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蜀汉”此人被《三国演义》吹成神,传卧龙因他出山,正史竟无单独列传!

“蜀汉”此人被《三国演义》吹成神,传卧龙因他出山,正史竟无单独列传!

时间:2022-11-09 15:15:59来源:张大树文史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张大树文史的《此人被《三国演义》吹成神,传卧龙因他出山,正史竟无单独列传!》,希望大家喜欢。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受《易中天品三国》及部分网络文学的影响,流传着“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这句话。公元207年,徐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刘备经过三顾茅庐,终于请出了诸葛亮。同年,曹操北征乌桓,郭嘉因为水土不服而病死。于是,就有人说:“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可是实际上这二者只是巧合而已,只是郭嘉病逝的那年刘备正好请出了诸葛亮。不然岂不是也可以说“卧龙出山,吓死郭嘉?”郭嘉身死的时候,诸葛亮不过27岁,而郭嘉自己出山的时候,也是27岁。所以在郭嘉活跃时期,诸葛亮年龄尚小,并不具备出山东条件。而且后来诸葛亮隆中对中说刘表:“而其主不能守”,可见诸葛亮是看不上刘表的,他一直在等待一个名主,而这时候刘备恰好出现了。

在正史中,诸葛亮是作为一个臣子单独列传的。而全书单独列传的一共只有两个人,一个是陆逊,另一个就是诸葛亮。他们能够单独列传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分别是蜀汉和东吴的国之重柱。

陆逊献策取荆州,夷陵百刘备,石亭败曹休。后来被拜为上大将军、右都护,辅佐太子,并掌管荆州及豫章三郡事务,主持吴军国大事。刘备得到诸葛亮之前颠沛流离,得到诸葛亮之后如鱼得水。先取荆州后取川,甚至打败曹操,最终进位汉中王。虽然有人说,赤壁之战是周瑜的功劳。夺取西川是庞统的功劳。夺取汉中是法正的功劳。若非诸葛亮为刘备指出明路(隆中对),若非诸葛亮调度粮草,若非诸葛亮选贤举能(庞统刘巴都是诸葛亮推荐的),若非诸葛亮出使东吴,莫非诸葛亮稳定后方,若非诸葛亮辅围成都,若非诸葛亮制定律法,刘备安得有此成就?

刘备夷陵兵败以后白帝托孤,又是诸葛亮力挽狂澜,把蜀汉从几近灭亡的死亡线上拉回来。又是他对内严肃法纪,练兵图强,发展经济,硬是把一个千疮百孔的蜀汉治理的国治兵强。随后又东和孙权,南平孟获,二出祁山,五伐中原,跨陵边疆,震荡于内,为弱小的蜀汉政权强行续命数十年。诸葛亮也许军事能力不如陆逊出众,但在政治上,不愧为类似于荀彧的王佐之才。而郭嘉在三国志中,是和很多人合传的,在整篇中,不过寥寥数语,和诸葛亮那种用一整天来描述事迹的相比,存在感是很低的。诸葛亮在人品上更是无可挑剔,可是郭嘉却是行为极不检点,贪污嗜酒,吃喝嫖赌,无所不作。军事方面,诸葛亮曾经亲自指挥过卤城之战,在这一场战争中,诸葛亮以弱胜强,打的司马懿丢盔卸甲。从此宁愿被女衣嘲讽,也不敢应战。而郭嘉并没有亲自指挥过战斗的经历。郭嘉在三国正史上,除了个十胜十败策略外,基本就属于打酱油角色。就算这个十胜十败论,人家荀彧有四胜四败论,比他的更精辟。而且十胜十败论不算是策略吧,只是分析形势,要说分析形势,这方面,诸葛亮的隆中对甩他几条街。

郭嘉其实在曹魏阵营中相当于蜀汉的马谡这种参谋角色,而诸葛亮却是集军事家,政治家,发明家于一身。说郭嘉各种奇计的是三国演义,正史曹操的计策多出自荀攸。至于所谓的郭嘉遗计定辽东,实际上辽东是曹操自己靠谋略打下来的,与郭嘉这种说了等于没说的话,无关,而且还差点身死。

诸葛亮27岁出山辅佐刘备,郭嘉27岁出山辅佐曹操,所以人们常常拿他俩做对比。我觉得郭嘉能够被曹操所赏识,亦不失为一代奇才。但和诸葛亮相比,他还是得黯然失色。引用一句诗,作为对诸葛亮最后的评价:“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诸葛亮的政治功绩可以与商朝的伊尹、周朝的吕尚相比,只在伯仲之间。他在战场上的指挥若定令汉朝初始的丞相萧何、曹参相比黯然失色!

参考文献:

陈寿《三国志》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