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诸葛亮有几个儿子?一个还是俩?看看诸葛亮儿子们的“反复横跳”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骆氏春秋的《诸葛亮有几个儿子?一个还是俩?看看诸葛亮儿子们的“反复横跳”》,希望大家喜欢。
谈到三国时期,诸葛亮应该算是当时的关键人物,他辅佐了两代蜀国皇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使得弱小的蜀国能与魏国和吴国抗衡很长的时间,并且自己受到皇帝的长期信任和大臣们的一致认可,可谓十分不易。诸葛亮虽然出名,他的儿子们却有些名不见经传,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诸葛亮的几个儿子和他们各自的后世,看一看诸葛家族在诸葛亮死后的发展演变。 诸葛家族算是一个大家族,他们把家族势力安排到三国中的每一个国,这样就能保证无论哪个国家统一天下,诸葛家族都有延续下来的机会。比如,诸葛亮在蜀国任职,诸葛瑾在吴国任职,而诸葛诞在魏国任职,这也是乱世中大家族的生存智慧。但是若说是最出名的,那肯定还是诸葛亮。
诸葛亮 诸葛亮确实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的事迹在《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都有很多的介绍,这里就不再赘述。但是诸葛亮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没有儿子。用古代的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诸葛亮在结婚后很长时间内都没有儿子,这可把他急坏了,无奈之下,他想出了过继的办法,决定把自己哥哥的儿子要过来给自己当儿子,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哥哥诸葛瑾。 诸葛瑾考虑了一下,自己都有好几个儿子了,诸葛亮却没有儿子,那就把自己的二儿子诸葛乔过继给诸葛亮吧。 诸葛瑾在征得孙权的同意后,就把诸葛乔送给了诸葛亮。那么诸葛乔的声名也非常不错,当时的人都认为他谦冲平和,很有君子之风。诸葛乔本身的表字是仲慎,他过继之后,诸葛亮把他的表字改成了伯松。根据古代伯仲叔季的排行规则来看,仲代表他原本是家里的老二。伯呢,就是家里的老大。从表字的更改就可以看出,诸葛乔的身份完成了从诸葛瑾的二儿子向诸葛亮的大儿子的转变。诸葛亮剧照 那么诸葛亮也把他的这个以前的侄子,现在的儿子看作自己的亲生儿子,并且让他统领兵马,跟随自己到汉中去,参与征战,增长带兵作战的经验,希望把他培养成一员战将。诸葛乔哪里都好,就是寿命不长,他在建兴元年,也就是刘备死后的第一年就英年早逝了,年仅24岁。诸葛乔去世以后,诸葛亮十分悲痛,因为他这个刚刚得到的儿子就又没了。虽然诸葛乔英年早逝,但是他也有儿子活着,这个儿子叫诸葛攀,也就是诸葛亮的孙子。 诸葛攀成为了蜀国的一员战将,但是跟他爹一样,也是寿命不长,很早就去世了。 诸葛亮也算幸运,虽然他很多年都没有儿子,但是在他47岁那年,他老来得子,这个儿子就是我们熟悉的诸葛瞻。诸葛亮非常喜爱这个儿子,在与哥哥诸葛瑾的家书中,他称诸葛瞻聪明可爱,但是过于早成。诸葛亮 建兴十二年,亮出武功,与兄瑾书曰:“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 诸葛亮因为连年北伐,事无巨细都要自己处理,所以积劳成疾,在他的第5次北伐过程中,病倒于五丈原,时年五十四岁。此时的诸葛瞻只有8岁。可以说他虽然是诸葛亮的亲儿子,但是因为诸葛亮事务繁忙并且过早去世,其实并没有得到诸葛亮的太多教诲。他的本事远远赶不上诸葛亮,也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诸葛瞻的仕途可谓是一帆风顺。十七岁时,诸葛瞻成为了后主刘禅的驸马并且担任了骑都尉一职,第二年又担任羽林中郎将,后来又连续转职成为了侍中、尚书仆射、军师将军等职务。 诸葛瞻记性很好,并且能书会画,可谓是遗传了诸葛亮的优秀基因。并且因为蜀人都很思念诸葛亮,而诸葛瞻是诸葛亮的儿子,这种思念就无形中转移到他的身上。每当朝廷有什么好措施,即使不是诸葛瞻提出的建议,大家也都说这是诸葛瞻出谋划策的。所以诸葛瞻虽然有一些才能,但一定程度上也言过其实,并没有他父亲诸葛亮那么大的本事。诸葛瞻剧照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瞻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葛侯之所为也。”是以美声溢誉,有过其实。 有意思的是,诸葛瞻和姜维的关系不是太好。那么姜维是诸葛亮的弟子,诸葛亮在死前把他的兵法都传授给了姜维,。虽然如此,但是诸葛亮包括诸葛亮的继任者蒋琬费祎,都是将姜维当作战将来使用,他们派姜维领兵作战,但是并不打算让他参与政治。因为姜维的性格比较急躁和狭隘,并且因为他是魏国降人,如果掌握蜀国的大权可能会遇到很多人的反对,加上诸葛亮在指定继承者的时候,只说到了蒋琬费祎而绝口不提姜维。可以看出,他也并不想让姜维担任蜀国政治上的掌权者。 但是历史就是这么戏剧性,由于蒋琬因病早逝,费祎被魏国降人郭循刺杀,一时之间蜀国呈现出缺乏政治人才的情况,不知道该让谁接班了,于是只能让资历比较老的姜维顶上。
诸葛亮剧照 姜维执政之后,就一改蒋琬费祎时期积极防守的政策,反而以大兵出师攻魏。他一共有9次北伐,其中大胜两次,大败一次,其余不是平局,就是无功而返。从成果上来看,姜维把北伐的阵地向前推进,并有效地控制了河西走廊的部分地区,可以说是有一定成就的。但是北伐也消耗了蜀国的国力,并且使得防御重镇汉中处在非常虚弱的状态,这为后来蜀国的 猝亡埋下了伏笔。 那么姜维为何要频繁出师?他又为何和诸葛瞻产生很大的矛盾呢?主要原因是姜维不但希望通过出师北伐来匡复汉室,更希望以此来扩大自己的权力。对比诸葛亮、蒋琬、费祎,姜维的权力其实是不大的,在当时他的权力被陈衹,黄皓,诸葛瞻等人分去了一部分,并且还曾因为北伐的不顺利而被贬,仕途还是比较坎坷的。姜维想通过北伐积累战功,收复失地的同时还能够提升后主对他的信任,给他加官进爵,让他有更大的权力,这样一方面能稳固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得收复失地、兴复汉室的目标能够更好的实现。所以获取权力和收复失地,是姜维北伐的两大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它们又是一致的。姜维剧照 除了姜维之外,蜀国后期政坛上还有这几位比较出名的人物:黄皓,陈祗,诸葛瞻,董厥,樊建等。黄皓和 陈祇可以说是奸臣佞臣,只想引导着后主吃喝玩乐、胡作非为,啥用都没有。那么诸葛瞻,董厥等人,诸葛瞻是诸葛亮的儿子,董厥和樊建都是诸葛亮的老部下,他们此时在蜀国政坛上身居高位,可以说是诸葛亮集团在诸葛亮去世之后的剩余势力,因为他们并没有太大的能力,虽然身居高位,但也没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讲,可以说是尸位素餐。那么姜维虽然也是诸葛亮的弟子,但是诸葛亮只是交给他兵法,也只是想让他用武艺来替蜀国守卫边疆而已所,以同为诸葛亮的部下,在姜维和诸葛瞻,董厥、樊建等人之间还有隔阂的。姜维剧照 并且对于姜维来说,诸葛瞻、董厥、樊建等人身居高位,算是既得利益者。他们和后主关系密切,看到想要扩张权力的姜维,自然是满心不乐意,因为姜维权力的扩大就意味着自身权力的损失,这肯定是他们不愿意见到的。于是他们就有了针对排挤姜维的种种举措,而姜维也只能被动应战,这就造成了两方的关系不是很好,并不能为拯救蜀国而共同出力。 那么诸葛瞻和姜维的结局都是很悲壮的。景耀六年,司马师派遣钟会、邓艾和诸葛绪领十几万大军去讨伐蜀国,此时蜀国已经非常弱小,在覆没的边缘了。那么钟会沿汉中一线攻破汉中,却遇到了姜维在剑阁一带布防,与钟会的10万大军相持。此时邓艾领少量部队从阴平小道到行军700余里,突然来到蜀国的后方,并且攻下了重要城池江油。此时后主慌了神,赶快派诸葛瞻前去抵挡,诸葛瞻也义无反顾地同意了。诸葛瞻剧照 诸葛瞻领着蜀国仅剩的部队到涪县驻扎,很快就被邓艾打败,回到了绵竹继续防御。诸葛瞻虽然不擅作战,但是他兵多呀,如果在绵竹继续防御,也不会出什么大事。但是此时邓艾玩起了心理战,他派使者前去对诸葛瞻说,“你要是投降,我一定会保举你为琅琊王。”诸葛瞻有勇无谋,看了之后非常生气,把使者砍了之后率领部队去跟邓艾决战,但是他真不是一个能打仗的主,很快就被邓艾冲散了阵型,诸葛瞻本人死于乱军之中,他的士兵也几乎全军覆没,时年37岁。诸葛亮的长子诸葛尚此时在军中做先锋,他看到自己父亲身亡,长叹一声,“我诸葛氏世受国恩,却不能杀掉黄皓,让他祸害蜀国。父亲阵亡,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于是就冲向邓艾的部队,慷慨赴死了。 瞻督诸军至涪停住,前锋破,退还,住绵竹。艾遣书诱瞻曰:“若降者必表为琅邪王。”瞻怒,斩艾使。遂战,大败,临陈死,时年三十七。众皆离散,艾长驱至成都。诸葛瞻剧照 在打败蜀国最后一支部队后,邓艾就收到来自蜀国的投降书。他进军成都,蜀国就灭亡了。后来姜维想通过假投降之际,拥立钟会为王而趁机造反,最终杀死钟会而复国的计划也破产了,他和钟会都死于乱军之中。所以说说诸葛瞻和姜维虽然政见不同,但都用自己的行动向蜀国效忠了。 虽然诸葛瞻诸葛尚父子都死于乱军之中,但诸葛氏并没有因此而绝后。因为诸葛瞻的剩下几个儿子都活了下来,他的二儿子诸葛京在蜀国灭亡之后出仕晋朝,做了 郿令,将当地治理井井有条,后来官至广州刺史。其实从晋朝方面考虑,他们并不仅仅看重诸葛京的才能,任用他也是向蜀国的遗民示好的意思。毕竟诸葛京是诸葛亮的亲孙子,他的社会影响也是不可小视的。诸葛乔 那么我们再来看一看诸葛乔,诸葛攀这一支的结局。我们知道诸葛瑾为人虽然比较憨厚老实,但他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儿子,叫做诸葛恪。诸葛瑾看这个孩子太聪明了,就说“此子非保家之主也”,意思是这个孩子虽然很有能力,但是不是使咱们家能够得到保全的人。 那么诸葛恪的聪明可以通过这件事来体现。在孙权宴请众臣的时候,他看到诸葛瑾的脸很长,就想取笑他一番,就找了一头驴在上面写上了“诸葛子瑜”四个字。子瑜是诸葛瑾的字,骂他驴指的就是诸葛瑾脸长了。此时年幼的诸葛恪看到了,不慌不忙的拿笔来,在诸葛子瑜下面加两个字——之驴,那么就成了“诸葛子瑜之驴”了。群臣看了哈哈大笑,惊叹这个孩子的才思敏捷,孙权也说你家孩子真聪明,这头驴就送你了吧。诸葛亮(左) 诸葛瑾可能是看到了诸葛恪太聪明,而且性格张扬,所以可能给家里带来灾祸,所以就留下了这一预言,后来不幸一语成谶,诸葛恪当上了吴国的丞相,却因为飞扬跋扈与很多人结仇,最后落得了被仇家杀掉全家的下场。这样诸葛瑾就相当于绝后。入晋之后,由于诸葛亮有子嗣,而诸葛瑾没有子嗣。所以在诸葛氏的商议后,诸葛乔就又从诸葛亮的儿子变回了诸葛瑾的儿子,他的后人也就又成为诸葛瑾的后人,这样就能够延续诸葛瑾的香火,也是两家都乐得接受的事情。从这方面来看,诸葛乔的命运可算是坎坷离奇,本来是诸葛瑾的儿子,后来是诸葛亮的儿子,再后来又成了诸葛瑾的儿子,真是一波三折啊。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