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射雕从江湖到朝堂格局的升华:郭靖殉国,杨过归隐,朱元璋称帝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吴宫楚庙V的《射雕从江湖到朝堂格局的升华:郭靖殉国,杨过归隐,朱元璋称帝》,希望大家喜欢。
战火起
第一次襄阳大战中,郭靖、黄龙、黄药师等人采取“二十八宿大阵”对抗蒙哥率领的蒙古大军,郭靖虽然精通《武穆遗书》且有武林黑白两道同仁相助,但在绝对实力之下,还是陷入了险境当中。
在这危难关头,杨过挺身而出,于万军丛中刺杀了自己好朋友拖雷的长子——蒙哥可汗。
1259年8月11日,蒙哥可汗死于襄阳城下,第一次襄阳大战以蒙古大军撤退告终。
杨过的武功、郭靖的侠义在第一次襄阳大战中都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如果说古代的大侠在国家面临危难时,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是什么,那郭靖、杨过算现身说法了。
如同燕国危难之时,太子丹会请求荆轲去刺杀秦始皇一样,杨过的斩首行动也算短时间内化解了南宋的危难。郭靖则是凭借其高尚的侠义精神,充分发挥了自己在黑白二道的威望,招揽来了大批武林同道前来助他守住襄阳。
弃天帝见到这样的情景,一定会忍不住说一句:人间的大侠,你们尽力了。
1、战火再起
大侠真的尽力了,江湖里的事情,倘若不是正邪相斗,正派之间总是讲求一个单打独斗的规矩的。若是打不过,甚至可以坦然承认,然后拱拱手,彼此也算认识了,比斗的事情就此揭过。但蒙古人对宋朝却不是这样,他们是摆明了带着征服的欲望来的,在这个层面上,大侠们输了。
单打独斗,武林中人各个是好手,但战阵之事,他们委实不适合。蒙古军队擅长群战,特别是骑兵冲击、远程射击上,而这两点对于连配合都成问题的武林人士而言,简直是致命威胁——因为他们虽然武艺高强,肉体防御却不比普通人高上多少,中了弓箭还是会死。
南宋朝廷又是一个很没有战斗积极性的政府,他们总是喜欢求和多一点的,因为这样总不至于让当权者失去享受的机会,战争要是败了那就可能面临亡国了。
第一次襄阳之战后,拖雷第四子知道大哥蒙哥死后,便赶回来继承了大汗的位置,他便是元朝的开国皇帝忽必烈。
当时南宋宰相贾似道派出使者请求议和,并愿意缴纳“岁币”以表诚心。
1267年,距第一次襄阳之战八年后,忽必烈再一次率大军南下,打算一鼓作气灭掉南宋政权。
这一次,郭靖没有等到他渴望的援军——宰相贾似道为了讨好忽必烈,选择了隐瞒战报,襄阳在缺兵缺粮,无人救援的情况下,坚守了六年。
如果说第一次襄阳之战,是江湖人士最辉煌的战果,那第二次,便是江湖阵营完败于朝堂阵营了。不是说郭靖不强,而是孤掌难鸣,他无法唤醒“贾似道”这样腐朽的灵魂。所以,在襄阳城破之前,郭靖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他将《武穆遗书》的秘密放入了倚天剑、屠龙刀之中,希望后世有人能够继承他的意志。
而他,选择了和襄阳城共存亡,这是一名大侠用一生去践行——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道理。
2、江湖和朝堂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
郭靖殉国、杨过归隐,预示着江湖的失败。
那么江湖的出路又在哪里呢?
这个问题郭靖想过、杨过想过、张三丰想过、张无忌想过,于是——倚天剑、屠龙刀的传说便开始在江湖中流传。
比起老一辈的江湖,这时候的武林人士太弱了,赵敏便可以轻松玩转几大名门正派。也难怪,九十八年前的第二次襄阳大战中,各门各派的精英人士都选择了捐躯赴国难。
但郭靖埋了个伏笔,他寄希望有人能够将岳飞的意志发扬光大,重新建立一个富强的国家。这个愿望本来是由张无忌继承的,他有这个声望、实力,按照江湖中的辈分,怎么也轮不到他手下的朱元璋来称帝。
可江湖规矩就该一直遵守吗?从来如此,就是对的吗?
显然,并不是,张无忌也发现江湖那一套不适用了,不仅是江湖人用来约束彼此的规则并不适用于管理国家,还有江湖中人的势力太弱了,弱到根本无法去阻止危难的到来。
所以,张无忌退让了。
在他被朱元璋用迷药迷倒的那一刻,他知道江湖并不适用于管理层面,也不适用于去领导革命。于是,后来他把《武穆遗书》交给了徐达,他很清楚这本书只有敢于用心机谋划自己、并且有野心去实践的朱元璋才能发挥出最好的作用。
不然以他的实力,为何不杀了朱元璋,反而去用这种落寞的方式支持他呢?
张无忌也归隐了,他像所有的江湖儿女一样,只有侠肝义胆,舍弃了庙堂的纷扰,专心做自己的江湖大侠。
朝堂很好,只是并不适合于江湖儿女。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