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宁武”千年古墓证实将军功劳,民间传闻被证实,国人纷纷感动落泪

“宁武”千年古墓证实将军功劳,民间传闻被证实,国人纷纷感动落泪

时间:2022-11-02 15:16:01来源:读书学历史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读书学历史的《千年古墓证实将军功劳,民间传闻被证实,国人纷纷感动落泪》,希望大家喜欢。

明朝的一位传奇将军,李自成的“绊脚石”,为保护民众战死沙场,如今一座千年古墓证实传奇将军的功劳,国人得知真相后纷纷感动落泪。那么,这位传奇将军究竟是谁?现在就让我们走进今天的纪录片,解开这座千年古墓的秘密。

在中国更迭的朝代中,不乏一些丰功伟绩之人,在今天的课本中都可以看到他们的存在。相比流传百世、被人们牢记心中的英雄,也有一些活在传说中的英雄,这些英雄都是为了当时的朝代而献出生命。

明朝就有这样一位将军,一直活在清朝的传说当中。随着一座明朝古墓的问世,这位只活在清朝传说中的将军遗骸被发现,关于他的传闻也被证实,众人知道其爱国之心后纷纷感动落泪。那么这位将军是谁,究竟有哪些功劳呢?

这位一直活在传闻中的将军就是周遇吉,他是李自成向北进军路上的一块“绊脚石”。李自成在明朝末期的时候发起了农民起义,他是这支起义军队的领袖人物。在1629年发起农民起义,从西向北挺进的路上几乎没有任何障碍,直到遇到了周遇吉。

当时周遇吉是宁武关的一员守将,他率领着4000名将士死守宁武关。虽然在人数上略占下风,但是周遇吉可是一个用兵高手,在宁武关内与李自成形成对峙的局面,成了李自成北上之路上的“绊脚石”。周遇吉率领的是勇卫营,由御林军发展而来。

而御林军为什么会变成勇卫营?明末时期的局势震荡不安,东林党人独自掌握着政权,御林军内部也因此纷争不断。不再是心向一处的御林军作战能力大幅下降,崇祯皇帝直接就将御林军改成了勇卫营,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黑虎头军。

虽然勇卫营的前身是御林军,但是在人数上远不如之前的御林军。不过这并没有让勇卫营口碑不佳,率领勇卫营的将领各个如周遇吉,在战争中多数取得胜利。在明朝末期的时候能出现这样一支王牌队伍,就意味着这个王朝的气运还没完全结束,所以李自成也不敢轻敌。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李自成与周遇吉相遇的战争影响甚大,甚至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在宁武关这场战争中,李自成率领的一方死伤几万人,后来参与京城攻占的战役时,有很多将士都是带着伤残参加。虽然李自成大军的伤亡比较大,但是周遇吉大军也好不了多少。

而为了对付李自成的起义军,周遇吉率领的军队也损失不少,甚至比李自成大军更加惨烈。虽然是属于正规军,但是周遇吉的装备还是比较落后,即便是率领着精兵强将也很难抵挡李自成的大炮。哪怕周遇吉率部下英勇作战,依然改变不了城门被破的窘境。

在这般窘境下,周遇吉并没有选择退缩,而是率领着部下在街巷中进行战斗,为将士们上阵杀敌做了榜样。仅仅凭一人之力,周遇吉在街巷战中杀敌数十人,也不枉他下城楼亲自一战。最后周遇吉因为敌人太多,成为李自成的阶下囚。

虽然李自成攻占了宁武关,但是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导致这一切的“凶手”就在眼前。恨到极致的李自成当然不会放过周遇吉,所以就将其吊起来射杀,甚至还将其五马分尸,至死也不给周遇吉留下全尸。

而被周遇吉保护的宁武关百姓,因为受到周遇吉爱国之心的号召,所以在破城之后当地百姓纷纷拿起武器反抗。面对全城百姓反抗的局面,李自成下令屠城,导致宁武关全城百姓无一生还。不过对于周遇吉这个人的故事,民间流传着不一样的说法。

有人说周遇吉的死完全是自己导致,在两军对峙之时,偏偏跑到李自成的行军帐前辱骂,这才导致李自成痛下杀手。关于民间的说法,其实可以结合历史资料来看,他既然能够担任勇卫营的将领,而且又受到崇祯皇帝的喜爱,必然身负“异能”。

这样一个有实力、有颜色的人,怎么能做出在行军帐前辱骂李自成的事情呢?所以这一说法有很大几率是谣传。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李自成想招揽周遇吉,奈何周遇吉宁死不屈,所以只能被李自成斩杀。

历史资料与民间传说有很大差异,而且也没有资料可以进行印证,到现今已经没办法辨明这些说法的真假。后在宁武县将周遇吉墓转移到其他地方时,发现了一具已经无法辨认身份的尸骸,关于周遇吉的说法才得以证实。

考古人员对现场进行勘探,确定就是周遇吉的遗骸。考古人员还发现遗骸的头骨上有一处刀痕,枕骨已经被砍断,由此断定周遇吉是遭到斩首而亡。所以关于周遇吉的说法,为保护百姓而被斩杀才是真正历史真相。当这一真相被公布的时候,很多国人都被感动留下了眼泪。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