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接班人”除了姜维外,还有四个人自认为是诸葛亮的接班人,他们分别是谁?

“接班人”除了姜维外,还有四个人自认为是诸葛亮的接班人,他们分别是谁?

时间:2022-10-12 10:35:58来源:文化纵横说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文化纵横说的《除了姜维外,还有四个人自认为是诸葛亮的接班人,他们分别是谁?》,希望大家喜欢。

诸葛亮去世后,确实先后有四人以诸葛亮接班人自居。

魏延:公认的接班人

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三国志.魏延传》。

魏延是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

自李严被扳倒后,无论是资历还是职位,魏延都是仅次于诸葛亮的二号人物。

因此,诸将都认为魏延“必当以代亮”。

魏延也不太谦虚。

每次北伐时,魏延“异道会于潼关”的要求都被诸葛亮“制而不许”,因此,魏延认为诸葛亮怯懦,“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也就是说,魏延不但自认为是当仁不让的接班人,而且自认为一定能比诸葛亮干得更好。

所以,诸葛亮一去世,魏延就公开、直接提出了接管全军的要求。

诸葛亮临去世前,做出了退军部署,令魏延断后。

然而,当费祎前去见魏延时,魏延却表示:丞相虽然去世了,但我还在呀!让丞相府的官员安排还葬即可,我自率军击贼!怎么可以因一人之死而废天下事呢?再说了,我魏延是什么人,怎么可能接受杨仪的节制呢?

意思非常明确:丞相去世,我魏延就是蜀军的一把手,北伐军的统帅了!我不接受其他人的节度,我要自率军继续北伐!

魏延甚至率军截断杨仪等人的退路,试图直接夺取指挥大权。

当然,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魏延失败了,被杀了。

以魏延的资历、军功、能力,他确实当仁不让。

因此,魏延在夺权过程中好不遮掩自己的想法,甚至以不惜以极为偏激的手段试图夺权。

然而,武人魏延或许忘记了:诸葛亮不仅是北伐军统帅,也是蜀汉的丞相,蜀汉政权的实际掌权人。

诸葛亮去世后,不单是北伐需要重新安排,就是整个军政结构都需要重新安排。

蜀军的将领,既是将,也是臣,他们都需要回到蜀国,接受调整后才可能有心继续北伐。

这个时候如此执拗地继续北伐,如此简单、直接地继承军权,不利于蜀汉政权的稳定,也得不到蜀军其他将领的支持,众叛亲离是必然的。

杨仪:一场空

另一位自以为“顺理成章”接班的人,是杨仪。

仪既领军还,又诛讨延,自以为功勋至大,宜当代亮秉政。——《三国志.杨仪传》

诸葛亮北伐时,“军戎节度,取办于仪”。

诸葛亮去世后,杨仪节度诸军,回到了国内。

诸葛亮在世时,丞相府是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构。

如今,蜀汉政权要维持平稳过渡,自然也要以丞相府的官员为主导。

杨仪这个丞相府长史,级别在留府长史蒋琬之上,又曾经节度诸军退兵,更“粉碎”了“唯一竞争对手”魏延,自然有充分理由自以为是接班人了。

然而,和魏延一样,杨仪忘了一件事:接班人的事情,自己怎么觉得没有用,领导怎么觉得才是关键的。

领导诸葛亮早已经做出了安排。

诸葛亮虽信任杨仪的才干,但认为他“性狷狭”,扶不了正。

诸葛亮早已经秘奏后主:“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蒋琬,早已是“内定”的接班人了。

所以,蒋琬成了尚书令、益州刺史,而杨仪只作了中军师,无所统领。

杨仪自认为年宦、才能都在蒋琬之上,心中不平,意见很大,甚至口出狂言:当初我要是代军投奔魏国,何至于有今天的屈辱呢?现在追悔莫及呀!

这么大的领导,这样乱说话,后果是严重的。

杨仪后来被废为庶民。他还不吸取教训,“上书诽谤,辞指激切”,结果朝廷“下郡收仪”,杨仪最后只好自杀了。

至少从杨仪后来的举之言行看,他没有成为诸葛亮的接班人,是蜀汉的幸事。

蒋琬:接班,接了半个班

诸葛亮指定,“后事宜以托琬”。

那么,蒋琬可以接过诸葛亮的班了吧。

领导说了算。

诸葛亮也有领导:刘禅。

刘禅听了诸葛亮的花,要蒋琬接一接班,但刘禅可不会允许自己头上再顶一个什么“相父”。

因此,蒋琬自始至终,只接了半个班。

蒋琬先为尚书令、益州刺史,后又升为大将军,录尚书事,看起来是军政一把抓了。

然而,刘禅到底还是留了一手。

在刘禅让蒋琬作尚书令的同时,也让他的舅舅吴懿升为车骑将军,坐镇汉中。

自诸葛亮北伐以来,大批蜀军主力长时间驻扎汉中。

因此,吴懿事实上足以分走了大分量的军权。

此后,蒋琬升为大将军,费祎又成了尚书令。蒋琬、费祎,分享了尚书事,在军政事务上都有很强的发言权。

当然,蒋琬不可能完全接过诸葛亮的班,还在于他自己在军事才能上的欠缺。

蒋琬认为:诸葛亮北伐屡屡无功,是因为翻越秦岭,运输困难,不如沿沔水东下,直接进攻上庸、襄樊等地。

因此,蒋琬治舟,悉心准备。

结果,众人都认为不靠谱。后主派费祎、姜维前去劝阻了。

在军事才能上服不了众,也是蒋琬不能完全接班的主观原因了。

总之,蒋琬虽然是诸葛亮钦定的接班人,蒋琬本人也是以接班人自我要求的,但无论是职务、实权、影响力上,其与诸葛亮都相去甚远。

费祎:到底作不了宰相

蒋琬的影响力跟诸葛亮有差距,没有成为名副其实的接班人。

蒋琬去世后,“禅乃自摄其政”,留给权臣的空间就更小了。

费祎仍以接班人来要求自己,协调内部,节制姜维北伐,但一直没有办法从大将军的位置上“再进步”。

望气者说:成都没有宰相位。

或许为了更进一步,费祎当年冬天就北屯汉寿。

果然,不久,费祎获得了开府的权力。

然而,又过了不久,费祎就为魏降将郭循所刺了。

到最后,费祎也无法再进一步了。

蒋琬、费祎,都被认为是诸葛亮的接班人,也被列为“良相”的序列。

然而,说到底,他们也确实成不了新的诸葛亮。

其他人

至于其他人,还不如蒋琬、费祎了。

姜维也被后人认为是诸葛亮接班人。

姜维这个诸葛亮的接班人,其实主要是精神上的接班人,算是继承了诸葛武侯的“北伐遗志”吧。

就实权而言,姜维虽然位置较高,但常年在外,在朝中影响力反不如陈祗等人。

陈祗等人呢?虽然在朝中影响力很大,但在军事上已不可能再像蒋琬、费祎一样节制姜维了。

严格来说,诸葛亮没有接班人。

诸葛亮的权位、威望,都是独一无二的。

因此,许多能人都期待着能接过他的班。

然而,已经成年的刘禅,是不会允许再有“诸葛亮第二”的,他必须要重组蜀汉政权的权力结构。

魏延、杨仪看不清形势,以为当仁不让要“代亮”,不服从组织上的安排,自然没有容身之地。

蒋琬、费祎,虽然始终不可能与诸葛亮当初的权位、名望相提并论,但素质较高,能以接班人来要求自己,因此,也成就了“良相”的功业。

严格来说,他们都没有成为诸葛亮的接班人,但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来对待成为“诸葛亮接班人”的追求,获得了不同的结局、成就。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