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军”《三国演义》中关羽水淹七军,是指哪“七军”呢?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叫我过客的《《三国演义》中关羽水淹七军,是指哪“七军”呢?》,希望大家喜欢。
熟悉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水淹七军的故事:建安二十四年(219)七月,曹操命曹仁兵出樊城,攻打关羽,同时让于禁做策应。
但是正值秋天,连绵暴雨后汉水泛滥,平地水深数丈,于禁所率的七军将士都被淹没在水里,汪洋一片,无法作战。于禁只好投降关羽,魏将庞德则被斩杀。
那么,水淹七军是淹的哪“七军”呢?
1、历史最早的军队分为九军
在历史上存在关于行军布阵的说法,但是无论哪一种分法,根源都是来自于九军之法。九军的来历则与黄帝的大臣风后有关。风后即风伯,是上古风姓部落首领,源自燧人氏,是伏羲之子,以主司天文、可预知风雨而得名。
黄帝征讨作乱蚩尤时,最初无法取胜,九战九败,最终拜风后等人为将,而风后“善伏羲之道,因八卦设九宫,以安营垒”,风后以伏羲八卦为本,设八阵图、九宫军,行军布阵,一举打败了蚩尤。
这里的八阵图、九宫军就是大家常说的“九宫八卦阵”。九军是在离、艮、兑、乾、巽、震、坤、坎里加一个中卦,九宫可理解为九军,由九军按八卦方位布成的军阵,通俗的讲就是前、后、左、中、右、东南、西南、西北、东北九军。当然,这里的九军与后世的六军、三军有本质不同。
2、西周军队分为六军、三军
根据西周的军制,军队分为六军、三军。这源自《周礼》所定的规矩:“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此处的“王”是指“王师”,即天子的军队,大国、次国、小国是根据分封时所获爵位不同来区分的。
“王六军”有多少兵士组成呢?答应是:72000人;三军则由36000兵士组成。但是,从春秋末期开始,各诸侯不断扩军,大多从人数上都超越了“王师”,甚至诸侯所属的公卿也擅自设立三军,与国君抗衡。
对此《左传》记载了一个历史事件就说明了当时的情况:鲁国季武子想设立三军,大夫叔孙豹劝他:“不可。天子作师,公帅之,以征不德。元侯作师,卿帅之,以承天子。诸侯有卿无军,帅教卫以赞元侯。自伯、子、男有大夫无卿,帅赋以从诸侯。”
叔孙豹所说大意如下:不可以。根据周制,天子可拥有六军,由大公统率,征讨不义之国。大的诸侯拥有三军,由六卿统帅,可随天子出征。小的诸侯设六卿而没有三军,由六卿统率武士辅助国政。伯、子、男以下的小国,如果国内有大夫,而没有天子任命的卿,只能派武士随同诸侯征战,不能单独出征。
西周的六军、三军与风后的九宫军,本质上是有差别的。九宫军是行军作战时的一种阵型、阵势,根源上是一种“法”。而西周的六军、三军是军队组成的一种结构,从根源上讲是一种“制”。
3、六军、三军如何演变成七军
关于“王六军”的具体名称,目前没有形成共识。很多人认为,所谓的六军是泛指,并无太多实际意义。也有人认为,六军是指上军、下军、左军、右军、虞军、中军。其中的虞军负责行军时的前哨侦察,驻军时的巡逻安保;中军则是主将所率的主力部队。
对于“三军”人们通常认为是指上军、下军、中军。先秦时期,诸侯征战以战车为主,因为只有贵族士大夫才能养得起战车、战马。后来战胜国拥有了大量俘虏,就把他们和服兵役的平民编成步兵,跟在战车后面作战。
因此,三军是由战车、兵步两部分组成。到了春秋时的晋文公时,步兵才成为单独的兵种。当时,晋国为抵抗狄族侵犯,在三军基础上设立了“三行”,即中行、右行、左行,合称为“六军”。这里的六军和“王六军”不是一个概念。
六军、三军如何演变成七军的呢?这是因为从战国时期开始,诸侯为了征地盘,置周天子不顾,纷纷扩军,从建制规模上已大大超越了“王六军”。而周天子管不过来,也管不了,只好默认诸侯们的扩军行为。
同时,发端于战国时期的军事理论日渐成熟,经过数代人、数位著名军事家比如姜太公、司马穰苴、孙武、孙膑、诸葛亮等人的实践和总结,六军、三军的传统体系已被打破,七军体系正式建立。
所谓的七军是指前军、右虞候军、右军、中军、左虞侯军、左军、后军。其中的虞侯军就是“王六军”中的虞军。与“王六军”相比,七军中多了一个前军,也就是后世常说的“前锋军”、“先锋军”。
4、七军之名真正创制者是李靖
尽管三国时期就有了七军之说,仍有大量研究者认为,这里的“七”并非实指七支不同功能和作用的部队,而是一种泛指,形容军队很多。目前,公认的是七军之名真正创制者是李靖。
李靖是唐太宗时的大将,军事实践、理论素养极高。李靖领兵时,多流行风后创制的九宫军,即前军、策前军、右虞侯军、右军、中军、右虞侯军;左军、后军、策后军。但李靖因为兵少无法分为九军,就在九军基础上改制出“六花阵”。
六花阵是指右厢前军;右厢右军、左厢左军、左厢后军;右虞侯军、左虞侯军;中军,这样就组成了七军。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认为,九军变成七军,真正创制者是李靖。李靖之前虽有七军说法,但没有达成共识,李靖之后七军才完全定型。
为什么沈括在七军的军制形成中,如此推崇李靖呢?这是因为李靖不仅给七军起了具体名称,还把七军的行军、作战等全部标准化,为后世之人领兵统将提供了范本。据李靖的《卫公兵法》,七军由二万人马组成,“如或多或少,临时更定”。
李靖认为,七军出征要按顺序行军,分别是:右虞候马军、右虞候步军;右军马军、右军步军;前军马军、前军步军;中军马军、中军步军;右军马军、后军步军;左军马军、右军步军;左虞侯马军、左虞侯步军。
对于以上七军李靖规定:马军离步军一二里外行军,遇有土坡、山陵就要派三五名骑兵占据,以防虞候军万一没有发现。其他各军要在这里环顾四周,观察敌情。右虞候军最早安营扎寨,负责“路平道路,修理泥淖、桥津,检行水草”。左虞候军要负责安排队列,保证军容齐整。如果是军队返回,顺序则是左虞候马军、左虞侯步军,然后是左马军、左步军,依次类推。
李靖还对七军出征时的阵型、辎重、先锋等队伍的分列等进行了规定,甚至连驻扎结营时几人挖几个厕所都有规定,即“两队共掘一厕”……
七军在现代语境中基本消失了,人们通常用海陆空三军来泛指各部队。
指动济南原创,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