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定军山之战,夏侯渊为救张郃阵亡,事后张郃为何不降反升?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孤舟独钓夜相思的《定军山之战,夏侯渊为救张郃阵亡,事后张郃为何不降反升?》,希望大家喜欢。
定军山之战,夏侯渊为救张郃阵亡,事后张郃为何不降反升?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就来跟大家探讨这个问题。
张郃这员战将是曹魏阵营中少有的几位帅才之一,他很有战略头脑,但一生坎坷,历尽波折,始终没有能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军事才华。
大家都知道,十八路诸侯会盟讨董,其中有位冀州刺史韩馥,他当时的实力非常强劲,诸侯盟军的后勤给养就是由他来提供的。他的地盘广大,钱粮益盛。而且韩馥的官职是“刺史”,在地方上是军政一把抓,权力很大,能合理合法地调动国家正规军队。十八镇诸侯中,韩馥的实力与淮南袁术相当,要强于当时的袁绍、公孙瓒、曹操等人。
大家记得,汜水关与华雄一战中,韩馥曾经派上他的一员名扬古今,如驴掼耳的千古名将出战:“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
除了潘凤之外,咱们再说几个韩馥麾下的猛将:麹义、张郃。够不够有名?帐下的谋士:荀谌、辛评。部下:耿武、关纯。认真检点一下,韩馥的实力是非常强劲的,但这个人整合能力太差,缺少谋略,一副好牌打了个稀烂。
袁绍收取冀州之后,麹义和张郃就投附在了袁绍帐下,为其效力,成为了“河北四庭一柱”中的成员。
袁绍这个人,用曹操的话来讲“多谋寡断”,多谋则必多自负,寡断则易失良机。他对张郃是用而不重,让张郃率领军队,但并不予以充分的提拔和信任,担任了个“校尉”的职务,只能勉强算个中层军官。后来打败公孙瓒以后,张郃也立了些功劳,晋升为“宁国中郎将”,相当于现在的“准将”师长。
很快,袁绍与曹操翻了脸,双方的主力在官渡展开了对峙,僵持不下,但袁绍兵多,装备精良,在战役初期屡占上风。在军事会议上,张郃就给袁绍出了个主意:我军虽然连战获捷,但咱们不必浪费兵力与曹操正面交锋,而应该“密遣轻骑钞绝其南,则兵自败矣”。
张郃一下就抓住了曹军的七寸――兵力太少,后勤不足。如果按照张郃的计划,秘密派出一支轻骑部队断绝了曹军与后方的联系,曹军将立即陷入危境中。如果曹操置之不理,后援断绝,全军将不战自乱;如果曹操派兵支援,重新打通后路,那他前线的兵力将愈加不足,捉襟见肘,袁绍再发动攻势,曹军将被迅速击溃。
但此时张郃在袁绍麾下不过是个中层将领,属于执行阶层,而袁绍手下还有众多谋士,根本没把张郃的意见当回事。张郃这个执行层无法影响到谋划层和决策层。
战事继续发展,曹操也发现了袁绍的关节点――囤粮重地乌巢。于是曹操组织兵力欲对乌剿发动突袭。这个消息迅速被袁绍探知,召开军事会议商议对策。在会议上张郃认为,必须要加强乌巢的防御兵力,阻止曹军得逞。但袁绍的谋士郭图却认为,应该趁着曹操调集兵力攻击乌巢,正面防御空虚的机会,迅速组织兵力攻打曹操的大本营,这叫“围魏救赵”。张郃认为这太荒唐了,纯粹是一厢情愿,曹操必然会加强大营的防守,“攻之必不拔”,乌巢若失,粮草断绝,我方兵力多的优点反而会迅速转化为弱点,军心大乱,“吾属尽为虏矣”。但袁绍仍然拒绝了张郃的提议,让他和高览组织兵力攻打曹军主营。
事情果如张郃所料,正面攻击打得焦头烂额,久久不下,后方乌巢已经告失,粮草全部被焚毁,全军大震。如此危急的形势下,谋士郭图为了摘清自己的责任,居然污蔑张郃有不臣之心,袁绍要收拾张郃。正在前线奋战的张郃和高览为了自保,万般无奈之下,战场起义,投降了曹操,袁绍正面战线防御顿时洞开,被曹操趁虚而入,直取中军,打得溃不成军,四散奔逃。
张郃投入曹营,曹操非常高兴,将其比作“微子去殷、韩信归汉”。并封其为偏将军,封爵都亭侯。授以兵卒,随后在攻打邺城,渤海击袁谭,围破雍奴,征讨柳城等一系列战斗中立下功劳,晋升为“平狄将军”。但张郃在这个军衔上一呆就是多年,很多战友纷纷晋级,而张郃却始终是个“平狄将军”。
征东莱,讨管承,破陈兰、梅成,战马超、韩遂,围安定,降杨秋,讨梁兴、武都氐,平宋建,征张鲁,讨窦茂,入汉中,至阳平,张郃是屡立战功,却一直没有获得晋升。张鲁平定后,曹操率兵东还,张郃被留下来作为夏侯渊的部将镇守汉中,以防御刘备。
张郃这个人很有远见,他不像其他将领一样去加强防御,而是率领一支偏师兵进巴东、巴西,抢夺地盘,并将俘获的民众、牲畜和财物迁走,这就给刘备扩张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刘备派猛将张飞率兵攻击,双方在阆中、瓦口关、宕渠进行了三场恶战,张郃兵力不足,又得不到后方支援,三战皆败,退守南郑。但令人感到神奇的是,此前屡立战功也未获晋升的张郃却升职了,“拜荡寇将军”。
刘备率兵而来,张郃拒守广石,扼住了咽喉要道,阻住刘备大军,刘备率精兵万余人,分为十部,趁夜急袭。张郃则“率亲兵搏战,备不能克”。
正在此时,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夏侯渊在定军山战死了。主帅被阵斩,曹军顿时陷入群龙无首的严峻局面,人心惶惶,兵无战心。危急关头,以郭淮为首的曹军众将紧急召开会议,在会议上大家进行了一次民主投票选举,“推合为军主”,一致推举张郃为临时代理全军总司令,并将会议结果送达至后方长安城的曹操手中。张郃“勒兵安阵,诸将皆受合节度,众心乃定”。而曹操一边组织大军支援,一边派使者到前线去认可了这次民主选举结果,“遣使假合节”。
这就是张郃在汉中前线最为诡异的一次晋升,三次被张郃击败,晋升为“荡寇将军”,夏侯渊战死,张郃又“假节”,获得调度大军的兵权。
我们不难发现,所谓的“荡寇将军”其实远远配不上张郃的功绩,同样的军衔,早在远征辽东的时候,张辽就已经受封为“荡寇将军”了。而张郃直到汉中之战时才获此军衔。那么,是曹操不喜欢张郃吗?也并非如此。曹操其实对张郃是非常欣赏的,而且一直视其为“爱将”,在张郃打败仗的时候从来不给予降级或其它的处分。
汉中之战,张郃屡败于张飞之手,曹操却给予了晋升;定军山,主帅夏侯渊为救张郃而阵亡,曹操却给张郃以“假节”。也就是说,曹操不将张郃撤职查办,反而提拔他。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首先,当然有安定军心的成分。但还有一个方面,那就是曹操有意压制,以为后用。
曹操死后,曹丕继位后,张郃迅速上升,“以合为左将军,进爵都乡侯”,从都亭侯一跃而至乡侯。到曹丕践帝位后,张郃再获晋封“进封鄚侯”,成为县侯。短短两年时间内,比在曹操手下南征北战十几年都要快。
曹叡即位后,诸葛亮北进中原,张郃再获大权,“加合位特进,遣督诸军”,街亭一战,大破蜀汉,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无功而返。陈仓之战后,张郃晋升为“征西车骑将军”,成为在军中牵制司马懿势力的重要人物。
那么,我们可以看出曹操高明的驭人之术了:
1.让你始终明白谁才能真正地“度”你;
2.让你始终保持进取心,永不满足和停息;
3.晋升的权利留给后代,让你始终忠于曹家。
这就是作为政治家的曹操的厉害之处,死了都能够控制你,不服不行。