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诸葛亮真的那么厉害吗?一个缺点让蜀汉直接败亡!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千里明月照天涯的《诸葛亮真的那么厉害吗?一个缺点让蜀汉直接败亡!》,希望大家喜欢。
诸葛亮是三国中非常著名的一个人物,在《三国演义》中更是被神话的神乎其神,鲁迅先生就曾经评价过《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状诸葛亮之智而近妖,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将诸葛亮刻画的无所不能,就好像一个神仙和一群凡人在打架,每次要么借东风,要么制造木牛流马,要么脚踏北斗,为自己续命,总之次次是料事如神,让人过足了瘾,没办法,小说作者中的主角总是很牛的,次次功德圆满,但难得的是罗贯中先生还比较尊重史实,在诸葛亮的忠心辅佐下,蜀汉帝国还是败亡了。
实际上正史中的诸葛亮远远没有小说中描述的那么神奇,相反诸葛亮作为一个凡人在战略战术上也存在着很多的缺陷,而且根本算不上足智多谋,正史中的诸葛亮善于战前谋划,而不善于战场上根据战争需要灵活变通,说白了就是按着规划打仗,将战争的每一个细节提前都想好,但是一旦战争出现了意外环节,诸葛亮就没招了,所以诸葛亮属于那种稳扎稳打类型的,这一点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也刻画出了诸葛亮的这一特点,例如空城计为啥能够成功呢?主要是因为司马懿知道诸葛亮从不打无准备之战,所以才会对其防备。促成空城计的成功,在蜀汉基业刚刚建立的时候,这种稳扎稳打的战争方式确实帮助蜀汉赢得了主动权,夺得了生存的机会,但是在三国战争的白热化状态中,诸葛亮却一反常态,拼了命的去讨伐魏国。
按照诸葛亮自己的话来说,自己多次北伐主要是为了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希望能够早日统一中原,还于旧都,但是诸葛亮却没有从大局出发,对三国的实力没有做一个认真的比较,贸然去攻打魏国,还一连攻打了五次,最终都失败而回,其实这就反映了诸葛亮的一个缺点:遇事冲动,没有大局意识。当时蜀汉王朝是三国中实力最弱的一个,当年去攻打东吴还被人家用火烧死了几十万人,再加上人口少,粮草不足,蜀汉最好的方式就是休养生息,厉兵秣马,鼓励生育,从长计议,但是诸葛亮却被刘备的恩情冲昏了头脑,拿着老本和人家拼,不仅没有成功反而自己也折在了五丈原,实在不是明智之举,如果诸葛亮有那么一点自知之明,就会想要坐稳江山比打江山更重要,治国理政,伺机而动是最好的选择。
诸葛亮目光短浅,遇事冲动还有一个表现就是在对魏延的态度上,魏延因为脑后长有反骨,所以很不受诸葛亮待见,诸葛亮对魏延只是用而不信任,因此就剥夺了人家的话语权,但是对于一个人也得分正反两方面去看,因为人家魏延在战场上还是非常卖力的,诸葛亮整天对人家板着个脸,人家自己不高兴了,傻子都会看出来诸葛亮对自己有意见,但是魏延心胸还是比较大度的,正在北伐一筹莫展之际,魏延提出了一条非常重要的计策:兵出子午谷,这里道路非常狭窄,而且是关中通往汉中的一条捷径,魏军把守的兵力又很少,如果能从这里攻击,必然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诸葛亮却拒绝了,连想都不想就拒绝了,后来魏延知趣而退,而诸葛亮依然用老办法和人家强大的魏国死磕,结果把蜀汉家底全打没了。
后来诸葛亮死后没几个年头,蜀汉就被魏国灭亡了,其实这不能全怪后主刘禅无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当时诸葛亮的穷兵黩武导致的,如果当时诸葛亮能够从全局出发,从长计议,积极为蜀汉帝国培养顶尖人才,或许历史将会被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