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灵丘”灵丘端懿王朱聪滆:熬死了儿子、孙子甚至曾孙,最后竟由玄孙袭爵

“灵丘”灵丘端懿王朱聪滆:熬死了儿子、孙子甚至曾孙,最后竟由玄孙袭爵

时间:2022-11-13 12:56:59来源:历史初心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历史初心的《灵丘端懿王朱聪滆:熬死了儿子、孙子甚至曾孙,最后竟由玄孙袭爵》,希望大家喜欢。

前言: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在明代称为绛州,隶属于平阳府。在绛州城北,耸立着一中一洋两座建筑,其一是天主教堂,其一是龙兴寺。这座教堂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由意大利神甫艾儒略主持修建。

在民间传说之中,当时分封于此的大明灵丘王府郡王朱仕塝皈依了天主教,从而献出王府作为教堂用地。这个说法自然是不靠谱的,朱仕塝是明朝第二代灵丘王,死于明孝宗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距离明末还有100多年的时间。那么是不是仅仅人名搞错了呢?很遗憾,万历年间已经没有灵丘王了。早在50年前,末代灵丘王朱鼐镰就已经因罪被废为庶人,此后朝廷并没有再重新册封过新的灵丘王。

其实说起朱鼐镰,不得不提起他的高祖父朱聪滆。作为明朝第四任灵丘王,他在位57年,享寿83岁,生生熬死了自己的儿子、孙子和曾孙,最后袭封灵丘王爵位的是他玄孙朱鼐镰。首封灵丘王朱逊烇是代简王朱桂第六子,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明朝代王封国在山西大同,为何灵丘王府会搬到绛州?又有什么故事发生在朱聪滆和朱鼐镰这对高祖孙之间呢?

从大同到绛州

朱桂,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封为豫王,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改封代王,当年之国山西大同。朱桂共十子,朱逊烇是其第六子,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封为灵丘王。

大同是明代九边重镇之一,城内既有亲王府,又有若干郡王府,还有大量驻军,地皮极其紧张。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土木堡之变的诱因,就是大同守军遭到瓦剌军队伏击而全军覆没。此后大同城的几次攻防战,也给城内的代王家族宗室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十二月,时任代王朱仕壥(朱桂之孙)还特地上奏为大同总兵官郭登请功。

臣忝藩维,每念孤城危困,宗室保全,维登是赖。凡其克捷,皆诸郡王目击,故得其详。登虽已荷封爵,而其奇谋秘策人未必知。乞以臣言降敕褒谕,使登感恩思报,益知勉于将来。—《明英宗实录卷一百九十九·废帝郕戾王附录第十七》

笔者以为自明英宗复辟之后,代藩郡王屡屡提出迁居他处,固然是因为“代府郡王数多,大同城中窄隘”,但何尝又不是为了避开直面瓦剌威胁之举呢?虽然代王本人跑不了,郡王改迁别处还是有先例的嘛,比如晋藩迁居汾州府的庆成王和永和王。

于是在代府宗室一再恳请之下,天顺五年(公元1461年)正月,山阴王朱逊煁、襄垣王朱逊燂迁居蒲州,二王分别是朱桂第四子和第五子,蒲州即今山西永济市。宣宁王朱逊炓、隰川王朱逊熮迁居泽州,二王分别是朱桂第七子和第十子,泽州即今山西晋城市。朱桂第八子怀仁王朱逊烠迁居霍州,灵丘王朱逊烇则迁居绛州。

灵丘王到了绛州之后,嫌弃本府“城池不固,地瘠民贫”,比不上蒲州和泽州,想重新回大同,或者去代州(今山西沂州市代县)。结果自然是遭到明英宗劈头盖脸一顿责骂。

夫绛州系山西腹里,非若边境必须城池。地之肥瘠,民之贫富,于王何与?—《明英宗实录卷三百二十九》

朱逊烇挨骂之后仍不死心,当年八月派长子朱仕塝借着问安为名,擅自赴京。他大概是当初看着老爹朱桂胡闹惯了,有些摸不清自己有几斤几两。宗室擅自出城,自宣宗朝之后便是大忌。明英宗将陪同朱仕塝进京的王府仪宾张惠,以及不能谏止的王府教授一并逮问。朱仕塝遣送回绛州,灵丘王本人也被勒令自陈赎罪。

经过此番毒打之后,朱逊烇终于认命,老老实实地待在绛州。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朱逊烇去世,享年63岁,在位52年,赐谥曰荣顺。

超长待机的朱聪滆

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灵丘荣顺王嫡长子朱仕塝袭封灵丘王。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去世,享年61岁,在位17年,赐谥曰僖靖。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灵丘僖靖王庶长子朱成鈠袭封灵丘王。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去世,享年41岁,在位4年,赐谥曰庄和。

灵丘庄和王“儒雅笃孝”,曾受孝宗皇帝赐敕奖谕,这些品行对其嫡长子朱聪滆有很大的影响。另外提一句,朱成鈠的绘画水平非常高,广东省博物馆馆藏珍品中就有一幅灵丘庄和王所绘《停舟观雁图》。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十二月,朱聪滆袭封灵丘王,夫人王氏进封灵丘王妃,开始了其富有传奇色彩的郡王生涯。

朱聪滆共二子,长子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八月赐名朱俊格,庶次子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赐名朱俊材。朱俊格在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被封为灵丘王长子,从这一点来看,朱俊格应该是朱聪滆嫡长子。因为在明武宗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礼部在廷议之后,才允许郡王庶长子可以被封为郡王府长子。

王与正妃年五十无嫡子,始立庶长子为王世子。郡王年老、正妃已没无出,乞封庶子为长子者请自上裁。—《明武宗实录卷五十八》

由于受其父影响,朱聪滆酷爱读书,他在正德十三年和正德十五年曾两次向朝廷求取书籍,都得到了武宗皇帝的允许。明世宗登基之后,又在嘉靖元年赐灵丘王《性理大全》一部。《性理大全》是永乐十三年的时候,由建文庚辰科的状元胡广汇编而成,堪称明初的一本百科全书。嘉靖朝初年正是“大礼议”之争最激烈之时,灵丘长子朱俊格献诗《兴献帝后挽歌》,博得了明世宗的好感。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皇帝特赐灵丘王父子《恩纪含春堂诗》和《御制敬一箴五箴注》各一部。次年又对朱聪滆赐敕奖励,可谓一时恩宠无二。

借着这个由头,灵丘王再度提出绛州缺乏城池防护,希望能迁居平阳府。明世宗虽然没有允许朱聪滆此请,却也让有司商议对城墙进行增展。

戊寅,灵丘王聪滆奏绛州城池卑浅,虏报时警,乞徙避平阳府。上诏王不得擅离本土,摇惑人心。城池命有司勘议增展。—《明世宗实录卷二百五十八》

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灵丘长子朱俊格去世。次年,73岁的朱聪滆请求由其长孙朱充熼代理府事。当时实录给出的理由是灵丘王年老无子,则其次子朱俊材应该也已去世。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灵丘长孙朱充熼去世。次年,灵丘曾长孙朱廷址去世,这一年,灵丘王朱聪滆80岁,身边只剩下玄孙朱鼐镰。要是这小子不幸夭折,灵丘王一脉就算绝了。

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灵丘王殿下已经81岁,从辈份上说,他和明世宗的祖父宪宗朱见深相同。宗室如此高寿,也算是一桩喜事,因此嘉靖皇帝特地派出官员前往绛州对朱聪滆进行慰问。

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闰十一月十六日,83岁的灵丘王朱聪滆去世,赐谥曰端懿。由于长子、长孙、曾长孙都已去世,明朝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一个称谓:“玄长孙”出现了。

丁丑,灵丘王聪滆薨,敕其玄长孙鼐镰管理府事。聪滆八十三岁而薨。子俊格,孙充熼,曾孙廷址皆相继先殁。鼐镰,廷址子也。—《明世宗实录卷四百二十九》

灵丘王府的覆灭

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朱鼐镰以灵丘王府玄长孙的身份袭封灵丘王。之所以隔了六年,恐怕是这位玄长孙刚达到袭封郡王的年龄。两年后,其曾祖父朱俊格、祖父朱充熼和生父朱廷址分别被追封为灵丘康悼王、灵丘悼懿王和灵丘怀僖王。

但是朱鼐镰才做了不到十年的灵丘王,就在明穆宗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被废为庶人,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说起来还是个贪心不足的故事。

灵丘王府的首封郡王荣顺王朱逊烇一共有五个儿子,除了嫡长子朱仕塝袭封灵丘王外,其余诸子降封镇国将军。镇国将军之子降封辅国将军,辅国将军之子降封奉国将军。奉国将军以下,依次降封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和奉国中尉。

话说灵丘王府的一位奉国将军朱聪渊,和自己的两个儿子镇国中尉朱俊檥和朱俊蚞因为财产问题产生矛盾,把状子告到了本府郡王朱鼐镰手上。从辈份上说,朱聪渊是现任灵丘王的高叔祖,朱俊檥和朱俊蚞二人则是曾叔祖。但是他们既然是首封灵丘王的后代,对朱鼐镰而言早已是远枝宗室。父子三人爵位既低,和本府郡王关系又疏远,平时自然是穷得叮当响。俗话说“人穷志短”,一点点分配不公都会产生矛盾。

话说朱鼐镰真是没出息,枉费其高祖父、曾祖父等人“孝贤“的名声,竟然向曾叔祖朱俊檥索贿。朱俊檥差点要气笑了,老子要是有钱行贿,犯得着和老爹兄弟翻脸么?灵丘王殿下恼羞成怒,居然“逼之以刑”。朱俊檥虽然只是个镇国中尉,毕竟辈分摆在那里,愤怒之下他开口怒斥侄曾孙朱鼐镰。灵丘王一不做二不休,竟然让人把朱俊檥活活打死。

闯下大祸之后朱鼐镰灵机一动,找个借口把朱俊檥性子火爆的弟弟朱俊蚞骗进王府。朱俊蚞看到惨死的哥哥之后果然勃然大怒,不由分说就打死了府中的宦官王成。于是灵丘王把这事报成朱俊檥兄弟和王成互相斗殴,以致二死一伤。但是这点小聪明如何瞒得过朝廷派下来的调查组,而穆宗皇帝也在一怒之下将朱鼐镰废为庶人。

有旨鼐镰虐刑致死尊长,姑免死发闲宅禁住,与俊蚞俱降为庶人。聪渊夺禄半年。—《明穆宗实录卷三十》

结语:灵丘王府历代有人都有宗室因孝行而受到朝廷奖励,庄和王朱成鈠在父亲去世之后结庐墓侧,被朝廷树立为宗室楷模。端懿王朱聪滆更是德寿双全的典范。只是没想到辛辛苦苦把爵位交到玄长孙手中之后,竟然是因为打死曾叔祖的罪名而被削爵除国,实在是莫大的讽刺。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