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历史学家王笛新著:微观史视野下的中国社会与民众,一部文字版《清明上河图》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群学书院的《历史学家王笛新著:微观史视野下的中国社会与民众,一部文字版《清明上河图》》,希望大家喜欢。
生长在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度,你有没有好奇过,我们的历史究竟是怎样的?
是那些仅仅由历史书上的大事件、大人物串联起来的高潮与低谷,还是那些由像我们一样的碌碌凡人所堆叠起来的日常?
今天,阿信要为你推荐的就是一套开启你历史新视野的新书——《碌碌有为:微观历史下的中国社会与民众》。
作者王笛,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澳门大学讲席教授,以中国社会史、城市史、新文化史、日常生活史和微观史研究见长。
他的其他作品,屡屡登上各类历史读物的必读书单,就算没看过,你也一定听说过,比如《袍哥:1940年代川西乡村的暴力与秩序》和《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等。
《碌碌有为》延续了这种见微知著的治史风格,只不过走视野不再局限于作者成长的川渝地区,而是观照到了整个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关注普通民众创造的历史。
书中使用的材料和研究成果却囊括了文学、社会学、人类学、法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从多学科交叉的眼光来看中国社会。
试图向我们说明, 中国历史不是一幅肃穆的肖像画,而是一部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它生动而喧嚣,里面藏着我们每个普通人生活的影子。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亦可购买
▽
一部文字版《清明上河图》
2022的中国历史书不能漏看这本
文 | 阿信
来源 | 中信
01
中国历史
为什么需要微观视角?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什么是宏观视角。
一个最好的例子就是我们从前在学校里学的历史课本,历史教科书的编撰就是按照宏观视角来切入的。翻看历史教材的目录,我们可以看到一系列诸如秦始皇统一天下、鸦片战争等大事件。
偏重政治、经济、战争、国家政策这些大问题,或者与皇帝、宫廷、封疆大吏相关的大人物,这些是知识精英的历史,是英雄豪杰的历史。
中国的历史学传统也是以讲这种大历史为主,比如,我们熟悉的“二十五史”、《资治通鉴》秉承的就是英雄史观,记载的都是帝王将相,与普通人关系不大。
在宏观视角下,历史学的意义是要为治理国家服务,在这些对历史走向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大事件”中,总结出经验教训和发展规律供统治者借鉴,也就是司马迁说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大历史当然重要,那我们是不是只需要了解大历史就够了呢?
我们就要来讲讲反其道而行之的另一种历史: 微观史。
微观史对历史的意义,就像在显微镜之下对细胞进行观察,侧重点不在宏观事件和精英文化,而在平凡人的日常生活。它的特点主要有两个,一是关注普通人,二是有故事和细节。
如果写一位大臣,比如曾国藩或李鸿章,写得再细也不能叫微观史,因为它研究的是上层人物。
很多人可能要问,普通人的历史有什么看点?大家会觉得微观史没有大历史那种惊心动魄的力量和意义,帝王将相的一个决定能影响一个国家百年的进程,普通人能做什么?普通人能创造历史吗?
一个小人物、一个小家庭,到底能够告诉我们什么?对我们理解中国历史有多大帮助?
王笛说,他认为, 一个个平凡人的经历,可以反映整个时代的变化,我们可以从有血有肉的“小历史”中真实地感受大时代的转折。
如果没有微观视角,我们的历史就是不平衡的历史、不完整的历史。
如果把宏观视角和微观视角结合起来探索历史,我们会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呢?
有时候,有些看起来毫无关联的事件却可以相互影响,这也是微观和宏观结合起来探索历史奇妙的地方。例如,有历史学家把1815年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坦博拉火山大爆发与清朝的衰落联系在一起。
坦博拉火山
历史上的1815 年正是清朝嘉庆年间,印度尼西亚火山爆发对全球气候产生巨大影响,全球气温骤降。
这一效应在第二年显现,在1816 年这个“无夏之年”,灾荒席卷全球,而中国云南省许多地方居然在7 月盛夏下起雪来,农作物颗粒无收,大饥荒席卷而来。
在粮食匮乏的背景下,罂粟从缅甸等地传入云南并普及开来。随着鸦片种植越来越广,大量耕地被挤占,随后又是一连串的自然灾害乃至动乱。
这些单独的事件就像蝴蝶效应,最终推动大局势的走向。我们知道,清政府的崩溃以及中国之后数十年的混乱,鸦片是重要的推手。
这种思路是很有意思的。这其实是告诉我们, 有些看起来毫无关联的个体事件,有着隐藏的、内部的逻辑联系,这种联系可能会影响以后的历史进程。
02
杜二嫂
一个小人物串联起来的《碌碌有为》
在《碌碌有为》中,王笛引入了一个在书中反复出现的小人物。
这个人物样本来自1944年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学生杨树因的本科毕业论文。杨树因于1943年暑假到成都附近做社会工作实习,并为她的毕业论文收集资料。在这里,她认识了40多岁的杜二嫂。
杜二嫂一家住在一个叫石羊场的地方,“场”就是市集的意思,所以石羊场就是一条开满商铺的街道。
杜家从事的是传统手工纺织业,以加工生丝、售卖丝绸谋生。这样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家,如何能成为我们洞察中国社会的一个窗口?
杜二嫂是1900年前后出生的人,在1900年到1944 年的这40 多年时间里,宏观层面发生了许多改变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比如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军阀混战、北伐战争、抗日战争等等。
在深入杜二嫂的生活后,我们会发现,这些事件几乎没有对她的人生产生直接的决定性影响。
在之后的章节里,我们将会看到一个女性个体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的家庭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她自己从一个丝织佣工变成小型个体老板的过程。
杜二嫂及其家庭的经历,是中国大历史的一部分吗?他们的个体人生与国家命运之间有关联吗?
表面看起来关联不大,其实密切相关。四川的丝织业在近代不断受到洋货的打击,日渐衰落,但是抗战的爆发使洋货很难进入内地,给杜家这样的丝织户创造了非常好的商机。
国家的大命运便与个人和家庭奇妙地联系在一起了。
这只是杜家故事的一个侧面,在《碌碌有为》中还会由这户农家日常生活的不同侧面延伸到各个主题,深入了解丰富多彩的中国民众史。
比如讲到中国人服饰文化的变迁。
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杨树因在论文中回忆道,第一次见到杜二嫂时,她挽了一个小髻,穿白色夏布短衫与黑绸裤。
虽然民国时期对于衣着的等级规定已经消失,但杜二嫂的穿着却偶然地契合了古代中国劳动阶层在衣着上的风格。
《宋史》在“士庶服禁”中明确规定了平民在衣着颜色上,无外黑白二色;而且为了方便劳动,对襟短衣和裤子成为日常搭配;《清明上河图》中对劳动人民的描画也多是上衣不及膝,下穿裤子,脚下一般多是麻鞋或草鞋。
在古代中国,衣服最基本的功能就是遮身蔽体,方便劳动和生活。尤其是裤子于公元前4世纪传入中国北方,方便了人们劳动以及行军打仗。
衣服的功能,从最基本的御寒保暖、遮身蔽体到宫廷规定的代表社会身份的着装禁忌,既有实用价值,也有美学观念。
其中最突出的是等级身份观念在服装上的体现, 我们通过服饰,就可以一窥中国延绵了数千年的社会体制。
03
了解过去的中国社会
对我们来说,有那么重要吗?
肯定地告诉你:是的,真的很重要!
在现代化的今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仍然生活在过去长期形成的社会行为和文化传统中,政治革命可以在短时期内完成,但是 文化、传统、习俗、审美、信仰等,却是长期存在的。
过去对我们今天的人际关系、生活和饮食、教育和思想、思维习惯,一切的一切,仍然产生着明显或者潜在的影响。一些社会弊病也有着长期的渊源,诸如黑社会、暴力、性别歧视、赌博诈骗等等,都可以在其中发现过去社会的影子。
还有今天的娱乐,像打麻将这样的全民活动是怎么开始的,为什么得到如此广泛的传播?这些问题都可以从社会史中去寻找答案。
王笛在《碌碌有为》的序言中说到了两个亲身经历的例子。
一个是他在美国教书的时候,和两个美国同事吃饭,同事A说,同事B的父亲是个好人,所以他用B父亲的名字来命名自己的宠物狗。在场的同事B觉得这一点问题都没有,还很得意。
但这在中国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另一个是参加同事的追悼会,会上不少人都回忆与他相处的那些趣事,引发频频的欢笑声。但在中国,追悼会上笑是绝对不行的。过去的乡村甚至还要专门雇人哭丧。
这些例子告诉我们, 不同的社会和文化有许多不同的社会实践。那这种不同是怎样产生的呢?
这就是社会史要回答的问题。
可以这样说: 不了解过去,就不了解今天;不了解中国,也就不了解世界。
因此,这本关于中国社会史的书,旨在从不同的视角来观察中国人的生活,观察他们曾经存在的方式。
讲社会史,还需要回答的问题是:社会史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史?
法国年鉴学派代表人物、 20 世纪最杰出的历史学家之一费尔南·布罗代尔,把历史过程分为长时段(自然史)、中时段(社会史)和短时段(政治史)。
《碌碌有为》就是讲中时段的历史。中时段的历史不像长时段那么稳定,也不像短时段那么变化剧烈,而是在某种生态和自然环境下,社会和文化缓慢地演化,而这种演化最终会影响政治的运动。
按照布罗代尔的观点,如果我们只关注政治史,就只能看到大海表面的波涛,而不能观察到政治波涛下面更重要的潜流。 惊天动地的事件常常发生在一瞬间,可它不过是一些更复杂的社会因素不断积累的总爆发而已。
我们平时看到的、学到的历史,大多都在事无巨细地研究帝王将相的一举一动、精英人物的一颦一笑,热衷于宫廷政治、朝代更迭……然而,我们只知道精英与帝王将相、国家与战争,是远远不够的。
研究历史就像拍电影,既要有全景,也要有中景、近景,尤其是要有瞄准细节的“特写”。
这些“特写”不但可以为研究全景带来启发,往往也让人看到更真实的东西。
海面上的波涛往往由下面的潜流决定,所以我们要把历史放到显微镜下,仔细分析。
只有听到普通人的声音,才能得到有血有肉的、更鲜活的、更真实的历史。
THE END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亦可购买
▽
文化名人纪念演讲
梁漱溟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梁漱溟文化思想 |叶圣陶孙女回忆叶氏文脉 |柳诒徵先生纪念讲座 |陈寅恪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陈作霖先生逝世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作家张爱玲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林散之、高二适先生纪念讲座 |钱穆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阮玲玉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讲座 |上官云珠、周璇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谭延闿逝世九十周年讲座 | 孙中山先生逝世九十五周年纪念论坛 |王阳明逝世四百九十周年纪念论坛 |
文化名家系列讲座
莫砺锋:开山大师兄 |周文重:国际关系新格局 |周晓虹:口述历史与生命历程 |周晓虹:费孝通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中国化 |周晓虹对话钱锁桥 |周晓虹、张新木、刘成富、蓝江对谈:消费社会的秘密 |群学君对话舒国治 | 群学君对话叶兆言 | 黄德海、李宏伟、王晴飞、王苏辛、黄孝阳五作家对话 |孙中兴:什么是理想的爱情 |杜春媚对话郭海平 |程章灿:作为诗人与文学史家的胡小石 |谷岳:我的行走之旅 |黄盈盈:中国人的性、爱、情 | 金光亿:人类学与文化遗产 | 周志文:人间的孔子 | 严晓星:漫谈金庸 | 周琦:越南法式风情建筑 | 魏定熙:北京大学与现代中国 | 胡翼青:大数据与人类未来 | 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系列高峰论坛 | 毕淑敏读者见面会 | 徐新对话刘成 | 谢宇教授系列演讲 | 王思明:茶叶—中国与世界 | 祁智对话苏芃:关于写作 |甘满堂:闽台庙会中的傩舞阵头 | 张静:研究思维的逻辑 | 翟学伟:差序格局——贡献、局限与新发展 | 应星:社会学想象力与历史研究 |吴愈晓:为什么教育竞争愈演愈烈? | 李仁渊:《晚清新媒体与知识人》 |叶檀读者见面会 |冯亦同:金陵之美的五个元素 |华生、王学勤、周晓虹、徐康宁、樊和平对话 |
城市文化与人文美学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一期)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二期) | 大唐风物,侘寂之美: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一期) |大唐国宝、千年风物: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二期) |当颜真卿遇上宫崎骏: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三期) |史上最大正仓院与法隆寺宝物展: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 | 梦回大唐艺术珍品观展会 | 四姝昆曲雅集: 罗拉拉、单雯、孙芸、陈薇亦 |昱德堂藏扬州八怪精品展 | 《南京城市史》系列人文行走活动 |《格致南京》系列文化活动 | 文心雅韵:中国传统人文美学系列讲演 | “文学写作与美好城市”高峰论坛 | 仰之弥高:二十世纪中国画大家展 | 首届微城市文化论坛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一期:南京运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二期:明孝陵)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三期:文旅融合)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四期:城南旧事)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五期:灵谷深松)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六期:清凉山到石头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七期:从白马公园到明孝陵)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八期:从玄武门到台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九期:从金粟庵到大报恩寺)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期:从夫子庙到科举博物馆)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一期:从五马渡到达摩洞)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二期:从狮子山到扬子饭店)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三期:从南朝石刻到栖霞寺)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四期:牛年探春牛首山)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五期:中山陵经典纪念建筑) | 从南京到世界:第一届微城市论坛 |园林版昆曲舞蹈剧场《镜花缘记》 | 秋栖霞文学日系列活动 |
社会科学研修班与专题课程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6)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7)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8) |社会科学经典理论与前沿方法暑期班(2019) |口述历史与集体记忆研修班(2020) |中国研究:历史观照与社会学想象力学术研讨会 |中国社会学:从本土化尝试到主体性建构——纪念中国社会学重建40周年学术研讨会 |第一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 (2018) |第二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19) |长三角论坛2019新春学术雅集 | 第三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20) |
新书分享会 | 经典品读会
《金陵刻经处》 | 《 生活的逻辑: 城市日常世界中的民国知识人(1927-1937) 》 |《谢辰生口述》 |《袍哥》 | 《年羹尧之死》 | 《朵云封事》 |《两性》 |《放下心中的尺子——庄子哲学50讲》 |《东课楼经变》 |《旧影新说明孝陵》 |《光与真的旅途》 |《悲伤的力量》 |《永远无法返乡的人》 | 《书事》 |《情感教育》 |《百年孤独》 |《面具与乌托邦》 | 《传奇中的大唐》 | 《理解媒介》 |《单向度的人》 |《陪京首善》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诗经》 |《霓虹灯外》 |《植物塑造的人类史》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