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巡抚”从二品的布政使,与巡抚大人几乎平级,为何权力相差非常大?

“巡抚”从二品的布政使,与巡抚大人几乎平级,为何权力相差非常大?

时间:2022-10-11 17:35:57来源:鹰隼试翼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鹰隼试翼的《从二品的布政使,与巡抚大人几乎平级,为何权力相差非常大?》,希望大家喜欢。

同样是从二品,为什么巡抚能管布政使?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先说布政使。这个官衔诞生于明朝初期。话说明太祖朱元璋这个人,是个喜欢把所有事儿都自己揽着的皇帝,所以,在他手里,做了件前无古人的事情,那就是废除宰相!

朱元璋剧照

废除相权,就是怕宰相坐大,形成对皇权威胁的势力。按照同样的思路,朱元璋在各个省级部门也搞了变革,把省级的地方权力分开,设置了三个职位,互相掣肘,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具体来说,就是一个省设立三个省级官员,分别是布政使,都指挥使,和按察使。分工如下:

布政使,负责管理一省的民政,财政;

都指挥使,负责管理一省的驻军兵力;

按察使,负责管理一省的司法,刑诉。

这三个职务里面,又以布政使的权力大一些,油水足一些,所以,朱皇帝还不放心,又把这个布政使职位分设左右布政使,用来互相监督。。。其实是让他们互相扯皮,这样皇帝就放心了。

所以你看明清笔记小说,经常出现三个词,藩司,都司,臬司,就是说的这三个衙门。藩司是布政使衙门,都司是都指挥使衙门,臬司是按察使衙门,合称三司。下图就是现在保留下来的布政使衙门,也就是布政使办公的地方。

注意哈,也只是省级这样设立,府级和县级并没有这样也是设立三个衙门,依然是知府和知县是一把说,说了算!

三司各有职责统属,也都可以就本省事务给皇帝上奏折奏事。你想,这样皇帝每天要多看多少奏折?在朱元璋,朱棣这个时期,都是工作狂,怕闲不怕忙。到了明朝中期后期的皇帝们,面对太多的奏折就成了苦差事!

而各个省的布政使,都指挥使,按察使,也很少能够在地方事务上取得一致意见。废话,品级都差不多,who 怕 who? 反正,多给自己捞钱,多提自己一系的人,才是主要的!

在这种情况下,原本是一种临时职务的巡抚,逐渐成为定制。

巡抚的意思,就是代天子巡守一方。

早先的巡抚制度,是由朝廷派出,代替上意,到地方处理紧急事务。比如某省,地处北方,面临敌军侵略,那么好,派个巡抚过去!

又比如某省,遭遇严重灾害,需要齐心协力救灾,那么好,再派个巡抚过去!

如果地方承平无事,那就基本上不派巡抚。

但是到了明朝中后期,地方三司扯皮无为现象严重,为了提高行政效率,派遣一员巡抚到地方总领一省各种事务,就成为了惯例。

而巡抚的品级,和布政使一样,也是从二品。但是职权,则涵盖了一省的行政,司法,军事,监察等各个方面。

这样,有了巡抚之后,巡抚负责总揽一省的事务,而布政,都指挥,按察三使各自有专业分工。你要直接说布政使是巡抚的属官,这个也不完全对。但是,在有了巡抚之后,布政使的事权范围大大缩小,也是事实。

由于布政使和巡抚管理的事务高度重合,所以在很多时候,布政使的官员会提拔成为巡抚。比如清朝著名的两个大臣,于成龙和田文镜,都是从布政使提拔到巡抚的。

田文镜剧照

但是,从明到清越往后推,巡抚的权力越大,而三司的权力越小。到后来,三司都被巡抚压得死死的。到了乾隆年间,明确下旨,布政使是巡抚的属官,巡抚成为一省之长官。

这就是巡抚和布政使之间的关系演变。一省地方长官制度,本来在元朝的时候,行省是设立一名平章政事为长官,后来朱元璋搞了个分权鼎三,再后来又设立巡抚总揽其事,走过了合-分-合的历史曲线;而后来的各省划分,巡抚制度,又影响到了我们今天的各省版图和人事制度。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