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宗”20万辽兵压境,此牛人力劝皇帝上前线,结果敌军兵败如山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炘然读历史的《20万辽兵压境,此牛人力劝皇帝上前线,结果敌军兵败如山》,希望大家喜欢。
北宋和辽朝是一对死冤家,从979年到1004年为止,两国进行了长达25年的战争。两国的罗量,间,北宋以败多胜少告终。但公元1004年,辽国举兵对宋朝大举进攻时,眼看就要攻入大宋京城开封时,却仓皇退兵,里面有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
是的,辽国萧太后率领20多万军兵,大举入侵宋朝国境,一路势如破竹,很快打到了离着京城开封不远的瀛州。瀛州一失,开封无险可守,很多大臣都开始打包行李准备逃跑,宋真宗赵恒见状也慌了神,一旦京城有失,整个大宋王朝将很快土崩瓦解。何去何从,宋真宗要诀择了。朝中也形成主战和主逃两派。
主逃派的代表人物是宋真宗最为宠信的两个近臣:参知政事王钦若和枢密副使陈尧叟。他们建议皇帝南迁。
主战派的代表人物是集贤殿大学士寇准。他极力建议皇帝御驾亲征,力挽狂澜于既倒。
史料记载“参知政事王钦若,江南人也,请幸金陵。陈尧叟,蜀人也,请幸成都。帝问准,准心知二人谋,乃阳若不知,曰:谁为陛下画此策者,罪可诛也。今陛下神武,将臣协和,若大驾亲征,贼自当遁去。”
寇准还举例说明:辽国士兵之所以英勇无畏,一往无前,不畏生死,是因为"铁娘子"萧太后和皇帝耶律隆绪坐镇军营中,辽兵为此甘愿以死报国,奋勇向前。
最终,宋真宗赵恒被寇准等人说动,下定决心御驾亲征。
宋真宗出征后,又患得患失了,主要原因是主逃派的大臣散布逃跑的言论。关键时刻,寇准再次站了出来,说了这样一句话:
“陛下不过河,则人心益危,敌气未慑,非所以取威决胜也。”
事实证明,寇准的劝谏再次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宋真宗毅然来到了澶州。此时的辽军兵临城下全力围攻,宋军誓死抵抗,两国的最高统治者,在这个弹丸小城澶州,开始了最终的博弈。
“帝遂渡河,御北城门楼,远近望见御盖,踊跃欢呼,声闻数十里。”
宋真宗可以说是被寇准“押着”来到澶州城外后,城里的众兵将看到了皇帝的黄罗伞盖,顿时军心大振、士气大振,几十里外都可以听到士兵的呼喊声。结果,辽军被宋军的超强士气给震慑到了。最终宋辽的大决战中,宋军大获全胜:斩敌首2万多人,抓获亲王、大将级别的将领15人,连辽军统军铁林也被擒获。辽军仓皇退出宋境。
事后,一向强悍的的萧太后眼看兵败如山倒,她低下了高昂的头颅,进行议和谈判,并且在"和解备忘录"上签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