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年”“公元前”是怎样定义的?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是如何计算的?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等闲读史V的《“公元前”是怎样定义的?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是如何计算的?》,希望大家喜欢。
提起中华民族的历史到底有多久?相信很多人的第1个反应就是5000年。但中国的历史可不止有5000年,在清朝末年,国家局势危机,一些爱国忧民的能人志士,在唤醒民智呼吁政府抵御外敌时,曾提出“上下五千年文明古国”这一概念。
但这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中国文明只有5000年,而是说中国文明分为上下两部分,分别都有5000年。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纪年法了,在历史上,几乎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纪元。在中国历史上纪元一般与天子有关。天子继位的第一年,被称为元年,之后依次增加。除非发生什么值得纪念的大事,一般情况下皇帝是不会随意更改年号的,这种重新确立纪元的形式也被称为“改元”。
在中国古代还有一种“天干地支纪年法”,这种纪年法把十天干十二地支组合了起来,比如说辛丑年,戊戌年。这种纪念法把六十年画定为一个周期,在清朝末年时常常会用这种纪年法表示重大的历史事件,比如说甲午战争,戊戌变法等。
在之前两种纪年法的基础上,还有一种“年号干支兼用法”,即皇帝的年号加上干支纪年,比如说《扬州慢》当中的淳熙丙申。像我们现在使用的公元纪年法属于宗教因素的纪元,基督出生的那一年被定为公元元年。1949年9月27日,在新中国第1次政协会议上讨论决定中国使用这种世界通用的纪年法。
公元元年被看作是一个分界点,之前的历史被称作公元前。虽然大家都知道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使用这一纪年法的话,必定要追溯到公元前很多年,但是关于中华文明确定的起源究竟是什么时候?很多人都说不清楚。于是便引用古书当中的5000年来解释,认为中华文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但这其实只是一个约数。
根据目前可以查证到的史书以及历史遗址,可以推测公元前3000年在中华这片土地上已经拥有了文明。根据甘肃省天水市的大地湾遗址,人们发现当时的居民已经拥有了十分完备的制陶技术,可以制作出灰、红、黑各种颜色的陶制品。
并且在当时人们已经开始使用原始的文字来进行记录。在当时纺织技术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人们已经开始使用古针、石纺锤等工具进行纺织生产。
令人惊讶的是,在这里人们发现了宗教祭祀的痕迹,并且还发现当地居民曾进行过音乐活动,由此可见当时文明已经十分的发达了,绝不是神话传说中的那样一片混沌。
更让人惊喜的是,根据检测发现,遗址当中的稻谷距今已经有超过8900多年的历史了。陶制品也距今已经有了七八千年的历史。文明不是一蹴而就的,人们普遍认为中华文明的开端可以追溯到在此之前的很多年,但是因为各种原因的影响,至今还没有发现更早的文物佐证。
那中华文明5000年的说法是怎样计算的呢?孙中山先生曾写过这样一句诗,“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在这句诗当中指明,中华5000年的历史是从轩辕黄帝时期开始算的。
相关考古专家认为,黄帝生活在距今5000年的黄河流域,在这一流域上还生活着炎帝部落,两个部落在之后结为联盟,共同打败了蚩尤部落,之后黄帝被举荐为部落首领,经过数千年的发展,炎黄部落也成为了整个华夏民族的主干,也因此我们常常会将自己称为炎黄子孙。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从封建社会到如今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一路走来,中华民族饱受历史的洗礼。关于中华文化究竟有多久,西方学者黑格尔曾经说过,“世界历史首先应该从中华帝国说起”。
前苏联学家司徒卢威也曾肯定地在著作当中写下“中国有一万多年的历史”,其实关于中国有上万年的历史曾经是一个世界共识,但是由于西方国家的刻意模糊,这个概念也被逐渐淡化了。
没有历史的民族是没有文明的,作为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得以延续至今的文明古国,中国的历史一直延续了下来,从未中断。自黄帝轩辕之后,中国的历史就十分清晰了,除了人们代际之间的口耳相传之外,还留下了不少文字记载。这对我们如今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有着极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