衍生出许多有意思的地理名词。
1、三晋
三晋有两种含义:
一是指战国时期的赵、魏、韩三国。
赵氏 、 韩氏 、 魏氏原为晋国六卿, 公元前453年,三家联手在晋阳城打败晋国执政智氏,此后三家逐步瓜分晋国,前403年,周天子承认三家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三家分晋被认为是战国的开端。
从此史书称韩、赵、魏三国为三晋。
三晋
二是指山西省。
春秋时期,晋国主要在今天的山西省,此后赵魏韩三家分晋,而三晋逐渐演变为山西省的别称。
2、三秦
公元前206年,项羽后自称西楚霸王,都彭城(今徐州),分封天下为十八王国。刘邦被封为汉王,辖今陕南及巴、蜀之地。
为了牵制刘邦,项羽将秦国故地一分为三:封章邯为雍王,辖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地区;封司马欣为塞王,辖咸阳以东;封董翳为翟王,辖陕北。
三秦
因此后世称陕西为“三秦”,只不过三秦变成了陕南,陕北,关中。
三秦
3、三齐
三齐的由来同样由于项羽的分封,项羽将齐国故地一分为三:以田都为齐王,都城设在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以田巿为胶东王,都城在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以田安为济北王,都城在博阳(今山东泰安东南),三齐后来成立山东的别称。
三齐
4、三楚
三楚最初是对战国时期楚国疆域的称呼,七国中楚国版图最大,被分为南楚、东楚、西楚。
南楚:是楚国最初的领土,大约在今天的两湖、河南南部、安徽西南、江西等地区。春秋时期,由于楚国位于中原之南,所以中原各国称其为“南楚”。
东楚:春秋末期,吴、越争霸,越灭吴。到了战国时期,楚国灭越,占领了吴越地区。对于楚国来说,吴越之地在故地之东,故称“东楚”。
西楚:战国后期,楚国衰落,首都郢都被秦朝攻占后,楚人放弃楚国故地,东迁北上,灭鲁国,占领徐州周边和今安徽淮河以北,此地由于位于东楚的西面,故称“西楚”。这也是项羽自称西楚霸王的由来。
三楚
5、三吴
三吴之说起源较晚,指的是晋室南渡后,东晋和南朝的统治中心,即当时的吴郡、吴兴、会稽三郡。由于这三郡都是从同一个会稽郡中分出来的,因此三郡地区被合称为“三吴”。
三吴
此后三吴之说频见于史书,但三吴所指却不断变化。
比如唐代以吴郡、吴兴、丹阳郡为三吴。
宋代以苏州(东吴)、常州(中吴)、湖州(西吴)三州为三吴。
而柳永在《望海潮·东南形胜》中便形容杭州: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杭州西湖
因此,三吴一般指今天的苏南浙北地区,也就是狭义的江南地区。
6、三湘
湖南省通常被称为“三湘大地”。关于“三湘”有以下几种说法:
第一种指:“湘”是因为著名的湘江,“三湘”自然与湘江有关系。湘江发源于广西桂林市兴安县境内的阳朔山(古称阳海山),在不远处还有一条著名的河流,就是漓江。在阳朔山下有一块石碑,上写四个大字——湘漓分派。湘江上游由此还有一个别称,就是漓湘。漓湘北上进入湖南省永州市境内,在永州市零陵区与由南向北流的潇水会合,所以湘江中游也称为潇湘。潇湘由西南向东北流去,在衡阳市区又与蒸水汇流,自衡阳以北的湘江河段有时也称为蒸湘。湘江由南至北纵穿湖南省东部,上游漓湘,中游潇湘,下游蒸湘,湖南故称三湘。
第二种指:湘乡为“下湘”,湘潭为“中湘”,湘阴为“上湘”,合称“三湘”。见《太平寰宇记·江南西道十四·全州》。但古人诗文中的 三湘 ,多泛指 湘江 流域及 洞庭湖 地区。 唐 李白 《江夏使君叔席上赠史郎中》诗:“昔放 三湘 去,今还万死餘。” 清 吴伟业 《送圣符弟之任蕲水丞》诗之四:“廿载流移復, 三湘 转运长。”
第三种指:湘北、湘西、湘南三地区的总称,泛指湖南全省。
不止以上,有关三的地名还有很多,如“三蜀”、“三巴”、“三越”,等等。你们都知道他们指具体哪些地区吗?
.............................................................................
匈奴 东胡 突厥 回鹘 蒙古 契丹 女真 鞑靼 鲜卑 羌 党项 乌苏 柔然 哈萨克 这些游牧民族,在王老师上学的时候一个不懂,有些甚至不会读~但是它们老实不停的出现,所以下面的介绍,绝对值得你收藏!
简单粗暴,直接有效。
以下图片中的背景来自高德地图,彩色半透明区域和楷体字是我填充,不绝对准确,只是大概位置和范围。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从商周时代开始,匈奴和东胡就存在了,他们的位置大概是这样的:
然后匈奴把东胡干了。
情况是这样的:
东胡好可怜!
由于遭受得意忘形的匈奴的打击,变得分裂,分裂成了两部分,鲜卑和乌桓:
终于,强大的汉王朝来了,揍匈奴这个王八操的!
结果就成了这样:
汉朝时,匈奴分裂成为南匈奴和北匈奴,这就好比南朝鲜和北朝鲜,你把汉朝当美国就行了,南匈奴是汉朝离间来打北匈奴的,俗称匈奴奸:
北匈奴宣传资料:
你每花一文钱买南人的粮食,都会变成敌人射向我们的弓箭!难道你们还想让我们在汉货上花的钱继续制成弓箭射进我们同胞的头颅里面吗?南匈奴那些拿汉人钱的傻逼,你们就是汉朝人养的一条狗!!!!
鲜卑说:
别哔哔了。
鲜卑势力变得异常强大,正是在东汉末年分三国时干的,毕竟中原内乱顾及不了他们,匈奴已经被弄得半死了,乌桓被曹操灭了,鲜卑反倒强大起来。从晋朝到后来的五胡乱华时期,鲜卑分成了东、北、西三大部落。
拓跋鲜卑其实就是北鲜卑。
鲜卑贵族慕容氏在西鲜卑和东鲜卑都很有地位,西鲜卑后来在慕容氏的带领下跑到青海东部安营扎寨,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吐谷浑。
鲜卑参与了晋朝之后的五胡乱华:
(此图来自维基百科词条“五胡乱华”)
在上图中,吐谷浑就是西鲜卑的后裔。
那一坨土鳖黄,其实就是乌桓的残余。
拓跋、慕容、宇文鲜卑在图中也有标志。
鲜卑拓跋部创立了北魏,这就是南北朝中长江以北的王朝,北魏一直跟他们称为杂碎的柔然死磕。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柔然原本隶属于鲜卑拓跋部,是拓跋的奴隶,成天干苦力,后来拓跋南迁,小柔然也就闯荡成了大柔然,并跟原来的主人掐起了架。
从一坨小的,变成了一坨大的。
在南北朝时期,柔然也有了自己的奴隶,翻身的农奴当了主人以后更他妈不是人,常常对奴隶拳打脚踢。
负责给柔然炼铁的部落,是突厥部落,被唤作“煅奴”,意思就是打铁的奴隶,十分卑微。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
后来的事情你也知道了,突厥把柔然灭了:
注意,这个室韦不是突然出现的,有人认为室韦的发音其实就是鲜卑,鲜卑-森被-室韦。如果的确如此,那么室韦显然就是鲜卑后裔了。因此多数观点认为,室韦主体就是鲜卑,本源一定是东胡。
再说靺鞨,靺鞨其实一直也都存在,一直在中国东北生存。周代、秦朝、西汉时,被唤作肃慎,东汉到魏晋谓之挹娄,南北朝称勿吉,隋唐时叫靺鞨。
好了,先不扯它们了。
因为大突厥汗国分裂了,这得益于隋朝文臣的离间计,总之,分裂了,分裂成了东西两部分,就是东突厥和西突厥。
情况是这样的:
原本突厥可以很牛的。
可惜南面的隋朝灭亡了以后,迎来的是唐朝。再想南下捞一把,是不可能了。反而被唐朝一窝端,被一窝端的,还有高句丽等等。
于是情况变成了这样:
然而突厥后来复国了,不过这次复国,突厥内部的部落已经有很多势力。
综合自晋行记少年童行、历史档案lsda66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谭老师讲地理
注:本文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自各地理公众号等,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欢迎大家标注来源转载、文末点击分享、收藏、点赞、在看就是我们更新的动力!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产品。期待同学们每天在已阅文章下方留言“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