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历史上的宋高宗,为何转变如此巨大?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五彩斑斓的《历史上的宋高宗,为何转变如此巨大?》,希望大家喜欢。
尽管历史上对宋高宗赵构的评价并不高,但如果仔细分析这位南宋开国皇帝的一生,或许会多少有些新的认识。大体而言,宋高宗赵构的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在登上帝位之间,赵构确实算是一位比较有作为且颇有担当的皇子。由于赵构生母身份低微,使得赵构在宋徽宗的众多子嗣中,算是一个颇受轻视的一位,到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时,才被封为了康王。
可是,在靖康之难前夕,诸多皇子都显得十分懦弱,而赵构却能在关键时刻站出来,曾于靖康元年(1126年)年被封为河北兵马大元帅,率兵勤王,又曾亲赴金营议和,就这一点来讲,连赵构皇兄宋钦宗都没有这种胆识。
后来,在金人大举攻宋的情况下,赵构还紧急调集军队,试图救驾勤王。只可惜,徽钦二宗性情懦弱,抵抗不利,很快屈服于金人铁骑。这使得赵构等一般尝试抵御金人的刚毅之士,痛心不已。
当然,就当时的情况而言,即便赵构招募的万余人队伍能够及时赶到,也很难扭转靖康之难的悲惨结局。只是,环顾北宋末年赵氏宗亲,赵构确实还是一位比较出色而有担当的皇子。
登上皇位后的赵构,虽然成了南宋的开国皇帝,却变得懦弱胆小,甚至卑躬屈膝地向金人祈和,并残害了岳飞等一批忠义之士。
当宋徽宗和宋钦宗被金人俘获后,一些大臣拥戴躲过一劫的赵构登基。建炎元年(1127年)五月,赵构在南京登基,拒绝李纲、宗泽等人抗金主张,采纳黄潜善、汪伯彦南迁之议,建行都于临安,史称“南宋”。
宋高宗登基后,又重用秦桧,贬黜主战的大臣和武将,甚至残害了岳飞等抗金将领,向金国称臣、割地、纳贡。宋高宗登基后的转变,与先前对照来看,确实是天壤之别。
在残害岳飞等一批忠良的行为中,主谋为秦桧,而执行者则是王俊、王贵等人。然而,当时宋高宗心中十分清楚,岳飞确实是一位忠良,并无谋逆之心。可是,为了求和的宋高宗,竟然赐死岳飞父子,因而引得后人对其抨击不断,并在岳飞面前立了秦桧等人的跪像。到宋高宗晚年时,主动禅让,自称太上皇,退居德寿宫,算是平稳地度过了余生。
纵观宋高宗前后的转变,其原因是十分复杂的,但归结起来,主要原因应该有以下三点:
首先,赵构在做皇帝之前,虽然是一位颇受轻视的皇子,可终究还是觊觎皇位的,因此积极表现,甚至能做出招募兵马和赴金营议和之事。从这一点来讲,赵构的英勇,既有形势逼迫的原因,又有急于表现的因素。
其次,赵构做了皇帝之后,原本离皇位遥不可及的他,摇身一变成了真命天子,因而在思想上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他试图维护自己的利益,尤其是要保住来之不易的皇位。从这一点来讲,宋高宗即便有北伐之心,却也有不小的顾忌。
再者,就当时的形势来看,即便南宋拼进全力,也未必能够获得全胜。可以说,当时宋高宗偏安一隅后,已经开始打起了如意算盘,在他看来,只要能稳住皇位,享受余生便可,自然不复当年的勇气。
/文:史海烂柯人//原创作品,严禁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