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刘备”曹操倒履相迎,刘备三顾茅庐,为何三国政治家,执着于形式主义?

“刘备”曹操倒履相迎,刘备三顾茅庐,为何三国政治家,执着于形式主义?

时间:2022-11-23 14:06:04来源:郑在说事儿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郑在说事儿的《曹操倒履相迎,刘备三顾茅庐,为何三国政治家,执着于形式主义?》,希望大家喜欢。

汉末群雄逐鹿,刘备、曹操两位枭雄,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现代汉语之中很多成语,就是由他们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其中曹操在听到谋士许攸来投奔自己以后,来不及穿好鞋子就匆匆去迎接,由此衍生出了“倒履相迎”这个成语。而刘备对诸葛亮“三顾茅庐”的故事,更是耳熟能详。

除了在感慨古人对于人才的重视之外,没听到这两个成语以及它们背后的故事,总让人有一种作秀的感觉。曹操和刘备毕竟是主君,在那个注重等级观念的时代,就算是对突出的人才有一些优待,给他们高官厚禄,给他们信任也就够了,为何却要刻意的做出这样的姿态呢?三国的政治家们,执着于认认真真的走形式,到底有怎么样的内涵呢?

一、三国混战,人才是主君们能够从诸侯之间脱颖而出的决定性因素,这种类似于“作秀”的政治行为,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千金买骨”,形成示范效应

唐代典籍《贞观政要》之中有一句话,想来大家并不陌生:

“为政之要,唯在得人。”

当政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寻找出色的人才,并将他们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这句话放在今天,依然是普世价值。而在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历史之中,但凡是有点成就的君主,无不是得益于出色的人才。

商鞅之于秦孝公,卫霍之于汉武帝,无数铁的事实告诉想要有所成就的君主们,人才对于一个政权和王朝的重要性。

曹操和刘备,作为三国时期出色的政治家,自然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古代不同于现代,老板们总是以利益为导向,只要能为自己带来利益,损失点自己的面子也不打紧,倒履相迎、三顾茅庐这样的故事,发生在现代一点都不让人惊讶。

但三国时期,还处在中国封建王朝的早期,门阀士族势力强盛,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等级制度森严,固然贵族和普通百姓之间是天壤之别,就连贵族与贵族之间,也按照严格的门第之分,分为不同的圈子。

这种思想影响下,人们对于自身应该所处的位置,看得是很重的。从这个角度讲,作为君主的曹操和刘备,就算对一些人才特别重视,也不至于“倒履相迎”,“三顾茅庐”,因为这是不符合与当时的等级观念的。

难道是曹操和刘备两个人比较特殊,特别平易近人吗?刘备出身低微,虽然打着一个“中山靖王”之后的名义行走江湖,但毕竟曾经“贩履为业”,一个走街串巷买鞋的,没什么架子也能理解。

可曹操却是出身豪阀世家,别看爷爷是个太监,但那年代太监势力是很强大的,他的家族不仅在当地很有势力,在朝中也是能叫得上号的力量。如此出身的曹操,也能不顾自己的阶级地位,为了许攸这个人才倒履相迎,又是为什么呢?

这其中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与当时社会观念,士人的自我认知等都有关系,但其中最直接最浅显的一点,就是“千金买骨”。

换句话说,就是曹操和刘备之所以故意作“秀”,除了表示对于已经投奔自己的人才的重视之外,还是一种有意识的宣传。即通过这样“轻贱”自己地位的行为,来向外界宣扬自己对于人才的重视,其期待更多的人才投奔自己。

不管是倒履相迎,还是三顾茅庐,都有着这种自发的宣传因素在里面。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为自己的政治势力“代言”。

二、以“倒履相迎”、“三顾茅庐”等为代表的,汉末以后认认真真走形式的“政治秀”,是一种得到当时社会普遍认同的,政治生活的方式

从曹操和刘备的角度,正如前文所说,这种认认真真走形式的“作秀”,是带着一点的宣传作用的。

但倒履相迎和三顾茅庐的另两位主角,许攸和诸葛亮,他们两就不怕因为落了老板面子,以后被穿小鞋吗?如果是唐朝魏征那样的谏臣,还真有这种可能。

但不管是诸葛亮,还是许攸,都是非常出色的实干型人才。中国古代政治中,往往会出现一种现象,就是那些刚正不阿,正直到近乎死板的人,他能做好一个御史清流,也就是专门挑错误,监察的官员。

但不一定能做好一个方伯或者是丞相,毕竟作为一个真正处理具体事务的人,除了要做事以外,还必须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如果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事情往往也做不成功。

实际上诸葛亮做事做人的智慧,是毋庸置疑的。这么一个人,用现在的话说,他情商肯定很高。那么情商如此之高的诸葛亮,为什么非要扔刘备完成“三顾茅庐”的流程呢?

既然已经决定要加入蜀汉,跟老大刘备搞好关系,不应该是一个高情商的人所做的选择吗?

从个人角度上来讲,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说明他不是一个喜好虚名的人。

实际上,诸葛亮之所以接受刘备的三顾茅庐,许攸接受曹操的倒履相迎,是因为他们深知这就是当时一种特殊的政治生活的方式,是得到大家普遍认可和接受的。

也即是说,诸葛亮也知道刘备三顾茅庐,是在走形式。而许攸也知道曹操故意把鞋穿反出来接自己,是有目的的。因此他们不但不能拒绝,反而要帮君主完成这一套流程,一起认认真真的把形式给走完了,才能算是真正的君臣相得。

而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实际上就是因为当时特殊的人才选拔方式。

三、察举制之下形成的政治结构里,不但人才需要名声来赢得被举荐的机会,君主们也要时不时的搞出点“动静”刷存在感,以赢得小势力靠拢

汉代选官制度是察举制,这无须赘述。但是这种制度对社会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产生的影响,却值得思考。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作为君主的曹操和刘备,他们当然不是闲的没事干,除了收拢人才之外,每天都有很多事务要处理,如果只是为了招揽人才,自然有其他的简便方式去实现,没必要非得亲自上阵,去做这么一套政治秀。

实际上曹操和刘备之所以会这么做,也跟察举制有着必然的联系。

汉代的察举制选官,说白了就是一个人在地方上先想办法获取名声,然后让地方上的官员听到自己的名声,地方官员们听到名声之后,再把这个人才举荐给朝廷。

如果翻开史书,你会发现,汉朝到魏晋这段时间,是中国历史上各种成语故事集中出现的年代,什么“孔融让梨”“卧冰求鲤”“凿壁偷光”等等,是因为那个年代人们道德水准普遍较高吗?实际上也不见得,只不过是那个年代的诗人们,对于名声的需求更为激烈罢了。毕竟“有名”往往就代表着“有利”。

实际上不光是等待朝廷任用的士子们,汉末以后,群雄并起,割据一方。但他们作为君主,实际上都有点名不正而言不顺。以前汉朝朝廷负责察举制的时候,人家是正朔,只需要挑选人才就够了。

但曹操和刘备他们,本身不能代表中央政府,这个时候不管是你选拔人才,还是施行某项政策,就显得有点名不正言不顺,那么怎么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不断的通过各种故事,来强化自己在天下人心中的存在感,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古代交通信息不发达,要让别人知道你的名声,就需要各种能够被传扬的故事来做载体。

所以说,曹操和刘备,实际上也是有这扬名的需求的。这一点从当时有关他们两人的成语不断出现,就能够看出来。

曹操的“倒履相迎”“望梅止渴”,刘备的“三顾茅庐”“求贤若渴”等等,都是这种故意作秀扬名的表现。

四、结语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特殊的社会生态,这些社会生态共同决定了当时人们的价值观。在现在看来是形式主义的事情,在古代未必没有特殊的含义。

尤其是对于曹操和刘备这样的政治人物来说,一举一动都是有的放矢,他们之所以做出“倒履相迎”“三顾茅庐”这样的政治秀,一方面是为了表示对人才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满足自己在天下间刷“存在感”的需求,实际上从“魏、蜀、吴”三个国家的角度来讲,这种刷存在感,不仅是君主个人的问题,从国家的角度来讲也是必须的。

换句说话,就算是你刘备不愿意这么做,诸葛亮也肯定得想个别的办法给你扬名。

站在现在的角度,形式主义似乎成了一个贬义词,但凡事不能一概而论,老师上课时学生起立喊老师好,换成是学生坐下喊,也没有任何区别,但这站起的“形式主义”,表达的是对于老师的尊敬。

所以说不好的形式主义,自然要将它消灭。对社会有益的形式主义,还是要认认真真的坚持下去,不能一概以形式主义的名义给取缔了。

参考文献:

《三国志》

《后汉书》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