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宋《五马图》惊世重现!藏在博物馆里的马届顶流,“甘肃绿马”上榜!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七里河融媒的《宋《五马图》惊世重现!藏在博物馆里的马届顶流,“甘肃绿马”上榜!》,希望大家喜欢。
近日,在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的特展中, 北宋画家李公麟的《五马图》,时隔多年终于又见天日!
东京国立博物馆官网
作为一幅描绘西域进贡骏马的精美画作,《五马图》一直是珍贵的皇家珍藏,画幅右侧还有乾隆皇帝的御笔。
清 《五马图》乾隆题字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直到清廷覆灭,《五马图》被末代皇帝溥仪携带出宫,卖予旁人,从此下落不明。
在杳无音信近一个世纪后,2019年,《五马图》在东京国立博物馆重见天日,震惊世人。
让我们先一睹《五马图》的真容!
横屏查看更清晰
宋 李公麟《五马图》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每匹马后还有北宋书法家黄庭坚的题字,表明了马的年龄、名字等。
相比之下,乾隆的御笔在这幅画中稍显逊色。
这样优秀的国宝流失海外,当然是令人痛心的。
还好,我们国内博物馆里还有不少精致的马型文物。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认识一下
藏在博物馆里的各色人马
绿马、黄马、红马……
01绿马
作为中国旅游的标志,铜奔马是当之无愧的“马届顶流”。
汉 铜奔马,又称“马踏飞燕” 甘肃省博物馆
不过你知道吗?在甘肃省博物馆里,有着数十匹跟铜奔马一母同胞的绿马兄弟(都出土于武威市雷台汉墓)。
汉 铜车马仪仗俑队 甘肃省博物馆藏
它们有着一样健美的躯体、修长的四肢、飘逸的尾巴……
汉 铜主骑 甘肃省博物馆藏
汉 铜从骑 甘肃省博物馆藏
和一样自信、健康的 大板牙。
汉 铜从骑 甘肃省博物馆藏
汉 铜从骑 甘肃省博物馆藏
汉 执矛铜骑士 甘肃省博物馆藏
这是迄今为止发现 数量最多的东汉车马仪仗队!
由38匹铜马、一头铜牛、一辆斧车、4辆轺车、3辆辇车、2辆小车、3辆大车、1辆牛车、17个手持矛戟的武士俑和28个奴婢俑组成。气势宏大,铸造精湛,显示出汉代群体铜铸的杰出成就。
汉 铜车马仪仗俑队 甘肃省博物馆藏
38匹绿马开道,保你日常出行无忧!
随着时代变迁,贵族墓中流行的明器,从青铜器变成了 陶瓷器,不变的,是人们对马的喜爱。
唐 三彩男骑马俑 甘肃省博物馆藏
这位胡人大哥所骑宝马虽然颜色斑驳,但从它脖颈和胸口的釉色判断,它也曾是一匹绿马!
绿马所在的骑俑队列,是典型的 盛唐风格——汉族男子头戴软幞头,身着圆领窄袖紧身衣;胡人留的络腮胡,穿的翻领胡氏大衣也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女子也不遑多让,头饰高髻,身穿窄袖圆领或“V”形领紧身衣。
西魏 西方日神 莫高窟第285窟
当然, 绿马也不仅仅出现在墓室里。在莫高窟第285窟的壁画上,就有两匹背道而驰的绿马。
它们是日神的坐骑,相背而行,象征着太阳从东到西,又从西回到东,周而复始,往返无穷。
北周 铠马 莫高窟第296窟
提取自 氯铜矿的绿色,是敦煌壁画上最常见的色彩之一。第296窟壁画上的马和骑士,也有不少身披绿甲。
什么?你说披绿甲的不能算绿马?
嗯,穿绿衣的少年被称为“惨绿少年”, 披绿甲的马怎么不算绿马呢?
02黄马
既然盘点过绿马,又怎么能遗漏 黄马呢?
唐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图/文博圈
唐代贵族多爱马。
这匹黄马的真实身份,是少见的马届“艺术生”——为唐玄宗李隆基庆生的 舞马。
玄宗朝的宰相张说有诗云:
圣王圣德与天齐,天马来仪自海西。
腕足齐行拜两膝,繁骄不进蹈千蹄。
髤髵奋鬣时蹲踏,鼓怒骧身忽上跻。
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掉尾醉如泥。
是说舞马会在表演过后,衔着酒杯,向主人跪拜祝寿。
银壶上黄马的姿势,正是舞蹈结束时的ending pose!
只可惜安史之乱后,舞马也流散民间。它们的技能不再为人欣赏,甚至会因为随乐起舞的习惯,而被当成怪物鞭挞。
当年的宫殿没有了,当年的舞马也绝迹了,而舞马祝寿这一奇特的皇家娱乐形式,却被定格在这件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上,成了历史孤独的见证者。
晋 晋归义氐王印金印 上海博物馆藏
这匹黄马来自西晋王朝颁发给归顺的 氐族首领的官印,本应是民族交流、融合的见证者。
然而,西晋末年,正是氐族打响了五胡建国的第一枪,建立了五胡十六国时期的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成汉。
这样的历史走向,也让黄马占染了一丝 “黑色幽默”的气息。
18世纪 铜镀金四马驮水法转花钟 故宫博物院藏
在故宫博物院的钟表馆里,也藏了不少黄马。
18世纪 铜镀金四马驮水法转花钟 故宫博物院藏
这座钟产自英国。泊来的黄马一共4匹,身披华缎,撑起了整个钟架。
表盘上部还有一队骑士。只要启动钟的机械,骑士们便会策马转圈,转花飞旋,不可谓不精巧。
18世纪 铜镀金锦鸡山石骑士牵马表 故宫博物院藏
另一匹来自英国的黄马装饰更盛。
不仅烫了离子烫,披上了彩色玻璃镶嵌花纹的鞍,还背着整座钟的精髓——表盘。
表盘虽小,但若启动钟内机械,它也会于整点报时。
18世纪 铜镀金锦鸡山石骑士牵马表 故宫博物院藏
乐声响起,黄马下方小窗口里的人们,便开始了一日二十四度的劳作。钟表顶部的宝星花也会随之转动。
03 红马
最后,再来看看当下最令人害怕的 红马吧。
汉 彩绘木轺车 甘肃省博物馆藏
多么熟悉的馆藏,熟悉的姿态,以及,熟悉的 大板牙。
或许这就是 汉代塑造马的定式之一——掀嘴唇子,露出最自信的牙齿。
又或许,这是墓主人共通的癖好——在阴间也要攀比:“我的马就是牙口最好的!”
汉 陶马头 南京博物院藏
时至 唐代,马的表情就端正多了。
唐 三彩马 故宫博物院藏
虽然也是“笑而露齿”,但起码它没有掀嘴皮子了不是?
这匹红马造型准确,比例匀称,挺拔有力的四腿刻画得尤其生动。 全身多彩的装饰,也体现出它不俗的家境——头戴络头,身披攀胸和鞦带,上挂杏叶形饰物,马背配鞍,外包鞍袱,下衬雕花垫和障泥,尾系花结。
不过,相比于贵族所爱的马届“艺术生”,普通百姓还是更欢迎传统的“体育生”。
红马端立,神情冷静。马上男子留八字胡须,头戴幞头,身穿翻领大衣,身后还坐着一只猎犬。
看他双手的姿势,似乎曾握着什么武器,只是后来遗失了。
唐朝人性喜狩猎,并以善猎为荣,灿烂多彩的狩猎俑正是这一文化背景的缩影。
唐 三彩骑马狩猎俑 故宫博物院藏
这匹红马身体略向前倾,作欲发之势,显然比上一匹选手更在状态。马上男子戴幞头,穿翻领大衣,带狗……想来这些都是 唐代猎手的标配。
唐 陶彩绘骑马俑 上海博物馆藏
这两匹红马双目圆睁,两耳上耸,胸肌突出,身姿矫健。
相比于健硕的红马,马上骑手就丰满得多了。他们头戴红色风帽,身穿窄袖长衣,足蹬长靴,直坐于马鞍之上。
没有持武器,也没有驮货物,想来这就是 唐代普通百姓的生活的状态。
金 赵霖 《昭陵六骏图》卷(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若说绿马届的顶流非“马踏飞燕”莫属,红马届的顶流,就应当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战马—— 什伐赤了。
什伐赤,波斯马,枣红色。在唐初的统一战争中,李世民便是骑着它,去征讨王世充的。
战斗中,什伐赤身中5箭,依然带箭飞奔,尽显矫健之势。太宗称它 “瀍涧未静,斧钺申威,朱汗骋足,青旌凯归”。
修建昭陵时,李世民提出:“朕所乘戎马,济朕于难者,刊名镌为真行、置之真形”。为纪念六骏,李世民请画家阎立本和工艺家阎立德以写实的手法,用 浮雕描绘六匹战马列置于陵前。
唐 昭陵六骏 西安碑林博物馆藏
这位武德充沛的帝王,生前身后都要与自己的战马在一起。
横屏查看更清晰
唐 昭陵六骏 西安碑林博物馆藏
当然,博物馆里的马绝非只有以上几种。在最新发现的开封州桥遗址中,就有20余米长的 海马纹石壁浮雕。
工作人员在开封州桥遗址
《东京梦华录》有载: “近桥两岸,皆石壁,雕镌海马水兽飞云之状”。
所谓 海马水兽,当然不是海洋生物真海马,而是 踏浪而来的神马!在瓷器和壁画上都很常见。
明 景泰款掐丝珐琅海马狮戏球海马纹碗 故宫博物院藏
目前,开封州桥遗址仍在发掘之中,也期待石壁浮雕上的海马,早日加入博物馆大家庭。
横屏查看更清晰
宋 开封州桥遗址巨幅石雕壁画
在今天为大家介绍的众多马中,
你的最爱还是“绿马”吗?
你又在博物馆见到过哪些马呢?
一起在评论区分享一下吧。
来源:文博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