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韩信被害时,张良为何不出手相救?原因有三个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笑中屋的《韩信被害时,张良为何不出手相救?原因有三个》,希望大家喜欢。
作为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可以说汉朝的半壁江山都是韩信打下来的,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居功至伟的战将,为何最终却死在了刘邦妻子吕后和萧何的算计当中呢?而且,同为汉朝的功臣,张良看到韩信被害,为何不出手相救呢?
楚汉战争结束后,刘邦便开始分封功臣,作为汉初功臣的韩信、张良、萧何当属功劳最大,也当然最应该受到刘邦的嘉赏,但是吕后却没有念及他们的功劳,反倒让萧何出了计谋来谋害韩信,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总结一下原因,这三方面的原因是最应该提出来的。
第一,张良是战在刘邦这边的,张良跟随刘邦的时间比韩信早得多,而且张良本身就是丞相出身,韩信则是从草市中出来的,张良到底应该支持谁,这应该是一眼就能看出来,所以说,张良根本没有必要冒着牺牲自己的危险去救韩信。
第二,张良无能为力。刘邦夫妇本身就容易怀疑人,这是铁定的事实,尤其是吕后,掌握大权后,早就想收拾一下身边的异姓王,而韩信作为第一个逼破刘邦登上王位之人的将军。吕后早就想来惩罚一下韩信了。
如果能给吕后一个理由去收拾韩信,吕后是再开心不过的了,因为在吕后心里,哪个人都有篡位的嫌疑,现在能收拾一个就是一个。
而这些对于刘邦来说更重要,刘邦连自己的连襟樊哙都不放过,更何况是韩信呢,韩信的军事能力也是别人不能比的,张良作为一个聪明的人,早就看明白了这一切。
张良本身就是一个谋士,他的作用就是帮助刘邦推翻暴秦,然而他的目的达到了,别的事业就少插手了。
第三,韩信本人容易听人教唆,确实有可杀的理由。为什么这样说呢?当除刘邦和项羽大战,刘邦命在旦夕,请求韩信出兵支援,但是韩信却乘火打劫,要求刘邦封自己为王,这样的要求虽然看起来不过分,但是刘邦已经开始怀疑韩信了,这也成了刘邦心里的一道坎,毕竟韩信自己曾经做的事情不光彩,如果张良去劝说,那一定就是和刘邦本人过不去了。
从韩信本人的为人来说,刘邦杀他也是有理可循。
但是古往今来,很多人都称赞韩信,韩信的军事才能是有目共睹的,韩信凭借自己的能力打败了西楚霸王项羽,而韩信也称自己“点兵,多多益善”。这当然能说明韩信的能力了。
刘邦也在想,如果自己去世后,那还能有谁震慑住韩信呢?如果到时候韩信再次谋反,那一定没有自己后人的地位了,所以,与其将韩信放虎归山,不如就这样让吕后背上骂名来为自己铲除异己。
张良作为汉朝的开国功臣,自然也意识到这一点,因为张良觉得自己的军事才能一定不如韩信,如果韩信在刘邦去世后再次发动战争,那天下一定要动乱了,所以,从这里看,张良也就束手不管了。
说到底,为了迎合历史,为了迎合大众的意见,在平定天下后,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定位,可是韩信不懂,换句话说,韩信不懂得天高地厚,不知道积极隐退,刘邦夫妇还要尽力挽留?这是不可能的,刘邦夫妇对于张良这种置身而退之人才更欣赏呢。
回顾韩信的一生,从市井小人到齐王到楚王,再从楚王被贬为淮阴侯,这一生时间虽短,但是经历的太多,从他职位的变化,众人已看出来刘邦对其心有芥蒂,可是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韩信作为作战的将军,其骨子里就有优越感,他见到樊哙也就是冷冷的调侃,曾经萧何月下追韩信,可后来的萧何又给吕后出谋划策谋害韩信,由此可见,真的是世事变迁。
如今,汉朝的天下打下后,张良于公于私都不会去救韩信,因为刘邦的天下就是刘邦的天下,已经无人能及。
当时一身戎装的大将军被吕后残害,无数人无不为之落泪,但人的一生就是这样,就像刘邦当时在街上胡吃海喝,在一个小小的泗水亭做亭长,谁能想到以后能够南征北战当上了开国皇帝。
所以,人生就是这样,浮浮沉沉,恍然就是一生,孰对孰错,谁又能分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