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曾国藩有湘军四十万,大败太平天国后,先机占尽为何不称帝?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历史微赏的《曾国藩有湘军四十万,大败太平天国后,先机占尽为何不称帝?》,希望大家喜欢。
在我国近代史的发展中,大多数人毁誉参半,而曾国藩却在百姓口中达到两个极端,着实少见。在他战败了太平天国以后,有人不解他为何自己不称帝,实际上,这个想法完全不切实际,现在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曾国藩如果当皇帝下的当时情况。
曾国藩打败太平天国时,拥有着天下最强大的湘军,占据了当皇帝的优越条件。然而,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当皇帝就是要造反,承担了极大的风险,违背了曾国藩和其家族的根本理念。再分析一下湘军的整个组建过程,很容易明白,湘军极强的战斗力、无比忠诚的特点,来自于其君臣父子的高度信仰。曾国藩经常告诫士兵们要服从指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以同乡、亲戚、师生、连襟等关系形成的军人们的紧密联系,所以湘军的发展根本为忠于旧道德、旧秩序。《曾国藩家书》中体现出了曾国藩的遵循传统、无比谨慎,甚至有点固执的士大夫形象,他虽然能知人善任,但不擅长作为军事家带兵打仗(靖港大败)。
曾国藩身为一个士大夫,从小经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本质上就不是那种可以反叛国家自立门派的绿林好汉,而是那种将修齐治平作为追求的文人,一介儒将。显而易见,曾国藩主观的主观判断中不可能存在称帝的想法,与后来袁世凯称帝完全不同。曾国藩是一介文人,推崇理学家风骨,和袁世凯从行伍起身依靠兵权完全不同。
同时,主观因素除外,客观因素上,东南战火连天,废墟一片,物质基础极其匮乏的情况下,不足以支撑谋反,最后只能导致兵变失败,天下大乱,这种结果违背了曾国藩的意愿。
1864年6月,天京沦陷,太平军同样拥有实力,实际上征战并未结束,在江西、浙江、福建、广东等地依旧余党很多。其余部活动已足够牵制曾国藩当时的行动,他本身在这种情况下冒险称帝。太平军中的李世贤等人率人于漳州等地不断给清兵带来麻烦,导致湘军只能南下支援。
除去太平军,江淮方面的敌军也在牵制湘军的行动,当时,湘军从安庆之战开始,不断作战,一直损伤,再到克服天京,需要长时间复原。如果选择北上伐清称帝,如果北伐势,势必失败,落得坏名声。
而清政府本身对曾国藩也有防备,满清贵族依旧存在一定的战斗力,守住沿江要塞和北边重地,湘军不可能肆意妄为。当时曾国荃夺下天京,钦差大臣、湖广总督官文身在武昌,守着长江中上游,达到监视湘军的目的,发生兵变可以马上撤退;作为淮军重要将领的冯子材带领军队守在扬州、镇江,把长江下游地区控制在自己手中;同时,僧格林沁的蒙古铁骑在鄂皖交界地驻军,也在关注湘军。长江一道各路大军密集,曾国藩不可能大获全胜,最后选择了解散湘军。
综上所述,曾国藩称帝,大半时虚假的流传。晚清虽然没落,但拥有甚多支持者,至少满清贵族没有丝毫懈怠,所以曾国藩当时坐拥大军,也只能将之解散,老老实实地表达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