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洛阳”东汉灭亡,始作俑者虽是董卓,但罪魁祸首却是袁绍

“洛阳”东汉灭亡,始作俑者虽是董卓,但罪魁祸首却是袁绍

时间:2022-11-20 15:15:06来源:军史园林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军史园林的《东汉灭亡,始作俑者虽是董卓,但罪魁祸首却是袁绍》,希望大家喜欢。

曹操曾提出讨灭董卓两策,但是他提出的战略是否对头,首先要看董卓是如何对抗十八路诸侯的。

当时董卓虽然吞并丁原以及何进遗部后由3000暴增十万之众,但是军力比较十八路诸侯20万大军处于绝对劣势。更兼朝中大臣多有里同外合者,所以董卓做了两手准备,一是布置洛阳外围守备,二是谋划迁都长安依靠崤函道之险阻挡诸侯军队。

(一)部署洛阳守备。

1,中郎将徐荣守备荥阳、成皋(虎牢关)、太谷、轩辕一线。

2,东郡太守胡轸守备广成关、伊阙关。

3,另遣别将组扼诸侯军渡黄河之处,分别是孟津渡,小平津渡。

4,董卓坐镇洛阳,并将主力游曳于三川河谷,随时支援各部。

(二)迁都长安。

当时长安京兆伊以及拥兵三万的左将军皇甫嵩屯驻于长安,为了扫清潜在威胁,董卓将二人征入朝中监控,扫除了迁都长安的威胁。公元190年2月,董卓威逼汉献帝西迁长安,不仅尽没洛阳富豪家财,而且尽烧洛阳内外二百里之内宫室民房,且发汉陵及公卿墓葬以充实军用,迁发百万洛阳人口入长安。

董卓烧完宫室,十八路诸侯却没有一人胆敢进击。曹操看不下去了,进言袁绍以及众将,“假如董卓依靠洛阳城拒守,我军不仅投鼠忌器,而且在道义上我们攻打京城就已经占了下风,即使董卓再暴虐,我们仍然有作乱的嫌疑。现在好了,董卓自弃道义优势,而焚毁京师,逼迫皇帝以及洛阳百姓迁都长安,此时正是天亡董卓之时,如果我们进兵就可以一战平定叛乱”。诸侯们不听,曹操于是亲率本部兵马追击,但是因为军事仅有数千,在荥阳一带立即遭到徐荣围攻,曹操死战才得以身免。此战败后,曹操感到董卓利用地理优势,布置防线亦是合理,如果仅靠一军奋战实在难以奏效,除非诸侯们配合发兵合力制服,遂再次重新谋划一策。 建议袁绍以其主力牵制董卓孟津、小平津之众,余下屯集在酸枣的诸侯们进攻至成皋一线,控制敖仓粮食,堵塞徐荣所把控的轩辕,太谷出路。而另外派袁术率南阳之兵,屯驻在丹析二水之间,相机攻克武关,威慑长安。具体战略思想是牵制董卓主力于洛阳,以偏师趁关中虚弱突袭,威慑长安叛逆。

此时董卓立足未稳定,朝中多有反对,袁绍等人如果全力出击将董卓布置在洛阳的主力牢牢牵制,袁术趁机突进武关,那么长安城内反对董卓者会胆气大增而对其进行诛杀讨逆之举,董卓之祸完全可以平定。但是,从养寇自重的角度来说,董卓一死,诸侯就难以乱中取利,所以这种战法是袁绍等诸侯难以服从的。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