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碎银”小儿结账,不用找了!古代店小二怎么从不数钱,大侠给的钱够不够

“碎银”小儿结账,不用找了!古代店小二怎么从不数钱,大侠给的钱够不够

时间:2022-10-25 19:55:02来源:观史修文1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观史修文1的《小儿结账,不用找了!古代店小二怎么从不数钱,大侠给的钱够不够》,希望大家喜欢。

我们在看武侠剧的时候经常能看见这样一个场景,一位大侠在店家里吃完饭直接向桌子上拍下一块碎银,大喊一声“小二结账,不用找了”之后便离开。但是店小二从来都是回复一句“客官慢走”也从来没有数过钱。其中就有人很疑惑,那位大侠给的碎银真的够饭钱吗?这一块碎银子又值多少钱呢?

想要知道这个问题下面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古代货币情况,古代货币大多以贵金属为主,如我们常见的金,银,铜。到了宋代才开始有了纸币,但在当时并不流行,主要是以金属型货币为主。金属型货币的面值大概可以分为3类,元宝,碎银,铜板(面值由大到小)。在古代能用得起元宝的人家都是凤毛麟角,大多都是皇家或是贵族子弟在外出游玩时才会出现元宝的影子。说到元宝银元宝的规格最大的有50两,小一点的也要有10两左右,最小的有5两。

在古代银子的价值很高,一个5两的银元宝也可以换2000个铜板,而平时在普通的酒家吃一顿饭只需要100多个铜钱就足够了。如果每个人都用元宝付钱不但店家不好找钱,而且回去的时候就要背上一袋沉重的铜板。因此古代人也发现了这一弊端,于是碰到日常的交易钱庄便把大块的银锭用一种叫夹剪的铁剪子,把它们分割开来成为小块。于是就有了我们所说的“碎银子”,这些碎银就开始在民间流行成为了平民百姓手中的“红票”。

对于一般的平民百姓来说平时吃饭和买东西都是用铜板的,只有在大型酒楼消费或是商人在做些买卖时才会用到银子。那么古代人在面对没有稳定面值的碎银时该怎么精确计算价值呢?虽然有一些熟练的伙计只要用手掂量一下,就可以知道其斤两但不是长久之计。这当然难不倒古代的才子们,他们发明了一个东西名字叫戥子。这是一种袖珍的小秤,测量精度能达到一厘,五两以下的碎银都能精确称量。

有时候在药铺买药时,郎中也常用它来称量药材重量,它是明清年间老百姓的日常用品。在一些高档的酒楼中也会用到它,但在普通的酒楼中一般都是收取铜板的。这些酒家一般不会使用戥子去特意称量碎银的重量,因为考虑到银子还有成色问题(好一点的叫纹银,差一点的叫底银,成色不同价值也不同),小的店家是无法精准估算出碎银的价值的。在这种较低消费的酒家中用碎银买单自然是多给了,因此不用考虑是否够饭钱的问题。

在古代贫富差异很大,普通百姓的消费水准很低,吃饭一般都用铜板结账,因此凡事用碎银结账的顾客都是只会多给不会少给,不存在不够饭钱的问题。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