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北平”谁是最早倒下的抗战将军?忠骨藏于寺庙,9年不见天日

“北平”谁是最早倒下的抗战将军?忠骨藏于寺庙,9年不见天日

时间:2022-11-25 11:45:12来源:孙振飞史学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孙振飞史学的《谁是最早倒下的抗战将军?忠骨藏于寺庙,9年不见天日》,希望大家喜欢。

抗日战争中,中国参战兵力最高时达到560万,日本参战兵力最高时达到410万,双方在中国大地上厮杀,这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时期。此战日军伤亡130余万,中国军队和人民伤亡3500万以上。据不完全统计,中国阵亡的将军有205人,其中最早倒下的抗战将军是29军副军长佟麟阁上将。

佟麟阁,1892年10月29日生于河北高阳县,8岁时目睹国家的屈辱与人民的苦难,立下了从军报国的雄心壮志。1911年11月,河北滦州爆发了反清起义,他从戎参军,成为了冯玉祥手下的一名战士,从此之后,他南征北战,逐渐声名鹊起。

“七·七”事变爆发时,佟麟阁身为29军副军长,率领部队驻扎在北平南苑。29军的许多高级将领,包括军长宋哲元在内,都响应蒋介石的号召,主张和平解决,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而一向以民族大义为重的佟麟阁与他们唇枪舌战,力图说服宋哲元坚决抗日。

在一次全军高级会议上,他慷慨陈词:“日本侵略者已经占领东三省,现在又向北平南苑步步紧逼,中日战争不可避免。国家正值多事之秋,民族存亡寄托于我们自身,军人应当守土有责,战死沙场,马革裹尸。”

面对佟麟阁的激情演讲,多数将领虽然心中热血沸腾,但上峰有命,又加之日军锋芒正盛,他们内心深处的畏惧远大于满腔热血。同时军长宋哲元并不主张坚决抗日,面对日军的进攻摇摆不定,最终失去了绝佳的御敌之机。

佟麟阁主动请缨,希望自己带兵在北平南苑一带防守,军长宋哲元返回保定稳定大局。宋哲元眼见佟麟阁情真意切,也颇为感慨,就决定星夜调集赵登禹的132师进驻南苑,协助副军长佟麟阁坚守北平,抗击日寇。

然而此时的北平城已经四面楚歌,日军早已完成了对北平的战略包围,大规模的进攻箭在弦上。军长指挥不力,北平城防务一片混乱,虽然赵登禹的132师负责南苑守卫,但是主力却停留在永定河右岸,南苑实际兵力只有区区五六千人。

1937年7月28日,黎明的曙光刚刚照耀在北平的城墙上,日军的飞机就已经呼啸而来,随着轰鸣声而来的是日军的狂轰滥炸。南苑守备军防空武器全无,只能呆在屋檐下挨打,佟麟阁看着死伤的军民以及损坏的房屋建筑,心中一阵愤懑。

随着日军进攻的步伐逐渐逼近,佟麟阁的援军却迟迟不见踪影,一打听才知道,29军其他部队早已撤出了北平。无奈之下,佟麟阁率领集结的三四百人,开始向城区有序撤退。不料这一撤退,正好掉进了日本人的包围圈。

在日军密集的炮火之下,佟麟阁将军右腿负伤,但他坚持战斗,不向敌人妥协,最终在敌人密集的炸弹中,佟麟阁将军倒在了血泊之中。此年,他还不到45岁,成为了最早倒下的抗战将军。将军英灵,万古长青!

为了保护佟麟阁将军的遗骸,他的忠骨藏于北平新桥柏林寺,由一位不知名的老和尚守护,9年不见天日。直到1946年7月28日,他的忠骨才被移出寺庙,国民党为他举行国葬。此时抗日战争已经胜利,佟麟阁将军生前的遗愿也已经实现,他可以瞑目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