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张灵甫”李天霞为何定要置张灵甫于死地,两人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

“张灵甫”李天霞为何定要置张灵甫于死地,两人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

时间:2022-10-07 21:05:05来源:史海媚影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史海媚影的《李天霞为何定要置张灵甫于死地,两人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希望大家喜欢。

(陈冠任原创,发表于百家号,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洗稿和抓取)

1947年5月11日,张灵甫率整编第74师从垛庄出发,经由孟良崮西麓,向陈毅和粟裕统率的华东野战军发起了进攻。这时,粟裕调集华野五个主力纵队,在孟良崮布置了一个大口袋,就等他“装”进去,来一个全歼。

这时在该地区的国军由汤恩伯统一指挥。他特别看重张灵甫这张王牌,令他为主攻。可张灵甫每天围着临沂团团转,折腾一个多月,硬是找不到粟裕的主力。汤恩伯急了,为了逼粟裕出来决战,于是下令张灵甫主力向蒙阴进攻,以整83师为右侧掩护。按照汤恩伯的部署,整83师应以1个旅(欠1个团)进出沂水西岸,确保第74师右侧的安全。

谁知整83师师长竟是与张灵甫结怨的冤家李天霞。

结果,李天霞硬是不听汤恩伯的命令派主力捍卫第74师,只令57团团附王寿衡率一个连、携带报话机1部,冒充旅部番号,进出沂水西岸进行“游击”。

他这一狠着,终于把张灵甫“栽”了。

12日黄昏,第57团团长罗文浪突然接到张灵甫电话,问:“沂水西岸是哪支部队?”

“这个这个……”罗文浪不能直说就一个连,只得支吾其词。

原来第74师冲在各个部队的最前面,由于右翼失去护卫,遭了粟裕重兵“一顿毒打”后,不得不由蒙阴南撤到了垛庄东的孟良崮山地。张灵甫非常忿怒地说:“你们搞的什么名堂?现在右翼出了毛病,我们有一个旅没有下来。共军大部过了河,形成包围。我已向国防部告了状。出了事,你们要负责。”

罗团长继续装傻,支支吾吾不做声。

张灵甫暴躁一阵后,只好口气和缓地说:“霞公(指李天霞)是我的老长官,他上次受了处分,我心里非常难过。他现在又来耍滑头,你要告诉他赶快设法补救。我只等57旅撤下来,站住了脚,就不怕了。”

可张灵甫这些话,罗文浪却没去转达。

因为他的这个团在苏北两次被歼,前任团长被俘,无人收拾残局,李天霞才派他这个师参谋长来接管。这个团装备不全,士气低落,一个营还是由伪军改编的,在全师中战斗力最弱。这还不说,进入山东后,李天霞总叫它打头阵。这其中的原因,就是罗文浪不是他的旧部。所以,李师长不仁,他罗文浪自然也不义了,于是借张灵甫暗报李天霞“害己”之仇。

由于李天霞暗中一作梗,立即使得整个战局一发不可收拾。张灵甫不得不将部队摆在孟良崮一带山地。结果,全师掉进了粟裕早已设好的“口袋阵”中,随即被华野5个纵队围着往死里打。最后,张灵甫三万多人全部被歼灭。

张灵甫在临死之前,终于明白了李天霞的歹意,下令副参谋长给蒋介石发出了最后一个电文,略云:职师与数倍之劲敌血战三昼夜,官兵伤亡殆尽,援军不至,无力再战,为不辱党国使命,抱定不成功、即成仁之决心,发电后,职等集体自杀,以报总统知遇之恩。电报中的“援军不至”指的是李天霞。临死前,他没忘告李天霞“见死不救”的状。

然后,他才自杀身亡。

张灵甫与李天霞到底有了什么不共戴天的大仇呢?

其实,就是为了争官当。

原来,第74军的老军长本来是王耀武,他兼了集团军副总司令后,知道自己这个军长迟早是要让给别人的。而他一直对张灵甫宠爱有加,暗中悄悄选定了张灵甫作为自己的接班人,但是,张灵甫资历太浅。74军军长的最佳人选是李天霞。他是黄埔三期,与王耀武是同期同学,当过张灵甫的上司,资格老。但李天霞为人跋扈而又狡猾,因此王耀武不喜欢他。而与张灵甫的竞争对手,除了李天霞外,还有另一师长施中诚,也比张灵甫资格老。恰好,1944年5月在长衡会战中,张灵甫因为保存实力,未建战功,被调至陆军大学学习。王耀武捉急之际,不得不走了一盘大棋:先设计把李天霞、施中诚弄走,再把资历不够的张灵甫弄过来。于是,他将“老同学”李天霞调为第100军军长,以施中诚为第74军军长作为过渡。结果,1946年5月,张灵甫从陆军大学毕业前夕,任职不到一年的施中诚恰好早几天被“调走”,王耀武于是亲自向蒋介石推荐张灵甫名接班。蒋介石一口就答应。就这样,张灵甫弯道超车,担任了第74军军长之职。

争当第74军长,李天霞败于了张灵甫。

谁知接着两人又发生争整编第5军军长的“不愉快”的事。

不久,在整编中,张灵甫和李天霞都由军长变成了师长。1947年初,第5军军长邱清泉因内部不和要调离。两个老对头又不约而同地一起瞄向了第5军军长之位。结果,张灵甫在南京就近走了老军长俞济时的门路。李天霞也是在南京不惜重金打点,并且略胜张灵甫一筹,以师长兼任了进攻临沂的左翼纵队司令。

在争夺军长之时,两人在攻占临沂时又干了一仗。

李天霞打仗,一贯喜欢保存实力,自诩为“巧仗,不打硬仗”。在攻击临沂时,他不知从哪到到了一个“共军有13个纵队集结在83师正面”的报告,未经核实,便自作主张,命令全师后撤40里。他的这一决定直接让友军侧翼暴露出来,解放军立即实施穿插进攻,一度使整74师面临腹背受敌的危险。事后张灵甫气愤不过,向徐州方面弹劾李天霞“作战消极”。结果,李天霞不仅争夺第5军军长无望,反而把纵队司令官却丢了,只剩下一个师长。

俞济时是蒋介石的老侍卫长,第74军改整编74师后,他有意“重掌”该师,准备张灵甫一走人,就以自己的老手下、74师副师长蔡仁杰升充师长,于是,他向蒋介石力保张灵甫去第5军当军长。因为竞争对手李天霞出事,很快,张灵甫的任职命令被蒋介石签定了,只待他攻下蒙阴后就公布。

李天霞争当整编第5军军长又没成功,反而丢了官,对张灵甫更是妒忌。

因此,这一次汤恩伯再次令他做张灵甫的“护卫”,新仇旧恨一起涌来,一气之下,他故技重施,终于一把置张灵甫于死地了。

张灵甫和74师被歼灭后,蒋介石老泪纵横,哭诉说:“以我绝对优势之革命武力,竟为劣势乌合之匪所陷害。真是空前大的损失,能不令人哀痛!”然后,对有关责任人进行追责,“指挥不当”的“剿共”总指挥汤恩伯撤职,“见死不救”的整编第83师师长李天霞撤职,并押解徐州“剿总”军法审判。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