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康熙皇帝六次下江南,四次都住在他家里,结果把他吃到破产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木子史观的《康熙皇帝六次下江南,四次都住在他家里,结果把他吃到破产》,希望大家喜欢。
康熙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他曾六次下江南游历,其中有4次都住在了曹寅的家里。看起来是皇恩浩荡,让其他臣子羡慕不已,曹家人也觉得特别自豪,可实际上曹家已经被皇帝吃到破产。那么,曹寅到底跟康熙什么关系,为何会被这样特殊对待?曹寅出生于公元1658年9月7日,其父亲曹玺是皇宫里的二等侍卫,因为职务的关系,经常跟皇亲贵族接触。康熙出生后,按照朝廷的规矩,需要从内务府三旗中挑选合适人选照顾。
曹寅的母亲孙氏,有幸被选中成了康熙的保姆。因为这层关系,原本就深受皇室信任的曹玺,进一步得到了重用。公元1663年,曹玺被朝廷任命为江宁织造。任职期间,曹玺因为精明能干,办事干净利索,总能非常圆满地完成任务,所以很快就得到了康熙的大量赏赐。由于家族的关系,曹寅16岁就进入了皇宫,不久之后就成了康熙的侍卫。二十岁左右的时候,曹寅被康熙提拔为正白旗旗鼓佐领。
公元1684年,曹玺积劳成疾驾鹤西去,曹寅遵照皇帝的旨意,继承了父亲的职务。曹寅虽然被外放到了其他地方做官,可他跟皇帝的关系却没有受到太大影响。按照清朝的规矩,只有四品以上的大官,才资格给皇帝写奏折。而曹寅在做五品官的时候,就经常呈递奏折,其数量比很多二品的封疆大吏还多。面对这样明显不合规矩的做法,康熙不仅没有指责,反而还鼓励他多汇报一下工作。
如果曹寅有功劳的话,康熙一般都会大加赏赐。如果不小心犯了错误,基本上都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最典型的就是“贩铜”事件,曹寅当时觉得卖铜是一个好生意,直接写了一封奏折,跟康熙皇帝说,他想做这一行给内务府多挣点儿钱,只不过需要大量的资金,希望内务府能先提供十万两银子。康熙皇帝看到这份奏折之后,都没有怎么考虑,就直接答应了下来,立刻让人给曹寅送银子。
用现代话来说,这就是上面有人的好处,其他人找内务府拿钱的时候,都要经过好几道工序,而且还不一定可以批准,而曹寅只需要写一份奏折,就能彻底解决问题。刚开始的时候,曹寅确实赚了不少钱,其他人看他这么赚钱,纷纷凑过来争夺利益。因为竞争缘故,曹寅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不仅没有获利反而还亏了不少。他随便找了一个理由,写奏折跟康熙汇报说,贩铜的事儿干不下去了。
康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肯定能看出曹寅的小把戏,不过他没有计较,非常慷慨的同意了他的请求,甚至连亏损的钱,都没有跟曹寅清算。从这一点来看,康熙对曹寅确实非常照顾。现代人经常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对曹寅来说,康熙皇帝就是一个超级风口,他很容易就能从康熙皇帝这边借力发展。曹家只用了短短二十年的时间,就成了江南地区的领头羊。
需要注意的是,世界上还有一句话叫“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曹家因为康熙的恩宠得以发展起来,也因为多次接待康熙造成了严重的亏空。公元1712年,曹寅因病去世的时候,被人核算出23万两欠款,根本没有资产可以补上。康熙知道其中自己的责任,他不愿意看曹家就这样破败,于是下令让曹寅的儿子担任江宁织造,而且还给了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弥补亏空。雍正皇帝执政后,开始彻查亏空,曹寅的子孙因为无法弥补,最终被革职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