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和刘备相比,曹操能算作一个忧国忧民的英雄人物吗?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普俊铭说历史的《和刘备相比,曹操能算作一个忧国忧民的英雄人物吗?》,希望大家喜欢。
除了暗示刘备的正统性之外,《三国志》还携带了陈寿的另一桩“私货”,那就是对刘备道义上的颂扬。
陈寿生活时代去曹刘孙不远,能大量采集当时士林对他们的评价,但有学者专门统计过《三国志》中评论,发现里面出现了有趣的区别:首先是对刘备评论是收录最丰富的,不仅多于二袁、孙权等人,更超过性格复杂的曹操。
不仅如此,对刘备的评价来自敌友各方,又以正面评价为主,偶有少数负面也都是出自敌对势力,这些评价在肯定刘备个人能力的同时,更是在对他在道义上优点赞不绝口,比如袁绍的“宏雅有信义”,曹魏阵营程昱、郭嘉的“有雄才而甚得众心”以及傅幹的“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等等。对比曹操,表扬他的不是臣下就是亲朋好友,敌对阵营都在道义方面对他大加批判,一种刘备是众望所归的英豪,而曹操只有自家人捧臭脚的氛围不言自明。
永安托孤,出自汪玉山绘《三国演义连环画·火烧连营》
毋庸置疑,在《三国志》中陈寿营造出的刘备具有大英雄的志向气概,怜悯天下苍生,以安邦定国为己任的高尚道德品质绝非无源之水,的确是时人对刘备共同的观感,也是当时社会舆论对他钦佩之处。
但曹操也是公认的英雄,从诗歌《蒿里行》 《对酒》《短歌行》来看,此老悲天悯人的英雄气概绝不会比刘备少,但在《三国志》中,陈寿对能体现曹操忧国忧民情怀的材料视若无睹,只是讲事实摆道理论证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相反在写到刘备时,动辄就是“不忍”“吾所不为”“济大事必以人为本”“吾何忍离去”“吾所不取”,反复强调刘备是如何以道义自处,有所为有所不为,最终还在永安托孤时照录遗诏,用一句“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让情节达到高潮,完美地在正史中给刘备塑造出一个在颠沛流离的乱世中信念不灭、依然高举道义旗帜的英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