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崇祯”袁崇焕为什么敢自信满满的说五年平辽,只是对崇祯帝吹牛吗?

“崇祯”袁崇焕为什么敢自信满满的说五年平辽,只是对崇祯帝吹牛吗?

时间:2022-11-18 16:25:16来源:扇新说史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扇新说史的《袁崇焕为什么敢自信满满的说五年平辽,只是对崇祯帝吹牛吗?》,希望大家喜欢。

在宁锦大捷后,袁崇焕重创后金的同时,得到了来自朝廷的高度赏赐。尤其是崇祯帝继位后,继续重用他,任命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任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

袁崇焕回京面圣,对崇祯帝夸下海口,号称五年平辽,收复失地,这让崇祯大加赞赏。那么,袁崇焕为什么敢自信满满的说五年平辽?是因为他对麾下的关宁铁骑无比自信吗,还是像他说的,仅仅是为了安慰崇祯,随口吹牛?

其实,如果考察当时的情况,袁崇焕还真不是吹牛,而是有一定底气这么说的。也就是说,五年平辽,实际上还是有可行性的。

袁崇焕说这话的时候是崇祯元年,这个时候后金正是皇太极统治时期,此时的后金正处在一个极为艰苦的时期,出现了重大的人口损失。

《满文老档》里记载“时国中大饥其一金斗粮价银八两。民中有食人肉者。”诸臣入奏曰:“国中盗贼倘若不严加惩处,则不能止息矣。”汗曰之:“今岁国中粮食失收,民将饿死,是以行盗也。”

也就是说,此时由于天灾,后金正处于粮食极度短缺的时期,同时期的明朝史料也有相关记载,说后金“人相食”,并不亚于后来崇祯时期的陕西灾荒。

而在军事方面,宁锦之战的失败也让皇太极明白,此时以后金国力和后勤能力尚不能支持过远距离的长时间的攻坚战争。事实上锦州地区已经是八旗后勤能力的极限,即使是后来的松锦之战,结束时满洲统治区内也已经极为萧条,粮食物资紧缺。

换句话说,即使到了明朝将要灭亡的崇祯16年,八旗军依然无法逾越宁远城,被吴三桂挡在关外。同时,八旗军一旦攻击受挫未能在攻克的城池内得到补给,就不得不撤军。摆在眼前的宁锦防线是后金难以逾越的天堑。想要打破明朝的经济封锁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种情况下,皇太极统治的后金统治出现了崩溃的前兆:从崇祯元年到崇祯二年,不断有满洲八旗下各牛录女真逃亡到锦州明军处投降,以祈求吃口饭。在《明清史料》兵部题《蓟辽督师袁崇焕塘报》中甚至出现了中级满八旗将领叛逃明朝的事件。

袁崇焕在辽东多年,熟知后金情况,对于这样的重大利好不会不知道。对天灾打击下的后金实力大减不会不了解,所以他能说出“五年平辽”,是有一点底气的。

利用后金统治区的天灾,同时在袁崇焕的长期封锁之下,皇太极无法坚持,后金出现内乱,这样袁崇焕就可以毫不费力取得平辽的功勋。当然,如果皇太极迫于压力,议和认输,与后金和议成功,也可以算是一种意义上的平辽了。

然而,皇太极并没有坐以待毙。他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孤注一掷,力排众议绕道蒙古进行一次超远距离无后勤补给的千里奔袭。这是一次惊险但成功的军事冒险,八旗军在蒙古人的引导下从防守薄弱的喜峰口破关,顺利攻克遵化。

这次军事冒险直接拯救了行将崩溃的后金。如果皇太极不能顺利突袭攻克明朝城池获得补给,或是陷入耗时为久的围城战,对于千里奔袭的后金军来说,全军覆没是其必然结局。也因此,当皇太极行军到蒙古时,就遭到多位旗主王爷劝阻要求退兵,毕竟风险太大。

然而考虑后金统治区的极端困难,皇太极不得不执行这次赌博似的军事冒险以求打破封锁。令人遗憾的是明朝守军对后金破口入关反应迟钝,政令不一,毫无全盘统筹计划。最终让皇太极兵临北京城下,并轻松从北京周边掠夺到大量物资和人口返回辽东。

这次历史上被称为己巳之变的豪赌,使皇太极不仅一举带领后金打破明朝封锁,甚至通过蒙古和晋商取得一定程度的贸易接触,并掠夺大量财富和人口,从此后金各牛录士兵一听说要绕道入关全家就如过节一般兴高采烈出征。

皇太极也通过这场战争取得绝对的权威地位,原本并列的四大贝勒莽古尔泰、阿敏等人皆被压制,权力进一步集中到皇太极手中。

而夸下海口的袁崇焕,不仅要为自己对后金入口的判断失误疏忽大意负责,还让崇祯对他的信任出现动摇,最终又陷入了党争,最后落得凌迟处死的悲惨下场。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