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自己的”明孝宗朱佑樘是货真价实的明君?就凭他做的这些事,明明是庸君!

“自己的”明孝宗朱佑樘是货真价实的明君?就凭他做的这些事,明明是庸君!

时间:2022-11-03 14:05:03来源:扇新说史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扇新说史的《明孝宗朱佑樘是货真价实的明君?就凭他做的这些事,明明是庸君!》,希望大家喜欢。

大明王朝的明君有不少,目前公认的有太祖朱元璋、永乐大帝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孝宗朱佑樘等等。但是朱元璋过于暴虐,朱棣又过于好大喜功,朱高炽和朱瞻基父子在位的时间过短,总共只有十年。所以很多人普遍都更喜欢宅心仁厚、勤政,开创“弘治中兴”,且一生只有一个老婆的孝宗朱佑樘。但作者却有独特的见解,我认为朱佑樘有点言过其实了,并不能算一个明君。

至少在某些方面甚至只能算个庸君,甚至庸君都算不上。作者用事实说话弘治二年(1489年)二月,大明帝国监察御史汤鼐与庶吉士邹智、中书舍人吉人、进士李文祥等大臣发现,自己的仕途走到了终点。朱佑樘阴沉着脸下令将他们逮捕入狱,随后监察御史汤煎被流放肃州。

中书舍人吉人革职,庶吉士邹智和进士李文祥则被贬谪。在他们仕途命运发生改变的背后,真正操纵者其实不是朱佑樘,而是大学士刘吉,是他一双翻云覆雨的手在背后操控。此前,这几个人屡次上疏弹劾刘吉,刘吉便联合御史魏章,反弹汤等人私立朋党,诋毁朝廷。

谁知朱佑樘根本不等查清真相再做定夺,他凭着自己的主观臆断,倾向于刘吉,所以出重拳打击了清正廉明的汤鼐等大臣。但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当汤鼐等正直大臣被流放贬谪之后,应天府又发生了监察御史姜绾之狱。姜绾是个言官,因为当时的南京守备太监蒋琼在南京大肆圈地,并让失地百姓承担朝廷赋税,姜绾上疏弹劾蒋琮十宗罪。

随后因为南京宦官陈祖生违制垦后湖田,南京主事卢锦、给事中方向也联名上疏弹劾陈祖生违法情况。应天府尹杨守随秉公断案,在坐实蒋琮罪行的同时,为卢锦和方向鸣冤叫屈。事实本来很清楚,上疏弹劾的大臣也只是在履行自己的职责,但谁都没想到,黑白颠倒的事情发生了。

朱佑樘昏聩,竟然下旨罢免卢锦之职,方向和杨守随也被贬谪,而姜绾等数十名正直的大臣都被下狱。由于受到处分的大臣数目众多,以至于“两京台署为之一空”,北京和南京的御史等机构都没人办公了。那么究竞是什么原因,让朱佑樘在汤鼐冤狱之后又制造了姜绾冤狱呢?

原因其实一点都不复杂,大学士刘吉在南京再次伸出了翻云覆雨之手,左右了朱佑樘的视野并影响他的水平。从一年前展开宏图大志意欲中兴,到弘治二年兴两京言官之狱,孝宗皇帝很快就露出了自己的破绽:年轻,治理国家的经验不足,易受权臣的摆布。作者还需重点介绍一下大学士刘吉。

正统十三年(1448年)的进士刘吉其实是个书生。他擅长于修书,修《寰宇通志》,修《文华大训》,修《宪宗实录》,并无多少治理国家的经验。刘吉并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但因为会修书,刘吉的仕途也是路遹畅。从个经筵官一直爬到少傅兼太子太师、史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的位置上。

刘吉在内阁经营近二十年,经营的不是政绩而是打击正直廉明的大臣、保全自己的能力。朱佑樘新政刚开始,受到刘吉的蛊惑,大兴两京言官之狱,给大明帝国中兴的前景蒙上重重阴影。弘治五年(1492年)八月初五,在两京言官之狱发生三年后,刘吉因与朱佑樘发生矛盾,被孝宗勒令致仕。

但孝宗勒令刘吉致仕的方式方法却令人啼笑皆非,他派了名宦官到刘吉府上对其冷嘲热讽一番后才勒令他离职退体,很有小孩子过家家的意思。但即便到此时,孝宗也没有认识到刘吉营私舞弊给大明帝国带来的危害。刘吉办理完正常退休手续后再没受到任何处分。

在此前,民间已有“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的说法,而“纸糊三阁老”是嘲讽刘吉与万安、刘珝三个内阁大学士就像纸糊的人一样百事不为。这实在是刘吉身在其位,不谋其政,不作为的生动说明。不光如此,所谓的明君朱佑樘还不以为意。

一年后,当67岁的刘吉去世之时,皇帝还赠其“太师”称号,谥号文穆,成全了刘吉一生美誉。由此,作者发现孝宗朱佑樘的问题开始放大,很显然,他识人、用人的能力是有问题的,在对大臣处理的方式上也如同于儿戏。一个能力与态度双欠缺的皇帝,注定是不会有大作为的。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